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蕴 [晋][公元329年-384年]

  • 王蕴(329~384年),字叔仁,东晋太原晋阳人。王蒙之子,晋孝武帝皇后王法慧之父。 起家为佐著作郎。累迁尚书吏部郎,掌典选,进达有方,性平和,不抑寒素。补吴兴太守,有德政。 女儿成为皇后,迁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建昌县侯,辞让不受。改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假...[详细]

王泽 [汉]

  • 王泽,字季道,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东汉北中郎将王柔的弟弟,官至代郡太守。其子王昶是三国时期魏国司空、征南大将军。 裴松之注三国志案王氏谱:昶伯父柔,字叔优;父泽,字季道。郭林宗传曰:叔优、季道幼少之时,闻林宗有知人之鉴,共往候之,请问才行所宜,以自处业。林宗笑曰:“卿二人皆二千石才也,...[详细]

王妍之

  • 王妍之,1993年7月6日出生于山西临汾,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11级本科班 。 2014年在网络剧《废柴兄弟》中饰演艾玛。同年3月16日,主演中韩合拍电影《平安岛》。同年11月,主演北漂题材暖心励志剧《等你爱我》。 12月,主演都市题材剧《且行且珍惜》。 2015...[详细]

王志均 [公元1910年-2000年,著名生理学家和教育家]

  • 王志均(1910年8月3日—2000年12月24日),出生于山西昔阳。生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王志均出生于山西太行山区土地贫瘠的昔阳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贵祥在乡务农,母亲田氏在家操持家务,家中还有姐、弟、妹各一人。家境虽不富裕,但尚能...[详细]

卫觊 [三国][公元155年-229年]

  • 卫觊(155—229年),字伯觎(出自《华芳墓志》,名字取觊觎。《三国志》中做伯儒当是觎儒二字近音同音弄混之故,当从墓碑),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学家,也是曹魏政权中颇有见识的政治人物。 卫觊少年早成,很早就以才学著称,曹操为司空时,就任他为属吏。先后任过...[详细]

卫璪 [晋][?-311年]

  • 卫璪(?―311年),字仲宝,卫瓘之孙,卫恒之子,西晋著名书法家。承袭祖父卫瓘的爵位兰陵公。后来东海王司马越把兰陵用于扩充自己的封国,改封卫璪为江夏郡公,食邑八千五百户。晋怀帝即位后,任散骑侍郎。永嘉五年(311年),死于前赵刘聪之手。晋元帝时,以卫瓘玄孙卫崇继嗣。...[详细]

卫伉 [汉]

  • 卫伉,西汉汉武帝时期人,生年不详,约前130年左右, 卒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西汉名将卫青长子,皇后卫子夫的侄子,名将霍去病的表弟和戾太子刘据的表哥。幼年的卫伉曾经受封宜春侯,后来矫诏失侯,卫青去世后卫伉继承长平侯爵位,并继承平阳长公主的食邑,后来无符籍妄入宫失侯。征和二年因牵连巫蛊...[详细]

卫不疑 [汉]

  • 卫不疑,西汉汉武帝时期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次子,皇后卫子夫的侄子,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太子刘据的表弟。有兄长卫伉、弟弟卫登。 襁褓封侯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军十余万大军出征,长平侯卫青任车骑将军,率领众将分高阙、朔方、右北平三路征伐匈奴。卫青率大军急行军六、七...[详细]

魏春光

  • 魏春光,男,山西大同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200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代表作有现实主义青春剧《其实不想走》。...[详细]

魏悼子 [春秋战国]

  • 魏悼子,春秋时晋国大夫。魏氏最早出人头地的先人魏武子犨长子。魏之先世毕万以军功封于魏(今芮城县境内),是魏悼子承上启下徙居于霍(今霍州市境内),前562年,魏昭子始居安邑,即今禹王城。到战国时,魏惠王31年(前339年)才迁居大梁,其间安邑作为魏都共计223年。魏悼子子魏绛,春秋大名鼎鼎,8年9...[详细]

卫登 [汉]

  • 卫登,西汉汉武帝时期人,生卒年不详,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第三子,皇后卫子夫的侄子,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太子刘据的表弟。幼年时受封发干侯。 襁褓封侯 卫登,汉武帝时期大将军卫青第三子,上面有两个哥哥:卫伉、卫不疑。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军十余万大军出征,长平侯卫青任车骑将军,率...[详细]

卫广 [汉]

  • 卫广,西汉将军、中郎将。军功卓著,曾平定南夷、攻打昆明国。 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有同母兄弟四人,姐姐两人。其家号称卫氏,在平阳侯封地以内 。其父早卒无载,母亲冠以夫姓称卫媪。其长兄卫长子,后改表字叫长君。卫媪的大女儿叫卫君孺,二女儿叫卫少儿,三女儿就是卫子夫。卫子夫有同母弟三人:卫青、卫...[详细]

魏桓子魏驹 [春秋战国][?-前446年]

  • 魏桓子 (?─前446年),又称魏宣子,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魏氏的领袖,姬姓,魏氏,名驹,魏襄子魏侈之子。 魏侈死,桓子即位。魏桓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他们三家的领地更大了,超过了诸侯。 魏桓子去世后,魏文侯继位。 春秋末晋国六卿之一。魏侈之孙。与范氏、中行氏、智...[详细]

魏简子魏取 [春秋战国]

  • 魏取,中国春秋时代晋国的武将、政治家,魏氏第六代领袖。姬姓,魏氏,名取、谥号简。魏献子魏舒之子(《史记·卷044·魏世家》称魏襄子魏曼多是魏献子之子)。史称魏简子。魏取死后,儿子襄子魏曼多继位。...[详细]

卫君孺 [汉]

  • 卫君孺,一名卫孺。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时期人物。家世寒微。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之长姐。嫁予太仆公孙贺为妻。 家世出身 卫君孺出生时间不详,于汉文帝或汉景帝年间。身世寒微,其家号卫氏, 在当时的平阳侯曹时(抑或曹时之父曹奇,因卫子夫出生之年不详)封邑境内。其父之名史不见载,...[详细]

卫少儿 [汉]

  • 原是平阳侯家侍者,西汉名将霍去病之母,后嫁与詹事陈掌为妻。 卫少儿在平阳侯府做侍者。当时平阳人霍仲孺以县吏的身份在平阳侯家供事,同卫少儿私通而生下霍去病。霍仲孺差事完成后回到家中又娶妻生子,与卫少儿断了关系不通音信。 卫少儿后与陈平曾孙陈掌有私。 过了一段时间,少儿的妹妹子夫得宠于汉武...[详细]

魏武侯魏击 [春秋战国][?-前370年,魏国国君]

  • 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击,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文侯之子,战国初期魏国国君,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史记》、《资治通鉴》误载魏武侯前387年即位,前386年为魏武侯元年。据《竹书纪年》则为前396年即位,前395年为武侯元年)。他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将...[详细]

魏武子 [春秋战国]

  • 魏武子(生卒年不详):姬姓,魏氏,名犨,谥武。故魏犨又称魏武子。《左传》载其为毕万之孙,《史记》载其为毕万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勇力闻世。 魏犨追随公子重耳-在外十九年。晋文公回国当上国君后,封其为大夫,曾任戎右。 城濮之战中,堵截楚国败兵,重创楚军。魏犨曾在一次与曹国的战争中违抗命...[详细]

魏襄子魏侈 [春秋战国]

  • 魏襄子,名叫魏侈,又名魏曼多、魏哆,是战国时期晋国魏氏的领袖。据说,魏襄子和范昭子(范吉射)都很讨厌对方。他的儿子魏桓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他们三家的领地更大了,超过了诸侯。...[详细]

魏献子魏舒 [春秋战国][?-前509年]

  • 献子(?—前509年),汉族,姬姓,魏氏,名舒,亦名荼。东周春秋后期晋国大夫,著名的军事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晋名将魏昭子绛之孙,晋军步战的创始者。在军事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由车战向步战的转移,仅此一件,就足已使他名垂青史。魏舒方阵的出现是春秋军事史上的大事,是我国车战向步战转变的划时代的标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