姚埙(约1457-1503) 字以和,号节庵,明代成化年间任太常寺卿。他的父亲姚敬,曾任过国子监助教。祖籍河南,他的祖辈随宋王朝南渡至浙江,后来迁至浦东周浦,当时,周浦还是个荒僻的村落,姚埙节衣缩食,广筑廛舍,并集资兴建永兴和积庆两座石桥。又浚义井,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接着,又招集商贾,逐渐...[详细]
姚尔畅(195411—)上海人。1972年入伍前后开始学习绘画并进行业余创作,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92年到上海师范大学任教,曾任该校艺术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主要作品: 2004年 壁画《决战》...[详细]
姚光(1891~1945年),一名后超,字凤石,号石子,又号复庐,张堰镇人。世代书香,为金山望族。清宣统元年(1909年),南社始创时,即为骨干,并与高天梅、高吹万、柳亚子等人同创“国学商兑会”。民国7年(1918年),柳亚子辞南社主任职。乃推举姚继任。就职后,曾于上海徐园举行雅集。社中经费缺乏...[详细]
姚镜人(1911-1941) 乳名根生,又名佐明。泥城乡兴隆村人。1919年至1925年他就读于家乡私塾,1927年在沈千祥的帮助下,入同文小学高年级读书,1929年入上海市敬业中学,1930年暑期返回乡里。此时正值沈千祥领导农民举行泥城-,他积极上街散发革命传单,张贴标语,宣传共产党的政治...[详细]
姚锦林(1875~1944),字锡舟,川沙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租界当马路小工,擢班首,遂结识杨斯盛、江裕生等建筑界知名人物。光绪二十六年,创办姚新记营造厂。光绪二十九年,外白渡桥重建,需拆除的旧桥桩却拔不上来,工部局的外籍工程师一筹莫展,姚锡舟揽下这一难事。他在苏州河里停上几条大船,...[详细]
姚培谦(1693~1766年),字平山,廊下人。少时勤奋好学,稍长,喜交游,善文章,名闻江东。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自刻所著《春帆集》,校刊宋刘克庄《后村居士后集》20卷。翌年,与松江徐是傚同作《茸城蹋歌》,记载了松江县的风俗习惯。康熙六十一年,刻所注《古文斫》16卷,后集18卷。雍正二年...[详细]
姚巧云 (1931.8—)别名姚巧,女,上海人。擅长油画、 连环画。1949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绘画系,毕业留校。先后在院附中油画系任教,副教授。作品曾参加全国美展。作品有连环画《祝福》,粉画《国画大师潘天 寿》,油画《1927年——宋庆龄》、《宋氏三姐妹》、《爱国华侨包玉刚》...[详细]
姚忠修(1923~1953年) 姚忠修,今金汇乡北新一队人。解放前生活贫困,解放后在土改运动中担任本村村主任,领导群众开展反黑地等斗争。1951年1月,在村里带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二○一师六○一团一营三连三排战士。同年11月7日,在朝鲜秋季阻击战中,参加夜袭五○○高地的战斗,任战斗组...[详细]
叶建荣,教授。男,1946年7月生,上海人。九三学社社员。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现任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亚洲血管外科协会会员,国际血管联盟会员。 主要业绩:近15年来,主刀血管外科手术2000余例,包括腹主动脉瘤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剥...[详细]
叶进财(1904~1969),江镇人,旅居台湾。早年从泥水匠起家而创建叶财记工程公司,成为台湾著名的建筑商,有“叶半城”之誉。他病重时嘱咐儿子叶根林:“我一生唯一未了的心愿,是返乡兴学,造福乡里,希望你能替我了却。”1992年,叶根林带着父亲的遗愿回大陆,向上海市教育局局长袁采提出要到家乡江镇办...[详细]
叶漱润(1868~1925年),名秉常,字道根,吕巷镇人。晚清拔贡,辛亥革命时期,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松江军政分府顾问。民国初,一度任金山县劝学所所长,工诗赋,善书法,曾由高吹万荐入国学商兑会。他—生主要从事教育事业,先后担任塾师、家庭教师、南京河海工程学校教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创办吕巷...[详细]
叶雄 (1950.9—)上海崇明人。擅长油画、版画、水粉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专科毕业。上海黄浦画院画师。作品有《咆哮的黑龙江》、《黄金案》、《我的父亲邓小平》等连环画数百种,逾万幅。在第二届、三届、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 中获奖。《中华少年奇才》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详细]
叶秀山(1893~1989) 叶秀山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底,5岁在南汇四团仓家中受母训始读初小。光绪三十二年入南汇县城高邑公学(相当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西门美学院学习国画。从1913年起先后在南汇大团第八高等小学堂、南汇第六高小、南汇大团小学、大团南塘小学、南汇私立...[详细]
叶懋英(1912~1967),女,江苏扬州人。民国27年(1938年)毕业于大同大学数学系,先后任教于宁波效实中学上海分校、澄衷中学等校。是著名的数学教师。1951年从事工农教育,1954年起,先后任同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副教导主任,工农预科副主任、主任。她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深入了解这些只读...[详细]
叶映榴(1642-1688) 字炳霞,号苍岩,本县新场人。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进士,授庶吉士,历任礼部郎中、陕西提学、湖北粮道。期间,他召回历年战乱中逃亡出去的人民,还减轻了他们的税银。凡有与军民不利的事,他都要与上级官吏据理力争,直至面红耳赤。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署布政司。5...[详细]
叶隐谷(1912~1991年) 叶隐谷,字遁斋,号江南一叶,别号逸翁,江苏川沙(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生前任境内上海市邮政局邮件转运处邮车押运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叶青年时,就“迷”上了篆刻、书法艺术。民国27年(1938年),当代著名金石、书画...[详细]
易解放(1949.6— ) 女,出生于上海,旅日归侨,居住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四川居委。原在上海电视大学虹口分校工作,1987年,她前往日本国立女子大学攻读研究生,随后移居日本。1990年后丈夫杨安泰带着儿子杨睿哲也到日本。 2000年5月,易解放儿子遭遇车祸去世。她捐出儿...[详细]
殷清,字西溪。松江府上海县人。明嘉靖年间上林宛录事。因嫌官职不高,辞职返里经商。殷善于经营。所营商店连成一片,形成集镇——殷行。 殷为人仁厚,对贫困的亲友和乡民,均热情帮助,并乐于资助慈善事业。明嘉靖元年(1522年),地方遭灾,饥民无数,州府号令地方豪绅开仓放粮。殷清首先响应,出粮6000...[详细]
印书畦(1870~1937年) 字湘孙,宝山县吴徽乡人。清末监生。民国初年,历任吴徽乡董事、宝山县劝学所所长、县田地册单事务局局长等职。他热心家乡公共事业,曾在印家宅创办小学,使70余名农村儿童能入学读书,学校先是私立,以后改归乡立,为第六初级小学校;他发起兴筑从吴湘镇到杨行的石皮路,方便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