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人(1898.8~1988.2)生于今黄渡乡。上海龙门师范学校毕业,改从姑丈蒋更宅研习中医7年,悬壶黄渡,以妇科专长名闻乡里。抗日战争时期,行医沪上,有一患病的富商之妇,遍求中西名医,久治不愈,奄奄一息。陈启人诊断系食用补品过度,对症下药,半个月后饮食正常,3个月起床行走,一时传为佳话。每逢...[详细]
陈设(1942.11—)上海人。擅长版画。196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在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桃花坞木刻年画创作室整理民间年画。 1964年入苏州市工艺美术学校任教,绘画专业副教授。作品《五小花开在太湖畔》、《苏州新貌 》、《锦绣江南》(组画)、《山村新医站》、《惊飞鸟》等入选全国美展。《...[详细]
陈希旦 1936年1月出生于上海。1956年 油画《球赛归来》(合作)参加“全国青年美展”。 1961年 参加“上海美术家协会”1962年《晴天》等12幅水彩画参加《上海市水彩画展》。 《晴天》再次参加全国美展。1963年 任职于上海美术设计公司。1976...[详细]
陈锡坤(1865~1933),杨浦区陈家巷人,世居陈家巷(今抚顺路小学对面)。锡坤10岁丧父,寡母偏瘫,缺吃少穿,常以糠菜果腹。清光绪六年(1880年),舅父姚芝庭介绍其至法国坟山(今淮海公园)做花木工等杂务,学得一手种花、插花技艺,对制作盆景、布置园林等技术也心领神会,并学会英语会话,颇得业主...[详细]
陈雪痕(1893~1968年) 原名明发,宝山人。曾肄业于教会办的三育大学,尔后在常熟、江阴、昆山等地作传教土。民国12年(1923年)来吴精创业,由宗教职业者转为商人。先在盛藻洪南岸开设公记竹行,他待客热情,生意日趋兴旺。不几年吴淞的宝丰木行、吴淞面粉厂、和记新米店都有他的股份。 陈雪...[详细]
陈询,字汝同,陈祯之子。生性刚直,永乐十六年(1418年)授翰林院庶吉士,久不升迁。同乡人沈度劝他随和些,当场受到斥骂。后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等职。正统年间,太监王振擅权,陈不附阉党,被降职为安陆知州。王振下台后,其历任大理寺少卿、国子监察酒等职。在任期间,曾三次参与国史的编修。...[详细]
陈雅楼(1869~1929),字维屏,王港乡人。出身世医门第,早年从父习医,19岁丧父,即从顾宴侯深造。专治内外科,尤长喉疳、疽毒。陈行医重德不重酬,对贫寒病家,义诊施药,体恤备至。坐车出诊(独轮车),遇长途,车夫疲乏,则下车步行。晚年发起“桥路同善会”,捐资为乡里造桥。6年中,12名会员共集资...[详细]
陈寅生(1899~1972年),漕泾乡东海村人。务农为业,兼事近海捕捞。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漕泾二十七军八〇师二三八团九连指战员,水上作战演习时,遇风暴失踪。他受部队-之聘,与另一位船老大驾舢舨,带领战士找遍了近海10多个小山,历时6天未获消息。此时,浙江镇海发来电报,得知九-...[详细]
陈允鹤(1933.10—)别名云鹤,上海人。擅长美术史、书籍装帧。1950年后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副总。 编著有《罗丹》(雕塑集)、 《伧勃朗》;装帧设计《外国美术选集·素描》及《中国美术全集·隋唐五代绘画》(合作) 皆在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会上获奖。 ...[详细]
陈运龙(1940.7—) 生于上海,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会员、浙江省雕塑家学会理事。 196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原浙江美术学院)。 86年创作浙江杭州千岛湖海公祠“海瑞”座像。 87年作品“南疆英姿”雕塑获省优秀作品奖并...[详细]
陈子敬(1837—1891) 字希夷,本县横沔人。清光绪年间曾应召入宫,教授醇亲王学琵琶,当其离京返乡时,皇帝曾赐于“天下第一琵琶”称号,誉满全国。陈子敬为人朴实无华,平易近人。每由横沔步行至上海,总是肩背琵琶沿途为农民演奏,成为乡民的良友。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版的李芳园编的...[详细]
池八妹(1936~1960),女。生于上海。住杨树浦路崇业里。自幼家境贫困,无力上学。13岁,上海解放,始进儿童晚班学习。她勤奋好学,尤其喜爱阅读政治类书籍,从中受到很多教益,懂得中国共产党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幸福。“个人的命运只有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出路。”1952年她加入了...[详细]
池振明(1960.6—)上海人。擅长水彩画。198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1999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高级水彩画研修班。现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任职。作品《青石板·桥》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奖,《申城明珠——南外滩》入选 中 国首届水彩、粉画艺术展,《谧》入选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详细]
仇小乐,男,1948年8月生,汉族,上海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 1987年1月加入民建。 1968年11月至1970年7月,湖北省天门县下乡知青。 1970年7月至1973年12月在湖北电瓷电器厂工作。 1973年12月至1976年1月,湖北省水利电力...[详细]
戴邦达(1894~1944年) 戴邦达,字心印,又名听鹂,今头桥乡戴家村人。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系,后应南汇大团盛姓土绅之聘,设馆授徒。民国11年后,历任大团小学、泰日桥小学教员和头桥镇警董。民国 17年10月,因被指控为“共党嫌疑”,受到县警方搜捕。戴转逃沪上匿于法租界,半年后出...[详细]
戴云才(1898~1983年) 戴云才,原籍浙江定海县巨山岛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随父母迁居今柘林乡冯桥村开荒晒盐。6岁丧父,12岁丧母,14岁开始晒盐。1953年,创造用砻糠拌石灰浆做成晒盐蒸发池,弥补杉木盐板的不足。袁浦盐场办事处将此誉为“戴云才蒸发池”,予以推广...[详细]
闵电(?-1555) 字起光,号方川。诸生,本县人,以文学闻名乡里,素有胆略,深受督学曹邦辅的赏识。嘉靖年间,倭寇入侵东南沿海,正值督学曹邦辅巡视江南,闵电去拜见时,请示御倭策略。曹邦辅对闵电说:“你向来有胆有略,为什么不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呢?”闵电受到启发,于是联合太学生潘元孝,训练乡兵近...[详细]
丁公著(762~826年),字平子,胥浦乡(今干巷一带)人,3岁丧母,少年勤学苦读,21岁以五经及第,授集贤校书郎。任期未满就辞职回乡,侍养父亲。其父去世,亲自负土筑坟。淮南阙阀,升任集贤殿直学士。不久又充任皇太子及诸玉侍读,著《皇太子诸王训》10卷。穆宗即位,召他询问朝典。因他陈词恳切,授给事...[详细]
丁观加1937年11月出生于上海市。196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镇江中国画院院长。 1978年开始筹组新四军征途书画展,先后在南京、北京、杭州、上海、南昌等地展出,受到文艺界的极大关注,人民美术出版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