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川(1893-1932),名兴,字海川,辽宁宽甸县毛甸子乡洼子沟村人,牺牲时任东北国民救国军第3军团第6支队司令。1931年10月举旗抗日,同年12月,被驻北平的东北民辽宁宽甸县众抗日救国会委任为抗日义勇军第19路军司令。1932年6月,被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唐聚五委任为辽宁民众自卫军第9支...[详细]
张化东(1914﹒6~1999),原名张保中,辽宁西丰人。 1932年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2月,参加延安东北干部训练班。后任冀东“东北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12月临抚凌青绥联合县工委组建后,任工委书记。1943年7月至1945年4月,任临抚昌联合...[详细]
张华廷同志生平(1916-199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太原市委副书记、顾问,离休干部张华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一日十五时在太原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张华廷同志原名解放,出生于一九一六年十二月八日,辽宁省辽中县人,一九三六年八月参加革命工作,一...[详细]
张竞渡(1904—1932),字仲楫,奉天开原人。东北军少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上校加少将衔),“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早期抗战重要领导人,革命烈士。 张竞渡生于战乱之年,生年辽东家乡即遭日俄战争,国败民弱,饱受欺凌。其父张钺(1884-1924,又名张鉴衡,字戍秋),幼年家贫,但天资极优且奋发努力...[详细]
张铁男同志是辽宁辽阳人,汉族,194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吉林大学党委- 办负责人、- 部部长,政协吉林省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吉林省委- 部副部长兼政协吉林省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委- 部副部长(正厅长级)、部长等职务。1992年3月任政协吉林省委员会副...[详细]
张文良 男,满族,199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辽宁省沈阳造币有限公司钳工高级技师、维修班班长。曾获得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工具钳工第一名,成为“振兴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参与研发试验生产“和”字币、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详细]
张玉珩(1901—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政治部主任 个人生平 1929年,他在辽宁台安县任党的特支书记时,叫张汝恒(张如恒)。 1930年10月,他任中共吉林县委书记时,叫张玉珩。 1932年2月以后,他在磐石中心县委任组织部长、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队长时,叫张振国。 ...[详细]
赵宝桐(1928-2003),辽宁省抚顺市人。1945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辽沈战役、解放抚顺及武汉三镇等战役战斗。1949年入第四航空学校学习,是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其英雄事迹在中朝两国人民中间广为传诵。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抗...[详细]
赵连山 辽宁省清原县人,一九二六年六月出生,一九四六年五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四师第三四二团第三连连长。他在第六次战役汉江南岸守备战中,两次带领小分队炸毁京安里大桥,有效地迟滞了敌人的进攻;带领全连坚守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时,打退有大量飞机、坦克、炮兵支援的美...[详细]
周溪舞同志生平(1930-2009)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政协深圳市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周溪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1月13日上午4时40分在深圳逝世,享年80岁。 周溪舞同志1930年1月18日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老四平乡一个农民家庭,祖籍山东。 ...[详细]
朱梅,号海峰,明末辽东广宁前屯卫(今绥中前卫)人。初任副将之职。为人朴实忠厚,办事精明干练。天启六年,在著名的宁远保卫战中,朱梅与袁崇焕一起,坚决抗击了后金军。他们视死如归,英勇顽强,终于以少胜多,击退了努尔哈赤的侵犯,捍卫了山海关与京师的安全。天启七年,他又与袁崇焕一起,击退了皇太极的侵犯,取...[详细]
朱守一(1905—1934)原名周子岐,1905年生于辽宁省奉天市(今沈阳),1934牺牲,时任密山游击队队长。 1905年出生在沈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朱守一从小聪明伶俐,机智过人,1912年,母亲把他送进一家私塾读书,后转入小学继续学习,毕业后考入省立一中。在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期间,...[详细]
晋赠镇国勤敏公爱新觉罗·阿拜(1585年-1648年),满清远支宗室。清太祖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三子。 明万历十三年乙酉八月十五日丑时生,庶妃兆佳氏,喇克达之女出。 天命十年(1626年),和塔拜、巴布泰一起讨伐东海女真北路的呼尔哈部,俘千五百户,还,太祖出城迎劳,授牛录章京。 ...[详细]
爱新觉罗·巴布海(1596-1643年),清朝宗室,清太祖第十一子,初授牛录章京。天聪八年,授一等甲喇章京。其妻,扬古利女也。崇德四年,授梅勒额真,封镇国将军。顺治七年,有罪,巴布海及其妻并子阿喀喇皆坐死,籍其家予谭泰。顺治九年,谭泰诛,乃以其孥及遗产畀巴布泰。...[详细]
爱新觉罗·巴布泰(1592-1655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九子,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天命十年,偕阿拜、塔拜伐东海北路呼尔哈部,有功。十一年,命理正黄旗事。六年,偕务达海讨姜瓖,进镇国公。十二年正月,卒,予谥镇国恪僖公。...[详细]
爱新觉罗·巴雅喇,清朝开国功臣。满族,爱新觉罗氏。清显祖爱新觉罗·塔克世第五子,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异母弟。 初授台吉。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初,奉命与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征安楚拉库路,夜取屯寨二十,降众万余,赐号“卓礼克图”,又号“青巴图鲁”。三十五年(1607)五月,受命征东海窝集部...[详细]
爱新觉罗·博和讬(?-1648年)清朝宗室,努尔哈赤之孙、饶余郡王阿巴泰第二子,隶满洲正蓝旗,初封辅国公。崇德元年,从征朝鲜,围南汉山城。三年,从伐明,移师克济南。师还,赐银二千。顺治元年,从龙入关,大破李自成,进为固山贝子。三年,从多铎击喀尔喀苏尼特部。五年九月,卒,予谥温良。...[详细]
爱新觉罗·博洛(1613年—1652年),清朝将领、宗室,清初理政三王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郡王阿巴泰第三子。天聪九年(1635年),随多铎入宁远、锦州。清崇德元年(1636年),封固山贝子。顺治元年(1644年),随豫亲王多铎南下,破李自成于潼关,并且攻下西安。 顺治三年(1646...[详细]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年—1656年),清太宗皇太极第十一子,生母为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顺治十二年(1655年)封襄亲王, 顺治十三年(1656年)去世,谥号襄昭,无嗣。有学者认为他是董鄂妃的前夫,并且由于顺治与其抢夺董鄂氏而死,这个传说不见于正史。 博穆博果尔在满洲入主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