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幼主元钊(526年—528年),鲜卑族,孝文帝元宏曾孙,京兆王元愉之孙,临洮王元宝晖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在位仅四十五天。 元钊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祖父为京兆王元愉,父亲为临洮王元宝晖。 武泰元年二月二十五日(528年3月31日),北魏孝明帝元诩突然去世,胡太后先是将孝明帝...[详细]
元勰(?年—508年),字彦和,原为鲜卑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革后,遂为洛阳人。他曾为侍中、中书令,是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支持者,也是各项改革政策的主要决策者和执行者。 元勰是孝文帝元宏的弟弟。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加侍中、征西大将军。太和二十年(496年),改封彭城王...[详细]
宣武帝元恪(483-515年),字号不详,司州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八位皇帝,孝文帝元宏次子,母文昭皇后高照容 ,499-515年在位。 太和七年(483年),出生于平城宫。太和二十年(496年),长兄元恂因为阻扰汉化改革而被赐死。次年(497年),元恪被立为皇太子...[详细]
元晔(509年-532年),字华兴,太武帝拓跋焘玄孙,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南安惠王拓跋祯之孙,扶风王元怡次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二位皇帝,530年-531年在位。530年12月5日(农历十月三十日)被尔朱兆与尔朱世隆拥立。531年4月1日(农历二月廿九日)被废为东海王。次年12月26日(农历十一月...[详细]
元宝晖(?—528),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元愉的次子,生母杨氏。 508年,其父京兆王元愉据冀州谋反失败,与爱妾杨氏都被杀害。元宝晖兄弟四人以年幼获免,均被囚禁,宣武帝崩后才得附于宗室属籍,元宝晖的大哥元宝月袭爵。灵太后后又改封他临洮王。524年,元宝月去世,元宝晖袭位。元宝晖在528年之前...[详细]
元宝炬(507年—551年3月28日),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南北朝时期西魏开国皇帝。 元宝炬生于正始四年(507年),其父元愉反叛兵败后 ,元宝炬兄弟几人也被幽禁在宗正寺直到宣武帝元恪驾崩后才恢复自由并重新编入宗室属籍,初任直阁将军,先后被封为邵县侯、南阳王,不久升任...[详细]
元宝月(?-524),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三子元愉长子、临珧王元宝晖、西魏文帝元宝炬、元宝掌、平原公主元明月之长兄。 永平元年(508年)八月宣称元恪被权臣高肇所杀,据冀州称帝,改元建平,立杨氏为皇后。同年九月,被尚书李平俘获,押送京师途中自缢而死。一说是被高肇秘密 。杨氏生下遗腹女儿后也被处...[详细]
元法僧(454年—536年),鲜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玄孙,阳平王拓跋熙曾孙,阳平靖王拓跋他之孙,江阳王拓跋钟葵之子,北魏宗室,任徐州刺史。525年正月据徐州反魏称帝,国号“宋”,年号“天启”,都城徐州,迫于朝廷军事压力,称帝仅半个月即投降了南梁,备受优宠,高寿而终。...[详细]
元干(469-499年),字思直,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第三子,母为韩贵人。 太和六年,封河南王,加卫大将军,除侍中、中都大官,迁车骑将军,领吏部尚书,出为豫州刺史。迁都洛阳后,改封赵郡王,除冀州刺史,转特进、司州牧。为人贪淫,不遵典法,为御史中尉李彪所劾,免官还第。...[详细]
魏节闵帝元恭(498年-532年),字修业,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广陵惠王元羽之子。母王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三位皇帝,531年―532年在位。 元恭于正始年间袭封其父的广陵王爵位,历任散骑常侍、仪同三司等职。530年,尔朱荣堂弟尔朱世隆,杀害元晔,立元恭为帝。532年,被高欢所废,其后毒死...[详细]
元怀(488年-517年),字宣义,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五子,宣武帝元恪的同母弟弟。生母贵人高照容,封广平王。 宣武帝猜忌本族,破孩激烈,亲弟元怀亦以奢侈遭元恪软禁在华林别馆。元恪令四门博士董征,授元怀以经传。515年,宣武帝逝世,元怀才得还家。 熙平二年(517年)三月廿六日,元怀逝世,谥...[详细]
元朗(513年-532年12月26日),字仲哲,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四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五世孙,景穆帝拓跋晃玄孙,南安惠王拓跋桢曾孙,章武恭王元彬之孙,章武庄武王元融之子。 公元531年被立为皇帝,不久禅位于平阳王元修,高欢攻入洛阳后,与元晔一同被杀。...[详细]
西魏废帝元钦(525年―554年),西魏文帝元宝炬长子,母为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 ,南北朝时期西魏第二位皇帝,551年―554年在位。 公元525年生于范阳(今北京),551年即位,沿用文帝年号,552年去年号,称元年。元宝炬在位17年,551年病死,元钦嗣位。元钦时期,宇文泰独揽朝政,...[详细]
元祥(?~504年),字季豫。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子,母亲为高椒房,孝文帝元宏异母弟。北海王。历任侍中、司空、大将军、录尚书事、太尉、太傅等。美姿容,为人荒淫贪婪,多行不法。孝文帝死后,受遗诏辅政。正始元年(504年),为高肇所谮,废为庶人,被宣武帝元恪派人杀死。永平元年(508年),以王礼改葬。...[详细]
北魏显宗孝武帝,名元脩,一说元修(510年-535年),字孝则,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532年-535年),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母亲是妾李氏。遍体有鳞文,好武术,性格强硬胆大,为人无礼。 他曾被封为汝阳县公、通直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建义年间,辞散骑常侍一职,为平东将军、太常卿,后来又为镇东将...[详细]
元英(?—510.12.9),字虎儿,原名拓跋英,孝文帝改革后改姓元,代(今山西外长城以南大同、左云一带)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军事将领、音乐家。太武帝拓跋焘曾孙,景穆帝拓跋晃之孙,南安王拓跋桢之子。...[详细]
元雍(?-528):北魏献文帝之子,魏孝文帝之弟。字思穆。先封颍川王,改封高阳王。宣武帝时,屡迁司空,议定律令。 孝明帝正光元年(520),进位丞相,与侍中元叉同决庶政。富贵冠一国,一食值钱数万,有憧仆六千、使女五百,曾与河间王元琛斗富。孝庄帝初,大都督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时被杀。...[详细]
元愉(488年-508年),字宣德 ,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宣武帝元恪异母弟,母袁贵人 ,北魏宗室。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受封京兆王,历任都督、徐州刺史、护军将军、中书监、冀州刺史。永平元年(508年)八月,元愉在冀州谋反称帝。同年九月,元愉兵败被擒, 而死(一说是高肇派人杀死),...[详细]
广陵王元羽,字叔翻,北魏献文帝之子。太和九年封,加侍中、征东大将军,为外都大官。羽少而聪慧,有断狱之称。后罢三都,羽为大理,加卫将军,典决京师狱讼,微有声誉。迁特进、尚书左仆射,又为太子太保、录尚书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