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根(1927-1942) 黄路镇严家路人。9岁入铁桥小学读书,后辍学拜师学泥工。13岁时,他的父亲在伪五十团二营的连队里当“火头军”。这个连队的连长黄明等人都是中共地下党员。金根来部队探望父亲,帮父亲烧火、洗菜、扫地,看到战士擦 时,也跟着摆弄,不多久, 、驳亮 、小手 等武器都会拆装,...[详细]
潘蘅生(1949.1—— )上海人。一级美术师,擅长油画。历任黑龙江省京剧团美术设计,《剧作家》杂志美术,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兼美术学科组长。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第七届全国美展铜质奖、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铜奖、黑龙江省文艺创作大奖一等奖,黑龙江省美展...[详细]
潘顺祺(1946.10—)上海人。 擅长漫画。 197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为了孩子》杂志美术,现任现代家庭杂志社副总、主编。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漫画展,并获奖。作品《棋迷》 在1982年全国漫画展览获奖。出版有《潘顺祺幽默画》、《奇思妙想》、《眇与BB》、《PP 先生》、《又缘江南》...[详细]
潘锡柔(1935.11—)上海崇明人。 擅长雕塑。1949年考入上海少年文化美术组,后转为行知艺术美术组。 195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 毕业后留校任教。全国城市雕塑建设艺术指导委员,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 院教授,雕塑系主任。 作品有《播种》、《西湖春晓》、《黄宾虹》...[详细]
潘之望(1927~1962年) 潘之望,原名孙文明,出生浙江绍兴,盲艺人。前半生走南闯北,以算命占卦为生。16岁时,沿途讨饭至南京、无锡,夜宿陋庙,遇一善拉二胡的盲人,遂改习二胡,在江湖上卖艺。解放前后至本县,1952年定居南桥镇,组织家庭,改换姓名,常在茶馆等固定地点卖艺。19...[详细]
潘佐英(1926~1969) 南汇县惠南镇红光村六组(俗名三灶码头)人。1926年5月出生。潘琪之妹。1943年夏读初中时,不满日伪统治的她通过已参加革命的哥哥潘琪的关系,渡江北上,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先在淮北中学工农班(又称干部训练班)学习。1945年5月学习结业时,...[详细]
裴晃(1872~1939年) 裴晃,字纯熙,别号化天小隐,奉城高桥人。18岁入泮,后因仕途无望,遂无意功名,专心教育事业,受委主肇文学堂教务16年,后设徐氏家塾。民国9年,为提高儿童爱乡观念,搜集资料编印乡土教材《奉贤乡土历史》和《乡土地理》。裴善书法,时与泰日桥朱昂若齐名,求书者纷...[详细]
裴勉(1896~1974年) 裴勉,字可勤,别号忆梅轩主、 尘居士。省立松江第三中学毕业后,初在三官堂师范执教。原系中国国民党党员,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自动脱离。遂从青村曹蔚若习中医。嗣被县教育局保送无锡教育学院,毕业后历任奉城、四团民众教育馆馆长10余载,又去上海县俞塘民众教...[详细]
浦安修(1918.7~1991.5)女祖籍嘉定镇,生于北平。民国24年(1935年)参加“一二·九”爱国-。民国25年在北平师范大学女附中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妇女救国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中共地下交通工作。后赴山西抗日前线。民国27年与彭德怀结为夫妇。民国32...[详细]
钱林法(1927~1953年) 钱林法,今塘外乡团结村三队人,独生子。童年上过学,父亲去世后休学,16岁挑起家庭重担,靠晒盐、帮佣度日。解放后分到土地。土改、镇反中积极斗地主、挖匪特,参加值勤放哨。1950年夏加入青年团。1951年1月入伍,编入志愿军六十七军二○一师六○一团一营二连。7月任...[详细]
钱行素(1915~1968) 钱行素,女,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著名短跑运动员。 钱行素,1930年入东亚体专附属师范科学习。1931年9月,在第二届全市运动会上获女子100米、跳远冠军,并创全国纪录。1932年参加在沪举行的万国运动会,获4×100米接力冠军。1933年10月参加中国...[详细]
钱熙泰(1812~1860年),字子和,号鲈乡,钱圩乡人。补博士弟子,曾任靖江训导,博学好古,善辩诗文、书画、金石。好作诗,间著散文。毕生热心慈善事业。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与本县人顾观光、南汇张啸山、李兰及胞兄钱熙桢三度寓杭州西湖文澜阁勘校丛书。著有《西泠校书记》、《馀记》、《文澜阁校抄书...[详细]
钱雅南(1904~1973年) 钱雅南,原籍上海县鲁汇乡西顾宅,入赘于本县泰日桥周家坝钱姓农家。说书艺人。曾拜顾新堂、周月楼、唐连桥等为师,艺书以《七侠五义》、《小红袍》为精熟。解放后,曾编唱短篇《三斤黄豆》,颂扬新人新事,其说唱锣鼓书,声调抑扬,口齿清楚。解放前,每逢夏、秋收获后...[详细]
钱允利(1873~1923年) 钱允利,名贵三,江苏上海县人(今上海市闵行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闸北长安路开设钱恒泰米行,后又开设恒德、丰记2家米号。曾任沪北市米业联合会会长、米业公会会长,机器碾米业公会会长。清宣统元年(1909年),钱任闸...[详细]
钱指江(1922~1943年) 钱指江,原名钱福章,今平安乡镇北村七队人。民国24年小学毕业,即去头桥分水墩某药店学生意。民国28年全家迁居四团镇,以卖糕点为生。民国30年4月参加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同年5月,在教导队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奉命打入南汇县伪守望队当区队长。该年秋,策动反正...[详细]
乔小山(1919-1947) 坦直乡蒋桥村人。幼年时在园南小学读书,毕业后在家务农。1940年春,中共浦东工委组织农民抗日协会,乔小山参加七灶乡农抗组织,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并多次参加除奸斗争。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党组织安排他在新场镇洪桥南开一茶馆,作为秘密联络点。在-...[详细]
乔永洁(1925~1991),六团镇人。民国37年(1948年)2月起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震西小学、施湾中心小学及城厢镇小学担任教师、教导主任等职,是上海市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会员、川沙县数理化学会副理事长。乔永洁对数学教学刻苦钻研,在实践中总结出“立足知识,着眼智能,以训练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指...[详细]
秦昌遇(约1547-1629) 字景明,医学家,本县闸港人。文学家秦裕伯的裔孙。昌遇幼年多病,故于读书之余,也留心学习医学知识,体验病理。后来,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由于他古文基础扎实,对较深奥的医学理论,也能读懂并理解。成年后,便开始为家人及乡邻看病,因疗效显著而名闻乡里。 秦昌遇不但精...[详细]
秦金林(1915~1976年) 秦金林,庄行乡长浜村人,中共党员。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种田,12岁到富农家做长工,27岁始与人合作,边摇闵行船边种田。解放后,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先后任村治保委员、村长、互助组长、初级社社长、高级社社长等职。1958年,任庄行公社副社长兼红星中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