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廷,1927年出生,法库县丁家房镇帮牛堡子村人。幼时家贫,只念过两年书。从十几岁起就给地主放羊、做长工,全家生活仍得不到温饱。解放后,金玉廷家翻身分得土地,生活有了很大变化。 1956年冬,农业社开稻田打深井,金玉廷看到有人用铁锹把烧开水的大铁锅给捅漏了,深有所感,遂编了一段《快板》。第...[详细]
梁士英(1922-1948)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舍身炸敌堡的特等功臣。1922年生,吉林省扶余县人。出身贫苦,13岁就给地主放牛,当过长工。东北光复后,怀着对旧社会的仇恨和对新中国的渴望,于194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4师15团3营机枪连当战士。同年冬加入中国0。1947...[详细]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将领。镇守辽东30年期间,先后十次奏大捷。但因位望益隆,贵极而骄,奢侈无度,万历三十六年被劾罢。万历四十三年卒,享年90岁。 李成梁,民族有争议,中国明朝后期将领。据《明史》记载,李成梁的高祖李英自朝鲜内附...[详细]
李德恩,1918年2月22日出生,法库县人。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的小学、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考入设于奉天省城的奉天铁路学校,1941年1月于该校车辆科毕业。1941年至1946年,在齐齐哈尔检车段历任检修技术员、副段长。 抗日战争时期,李德恩在其胞兄李得春(0党员、抗联战士)的影响下,...[详细]
李杜(1880-1956)原名李荫培,字植初,又名玄存,黎苏。辽宁省义县人,东北讲武堂毕业,历任奉军连长,团长,师长等职,“九一八”事变时,任依兰镇守使兼东北军二十四旅旅长。 李杜6岁入塾,20岁投军从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后为东北军高级将领。"九·一八"事变后,...[详细]
李芳亭,1919年9月出生,法库县丁家房镇帮牛堡子村人。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的小学、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考入奉天农业大学。1941年2月于奉天农业大学毕业。 1948年11月,李芳亭在沈阳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11月至1985年4月,历任:市建设局铁西农场农务课长,市建设局铁西苗圃...[详细]
李光弼(公元708年—764年),契丹族,盛唐后期著名少数民族大将,他戎马倥偬四十余年,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李光弼祖先是契丹族部落首领,世居营州柳城(今辽宁辽阳南)。其父李楷洛任武则天时期的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那公。李光弼小时候不善言辞,但是却非常喜好读书和骑射,尤其...[详细]
李红艳(1967--)国家二级演员,二团演员,花衫兼刀马旦。辽宁营口人。1987年毕业于辽宁省营口市戏曲学校,同年进入营口京剧团。1988年进入北京市风雷京剧团。1992年调入北京京剧院,同年拜叶红珠为师,学习了《盗仙草》、《盗库银》、《虹桥赠珠》等剧目。199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李金鸿,...[详细]
李林,又名李友桐,1906年9月出生,法库县叶茂台镇叶茂台村人。少年时期,在家乡的小学、中学读书。1931年初,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毕业后,去日本留学二年,回国后逃出东北到西安,从事教育工作。在工作中结识车向忱等进步人士。 1937年2月,经车向忱介绍,李林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详细]
李立行,1911年2月出生,法库县人。青少年时期在法库的小学、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北交通大学学习。 1936年于东北交通大学毕业后,到京汉铁路工作,在汉口车站任副站长。 1938年8月,李立行到延安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加人中国0。1938年至1945年,历任洛川抗日...[详细]
李如梅,名将李成梁第五子。由父荫历都指挥佥事、总兵。万历二十四年(1596)出塞300里捣蒙泰宁部炒花胜还,晋都督佥事,从征日本,充任御倭副总兵,助其兄李如松出兵援朝。在碧蹄馆之战中倭寇将误入战场的明军主帅李如松团团包围。一金甲将领率众倭寇欲冲杀李如松,李如梅将其射杀,倭寇顿散,从而挽救局势获胜...[详细]
李如松 (1549-1598),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辽李如松,名将东总兵李成梁之长子,明代晚期著名将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援助朝鲜抗击日本入侵的壬辰御倭援朝战争,都取得了辉煌胜利。牺牲于后来打击地方土司的战争中。 李如松少年时从父熟悉军事,由武进士承父荫授部...[详细]
李世倬:字天章,号榖斋,奉天人。高其佩外甥,官副都御史。善画人物、山水、花鸟等,晚年喜用指画法作人物和花鸟小品。传世指画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杂画》册、《岁朝图》轴等。他与朱伦翰常为高其佩的大幅指画代笔。 李世倬[清](?―一七七o)字天章,一字汉章、天涛,号谷斋,又号菉园、星厓,别号十石居士...[详细]
刘渭东,曾用名刘桂增,1919年9月出生,河北省固安县柳林庄村人。1931年考入北平崇德中学。1933年夏,到河北省永清县存实中学读书,1935年在该校参加了“一二九”-。 “七七”事变后,刘渭东-西安。同年8月,在西安红十字会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做救亡工作。同年10月,加人中国共]...[详细]
刘文麟(1815-1867),字仁甫,号仙樵,辽阳城东沙浒人。刘名震之子。自幼聪敏好学,9岁能作诗,23岁、24岁先后参加乡试和会试。皆榜上题名,丁酉中举人、戊戌成为进士,一时传为辽阳文坛佳话。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出任广东平远知县。为总督林则徐所器重,时逢庚子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详细]
刘翔阁,字集云,1893年出生,法库县法库镇人。高小毕业后,到东北军当兵,后晋升为连长并被选送到奉天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他被提升为营长。 “九一八”事变后,刘翔阁随部队移驻锦州。当日本侵略军进犯锦州时,刘翔阁与其部下秘谋参加当地的抗日义勇军,事发后被撤职。 1932年6月,刘翔...[详细]
刘兴仁,字柏春,l911年1月出生,法库县大孤家子镇大孤家子村人。1919年2月至l924年6月,刘兴仁在大孤家子小学读书。1924年6月至l926年8月,在法库县立农林职业学校读书。1926年8月至l2月,在奉天省立第一商科高级中学初中部读书。1927年2月至1928年5月,在法库私立中...[详细]
刘永谦,字益三,1883年出生,法库县大孤家子镇后四家子屯人。少年时期,在家乡读完私塾。自幼喜爱读书写字,尤喜擘窝大字。私塾毕业后,曾任私塾教师和公司职员。 刘永谦是20世纪初法库县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县城内著名商家的匾额,多出自其手。因其酷爱书法,对其子刘雪芹、刘克芹、刘伟芹...[详细]
刘仲尹 金代文学家。字致居,号龙山。盖州(今辽宁盖县)人,后徙沃州(今河北赵县)。一说辽阳(今属辽宁)人。生卒年不详。其活动年代约在熙宗、海陵世宗朝。家世豪富,勤奋好学。海陵炀王正隆二年(1157)进士。历官潞州节度副使,后召为都水监丞。刘仲尹传世作品有诗、词二类。他的诗风有师法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