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古籍上虽没有记载,但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为汉末三国纷争中重要人物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和刻划,影响颇大,民间传说尤为动人,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中杰”、“女中英”。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详细]
常惠,西汉并州太原人。生卒年不详,是活跃在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的外交活动家。史载,常惠家境贫寒,他的幼年时代是在贫穷困顿的饥寒中度过的。这种贫困的家庭和穷苦的生活,磨炼和造就了他沉着机敏,谦恭好学,寡言语而有决断的性格。成年之后,常惠步入仕途,从事涉外活动,进人官场。 西汉前期,国家北...[详细]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 陈廷敬生平好学,诗、文、乐极备。他与清初散文家汪琬以文体相切磋,与著名诗人王士祯以诗唱和,“皆能得其...[详细]
崔 光(1915 )山西永济人。1936年毕业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同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汾西、蒲县县委书记,洪赵地委 部部长,晋西北二地委宣传部、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组织部科长。建国后,历作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处长.中国人民银行...[详细]
单雄信(?-620年),别称飞将,隋末瓦岗军将领之一。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单雄信率军出战,于是退走。同年五月王世充率军投降李世民,将单雄信等一干将领全部处死,徐世勣割肉给单雄信,说自己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单雄信吃下后赴死。 人物生平 单雄信有勇力,擅长使用马槊(一说...[详细]
元代杂剧作家。平阳(今山西临汾)人。生平不详。贾仲明为《录鬼簿》补作的吊词中说:“元贞、大德秀华夷,至大、皇庆锦社稷,延□、至治承平世。养人才,编传奇,一时气候云集。”他的活动年代当在元贞到至治年间,这是杂剧创作的繁盛时期。狄君厚所作《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存元刊本,科白不全。《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写...[详细]
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干嘉佑二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夏国。宋廷择京师卫士...[详细]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阳曲县(今太原市南郊区狄村)人。唐代名臣,武则天时期曾任宰相,杰出的政治家。 东莞榴花公园英雄广场狄仁杰塑像 仁杰的祖父名孝绪,贞观时期任尚书左丞。父亲名知逊曾任夔州长史。仁杰以明经科考及第,被任命为汴州判佐,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赏识,提拔为并州...[详细]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详细]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属山西省)人。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蒙古□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段克己为河汾诗派作者,兼擅填词,存世作品中一些诗词,写故国之思,颇有感...[详细]
姓名:杜衍 字世昌生卒:978~1057籍贯:山阴人家谱:擅长:经历: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初进士,初任平遥知县,都转运使,工部郎中,御史中丞,兼摄吏部,宝元二年(1039)迁工部侍郎,吏部侍郎、枢密副使,庆历四年(1044)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为宰相,庆历七年(衍年...[详细]
娥皇,又称娥肓、倪皇、后育、娥盲、娥娙,姓伊祁氏,上古汉族神话传说中帝舜的妻子,部落酋长唐尧伊祁放勋的长女,和妹妹女英同时嫁给了虞舜姚重华,娥皇无子。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因娥皇、女英的帮助而脱险。后舜帝南巡苍梧而死。二妃千里寻夫,知舜已死,抱竹痛哭,竹上生斑,泪尽而死,因称“...[详细]
尔朱荣,字天宝,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年),卒于长广王建明天年( 530年)。北魏北秀容(朔州南)人,契胡族。尔朱荣的祖先因居于尔朱川(今山西西北部流经神池、五寨、保德县之朱家川),故以尔朱为姓氏。在鲜卑拓跋氏的早期历史上,尔朱氏即为拓跋氏部下的酋帅,随拓跋氏征伐。到孝文帝时代,尔朱...[详细]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自小出家志坚贞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详细]
冯奉世(?—前39年),字子明,原籍上党潞(今山西省潞城东北)人,后移居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西汉名将。冯奉世出身于将门世家,其先人冯亭,为韩国上党太守。秦攻上党后,使太行道中断,韩国不能据守,冯亭使将上党城献于赵国。赵国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赵括共同抵抗秦军,最后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此分散...[详细]
潞潞, 1956年生,本名杨潞生,山西垣曲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文学院副院长,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我校中文系1985届校友。曾获“人民文学优秀诗歌奖”、“赵树理文学奖”。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70年代曾上山下乡,做过报社和文学刊物。70年代末受朦胧诗影响写诗,80年代活跃于中国诗坛,...[详细]
傅山(1607——1684年),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颇多,诸如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等,不一而足。先世居大同,后徙于忻州,逮至其曾祖傅朝宣移居太原阳曲(今太原北郊)西村。 傅山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先祖连续七八代有治诸子或《左传》、《汉书》,卓然成家者。曾...[详细]
傅作义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1949年 1月,他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举行北平和平起义,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完好地归回人民, 200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免遭兵燹。这一义举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青少年时期 傅作义,字宜生,...[详细]
高君宇(1896——1925),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娄烦县)峰岭底村人。原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行二。其父高佩天,1906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早年以教书为生,后辞教回家经营家业兼行医治病;母赵氏,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 高君宇出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晚清时代。他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