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健人,1959年生,199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浦东新区美术家协会理事。《-》、《舞春》、《蟹爪兰》等作品屡次在国家大型美展上获奖。鉴于其艺术成就,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2003年《蟹爪兰》获“上海市江南之春书画展”铜奖,并入选“全国...[详细]
沈鲁珍(1658—1738) 本县一团人。精于医理,尤善于针灸。鲁珍家境贫寒,生性耿直,平时衣着很不讲究,但他医术精通,且态度谦和,平易近人,在当时深受医术界人士的敬重。 沈鲁珍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很好。他看病非常认真负责,常常是白天看病,夜间开方,对每一个病人耐心细查,通过表象找出其...[详细]
沈梅庭(1857~1920年) 沈梅庭,今金汇乡益民村人。幼年家贫。木匠,技艺精湛,堪称巧匠。金汇旧镇上孙姓通转走马楼、花厅、祠堂及王家天主堂等均出他设计、建造。上海县塘湾有一周姓财主的厅堂坏柱,浦北有的木匠认为必须拆去屋面才能换柱,但财主因厅堂雕刻尚属完整而不忍。后请沈前往,换柱不...[详细]
沈梦莲(1874~1940年) 沈梦莲,原名小阿妹,今光明乡庙泾村人。钱书浦长子,母沈氏。9岁时丧母,因受后母-而居舅父沈德元家(一云父母双亡后去沈家),随舅父以撑船为业,会弄拳使棒。18岁起受雇于庄行绅士邹士琦、南桥绅土陈端甫等家摇账船,与皮匠吴锦祥、理发匠李雪华、泥水匠沈耕堂等结...[详细]
沈品芳(?~1943年) 沈品芳,又名沈彬,上海市人。大学文化程度。民国30年在上海铁路站当客货列车检修工,见日军领班无理打人,多次开展说理斗争;并协助新四军游击队员朱印天盗运日军吴淞工场 枝。民国32年,遵照新四军浦东支队负责人指示,与谢展等协助朱印天一起伪装钓鱼,将20余枝 安全通过上海...[详细]
沈萍(1919~1981) 原名申其新,南汇县六灶镇其成村二组人。1919年农历四月十一出生于农民家庭。新陆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盐仓小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12月,抵达西安,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被分配去云阳青训班学习,不久又被调至-牧马镇八路军一一五...[详细]
沈千祥(1899-1931) 号书云,乳名报荣。本县早期的中共党员,著名革命烈士,泥城乡千祥村人。 千祥7岁时进私塾读书,但由于家庭贫困,经常辍学,直到17岁,才从大团小学毕业。1919年,千祥进江苏省第二师范在浦东设立的讲习科读书。1921年毕业,回家乡教书。1925年下半年,他进上海...[详细]
沈世骐(1896~1988年),字思期,朱泾镇人。11岁丧父。母子相依为命,毕业于南洋中学。民国4年(1915年)起,在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明强小学及县立女子高小执教。民国9年,任金山县国语指导员,开办国语讲习会,自任主讲。后任县视学员。翌年,参加江苏省教育总会、江苏省义务教育期成会,并于中华职业...[详细]
沈寿昌(1863~1894),字清和,洋泾镇人,自幼聪颖并有大志。年十二(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被选为出国留学的派遣幼童,入上海出洋总局学习,以优异成绩赴美,在挪威大学学习理化。时清廷初创海军,急需人才,清光绪七年(1881年)奉命回国,由北洋大臣李鸿章派往威远舰实习,旋任二副,光绪十二年任...[详细]
沈四宝,出生于1946年9月,上海市人。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委员、副主席、仲裁员,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市华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北京市政府法律顾问。 1965年至1...[详细]
沈廷扬 (1594—1647) 沈廷扬,字季明,号五梅,今新河乡人。明兵部右侍朗兼右佥都御史,赠户部尚书。 沈家境富有,为人慷慨有志气,崇尚侠义。当明末大乱,淮运中断时,沈创海运以接济军粮。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皇帝授沈武英殿中书舍人官职。时值崇祯帝下诏议恢复海运事,...[详细]
沈秀之 (1842—1913) 沈秀之,又名沈根郎,港沿镇人,出身农家,是民国初期堡镇地区抗盐税、打盐行的乡民-的领导者。 沈秀之善武术,尤娴刀法,曾收徒授艺。亦擅伤科,兼晓外科、喉科,行医乡里。沈秉性刚直,疾恶如仇,好扶弱抗强,助贫济急,颇受乡民敬重。 清末...[详细]
沈应时 (1894—1926) 沈应时,字存中,城内北转河沿人,为明沈廷扬十世孙。沈6岁丧父,无伯叔兄弟,家境清寒,由母亲抚养成人。 清末内政不修,外患频仍。沈以为“非学陆军,毋以储为国家有用之才”,遂考入江苏陆军小学。辛亥革命后学校停办,沈回沪,先后入南洋公学、龙门师范...[详细]
沈志昂(1906~1928年) 沈志昂,又名益丰,字驹若,今江海乡沈陆村人。14岁在县立第二高小上学时,适逢“五四”运动爆发,被推为演讲员,手执小旗,上街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同年,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机械木工系学习。该校停办后一度失学。18岁入江苏省立第四中学(太仓中学)高中部。 两年后...[详细]
沈志高 (1947—1971) 沈志高,又名沈士新,竖河乡人、高小毕业后务农,曾先后担任生产队会计、民兵排长。1965年加入共青团。沈任生产队会计时,工作认真,一次年终结算,为核清帐上8分钱差错,竟连熬4个夜晚。1969年2月,沈到堡镇商店井冈山门市部当合同工。他热情接待顾客,处处为...[详细]
沈志新 (1883—1954) 沈志新,小名新郎,新河乡人。沈自幼学习花板雕刻,经勤学苦练,终成巧匠。沈曾化时3年为北堡镇金源大号老板精雕一盏花灯,12扇门配12首诗、12种花,精巧雅美,令人叫绝。沈惠赠石姓邻友的“牛角挂书图”、李姓邻友的“苏东坡赤壁夜游牌船”、朱姓友人的俞伯牙弹琴...[详细]
施珽 施珽,本县西沙人,著名的抗倭义士。施为人慷慨,重义气,颇有胆略,县里有了大事,县知事总要同他商量。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倭寇犯境,烧杀虏掠。施义愤填膺,不顾年事已高,担任守乡卫士的重任,挑选勇猛强壮的乡丁,组成队伍,奔赴抗倭战场。战斗中,施 带领的队伍勇猛善战,屡克强敌...[详细]
施桂林(1921~1944年) 施桂林,奉城白衣聚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7岁丧父,15岁去上海学习弹棉絮。因不堪忍受老板-,20岁时愤然回家。但家境萧条,妻子出走。民国29年冬,参加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次年日军大举“扫荡”时随部队南下浙东,编入第三支队。施个子高大,生性刚强,作战勇敢,身经...[详细]
石火(1925~1983年) 石火,原名姚浪秋,出生于今四团乡团南村。民国29年6月参加革命,化名石火,任中共浦东工委秘书处通讯员,民国30年9月赴苏北抗大学习。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结业后历任新四军一师、苏中二分区司令部机要员,苏中四分区及南通警卫团、苏中军区司令部机要科组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