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锡三(1906~1948年) 丁锡三,邬家桥人。幼年在家乡就读初小,20岁时在上海当汽车驾驶员。抗战前夕,因绑票案被囚于县看守所内。日军飞机轰炸南桥时出狱,与袁英杰组织“苏浙行动委员会浦东游击总队”,任第三大队长。一说此时在邬桥地区拉兵组织“浦左警卫队”。 民国27年春末夏初,受日伪南...[详细]
丁一鸣 (1964.4—)上海人。擅长中国画。1981年入伍,历任海军某基地政治部文化干事、俱乐部美术员、海军上海博览馆馆员、东海舰队政治部创作室 专职画家。作品《海角》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净》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龙骨》获全国建军70周年美展优秀作品奖等。作品《幽居图》被中国人民革命军...[详细]
丁懋英(1891~1969),女,上海人。上海著名的孟河中医丁甘仁之女。民国初年来天津,入严氏女学读书,为严修所爱重,得严氏之助,赴英国留学习医。学成归国,1923年入严氏任董事长的天津公立女医院(水阁医院),任院长。1935年在英租界伦敦路(今成都道)创立天津女医院,自行开业行医。1945年日...[详细]
丁永源 (1938.4—)笔名申人,上海青浦人。 擅长艺术设计、美 术教育。 1959年毕业于山东艺专。 历任山东艺专美术科助教,山东省工艺美术公司设计员 、工艺美术师,山东工艺美术学校副校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长、院刊主编、教授。 1978年被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首届理事。设计陶磁器皿、...[详细]
丁月心(1867~1953年),女,一名金兰,朱泾镇人。明辨事理,处事果断诚挚,人尊为“兰姑”、“兰姐”。后嫁松隐吴姓为继室。丈夫逝世后,她摒弃富裕的家庭生活,致力于社会事业。初筹办农场,继去浙江湖州福音医院担任管理工作,后在松江刺绣学校任教。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受松江景贤女校之聘,任...[详细]
丁中一 (1937.3—)上海市人。擅长中国画。 1960年毕业于中 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在河南郑州艺术学院任教,现为河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 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八届美展评委等。 作品《月是故乡明》为人民大会堂陈列,《八大山人》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虚谷先生》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优...[详细]
丁佐成(1891~1966),浙江镇海人。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三年,即由教会资助去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电气工程,获硕士学位。后进美西屋电气公司任工程师,曾拟去威斯顿电表厂参观,被拒绝。一怒之下,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于民国14年3月回国,筹集1000美元资金,建立中...[详细]
翟祖华(1947.3—)上海人。擅长壁画、油画、版画。1967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副教授。作品有陶瓷壁画《 豫国0》、漆画《天华秋实》、《星辰之梦》、《满目青山夕照明》,丙烯壁画《人 间遍种自由花》。水彩画《大佛》入选全国美展;壁画《奥运会之光》获全国美展...[详细]
董大酉(1899~1973),浙江杭州人。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即去美国留学。先后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民国17年回国,民国18年与美国同学菲利普合办建筑师事务所。同年加入中国工程师学会,被推选为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 民国18年,上海特别市政府制订《大上海...[详细]
杜继康(1925~1965),浙江宁波人。生于工人家庭。在亲戚资助下,才受过中等文化教育。民国35年(1946年)起在斯高中小学任小学部教师,不满教会对学校的统治,在中共地下党员的教育下,提高了政治觉悟,于民国36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那时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教师生活极为困难,为了改善教师待遇,...[详细]
杜少如 (1886—1944) 杜少如,又名杜廷珍,南堡镇人。15岁辍学从商。杜有“实业救国”的思想,认为纱业为国家、地方经济之大利,在崇明兴办纱厂,可以就地利用原料和劳动力,是发展地方经济之良策。他详细考察了本县棉花产销实情,与上海营造商姚锡舟合作,集资64万银元,于1919年创建...[详细]
杜彦耿(1896~1961),笔名杜渐彦,川沙人。早年协助父亲经营杜彦泰营造厂,深感中国建筑业技术落后,地位低下。提议在上海建筑界组织一个团体来推动中国建筑业的进步。民国20年(1931年)2月,上海市建筑协会成立,杜彦耿被推举为协会执行委员,主持学术及宣传。翌年11月,刊行《建筑月刊》并任主编...[详细]
瞿霆发(1251-1312) 本县下沙(古称鹤沙)人,字声父。祖籍河南开封,世为盐官,宋室南渡后,移居鹤沙。霆发自幼聪明,读书一览成诵。瞿家当时是浦东鹤沙的望族。瞿霆发为人慷慨,乐善好施,仗义疏财,雅好宾朋,深得朝野人士和乡里父老的赞誉。瞿霆发26岁那年,元兵打到临安,瞿霆发率领一支地主武装...[详细]
樊阿利(1927~1978),浙江绍兴人。13岁来沪进染坊做工。1952年入上海化工厂。他有强烈的翻身感,以主人翁态度努力工作和学习。195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7年为攻克聚氯乙烯塑料着色的难关,他主动请战,到车间试验当配色工人,刻苦钻研,反复试验,终于找出不同规格的树脂、增塑剂和各种塑料的...[详细]
范沧桑 (1960.5—)上海人。擅长油画、水彩画。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 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9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现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作品《天高地远》入选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每天的太阳》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展; 《薄雪》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青年时代系列之三》入选′...[详细]
费芝若(1921~1980年) 费芝若,原名登鳌,松江叶榭人。民国24年(1935年)小学毕业后失学在家。3年后从师松江董志刚习医。民国32年至南桥东街设诊行医。解放后参加南桥镇联合诊所,由内科医师提为诊所主任。1952年入县卫生院。同年11月,费等3人至奉城创设区卫生所(即...[详细]
冯光灌 (1913—1961) 冯光灌,女,城内人。1930年7月毕业于苏州女子中学,因迫于生计而弃学从教。 “九·一八”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冯光灌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在上海结识了薛暮桥等共产党人,阅读了不少进步书籍。1935年,参加中国人民救国会,积极在女...[详细]
冯仁堂(1923~1990),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冯家村人。民国31年(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招远县十区区委秘书、区委宣传委员。1949年渡江南下,任中共宝山县罗店区委书记、中共宝山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1956年任中共松江地委秘书长。1958年任中共川沙县委-。196...[详细]
冯银楼(1899~1929年) 冯银楼,又名阿五,今庄行乡姚泾三队人,素以木匠为业。民国15年参加农民协会。两年后,由唐一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庄行支部委员,积极参加庄行农民-。-后,与唐一新、吴大龙等继续在奉贤、松江、南汇县交界处开展游击活动。民国18年3月1日(农历正月二十日),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