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绍信 [南北朝]

  • 高绍信,北齐文襄帝高澄六子,燕氏所生,渔阳王。历任特进、开府、中领军、护军、青州刺史。经过渔阳,与大富人钟长命同床而坐,太守郑道盖来拜谒,钟长命想起来,绍信不听:“此何物小人,主人公为起!”与钟长命结为义兄弟,王妃与长命之妻结为姊妹,责其阖家老幼,都有馈赠,钟氏因此遂贫困。北齐灭亡,死于长安。...[详细]

高绍义 [南北朝][?-580年,北齐末帝]

  • 高绍义(?―580年),北齐文宣帝高洋第三子,北齐废帝高殷异母弟,母世妇冯氏。559年,封为广阳王,560年,改封范阳王。 578年,北齐灭亡,高绍义逃往突厥,受到突厥他钵可汗爱重,北齐被灭后逃到北边者,都归高绍义管辖。578年,高保宁在营州奉高绍义为北齐皇帝,用武平年号,作武平九年。580年,...[详细]

高孝瑜 [南北朝][公元537年-563年]

  • 高孝瑜(537年―563年),字正德,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庶长子,母宋氏,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初封河南郡公,北齐建立后,进封河南王,历任中书令、司州牧等。 高孝瑜与其九叔武成帝高湛同岁,二人关系很好。武成帝继位后,高孝瑜受到特别的优厚待遇。后因得罪赵郡王高睿和武成帝的宠臣和士开,二人便...[详细]

高孝琬 [南北朝][公元541年-566年]

  • 高孝琬(541年―566年),北齐宗室,北齐文襄帝高澄的嫡长子,排行第三,母亲为元氏。北齐建国后,被封为河间王,后迁尚书令。突厥与北周军队侵入太原,武成帝高湛将东逃,孝琬叩于马前苦谏。北周军退去,拜为并州刺史。 天保元年(550年)受封河间王,后主天统时,迁任尚书令。当初,突厥与北周的军队攻...[详细]

高孝珩 [南北朝][公元539年-577年]

  • 高孝珩(539年—577年),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次子,母王氏,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 高孝珩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次子,母王氏。天保元年(550年),高孝珩的二叔高洋受禅登基,建立北齐政权,是为文宣帝。文宣帝登基后,封高孝珩为广宁王。此后高孝珩历任司州牧、尚书令、司空、司徒...[详细]

高淹 [南北朝][公元531年-564年]

  • 高淹(531—564),字子邃,北齐神武帝高欢第四子,母穆氏。元象年间(538年—539年),封为平阳郡公,逐渐升迁到尚书左仆射。天保初年,晋升爵位为平阳王,历任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太尉,大宁元年,迁太宰。其性沉稳,以宽厚称。河清三年,薨于晋阳,或云鸩终。...[详细]

高彦德 [南北朝]

  • 高彦德 ,北齐孝昭帝高演之子,武平初年封始平王。与其兄弟汝南王高彦理、城阳王高彦基、定阳王高彦康、汝阳王高彦忠同日封,并加仪同三司。...[详细]

高彦基 [南北朝]

  • 高彦基,生卒年不详,北齐宗室,神武帝高欢的孙子,孝昭帝高演之子。武平初年,被封为城阳王,加仪同三司...[详细]

高彦理 [南北朝]

  • 汝南王高彦理,孝昭高演子,武平初封王,位开府、清都尹。齐亡入关,随例授仪同大将军、封县子。女入太子宫,故得不死。隋开皇初,卒于并州刺史。...[详细]

高延宗 [南北朝][公元544年-577年]

  • 高延宗(544年―577年),北齐宗室,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五子,北齐文宣帝高洋之侄,兰陵王高长恭异母弟,北齐后主高纬的堂兄。幼时为叔父文宣帝所养,天保六年(555年)封安德王,历任定州刺史、司徒、太尉、相国、并州刺史。武平七年(576年),被部下拥立为帝,改元德昌。同年被周军所擒,承光元年(577...[详细]

高贞 [南北朝]

  • 高贞,字仁坚,武成高湛第五子也。沉审宽恕,帝常曰:“此儿得我凤毛。”位司州牧、京畿大都督、兼尚书令、录尚书事。帝行幸,总留台事。积年,后主以贞长大,渐忌之。阿那肱承旨,令冯士干劾,系贞于狱,夺其留后权。...[详细]

佟麟阁 [公元1892年-1937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佟麟阁(1892~1937)原名凌阁,字捷三。高阳边家务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经人介绍在县公署当缮写员。1912年投笔从军,在冯玉祥部下当兵。历任连、营、团、旅长等职。1925年任冯玉祥国民军第十一师师长。1927年驻军天水,任陇南镇守使。1928年10月,任国民政府陆军第三十师师长...[详细]

葛振林 [公元1917年-2005年,狼牙山五壮士,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葛振林(1917年~2005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阻击日军战斗中,葛振林与四位战友宁死不屈,壮烈跳崖,他和宋学义被挂在树上,幸免于难。 伤愈后,先后投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屡建战功。朝鲜...[详细]

公孙龙 [春秋战国][公元前320年-前250年]

  • 公孙龙(约前320~前250),字子秉,战国末期赵国人,为名家代表人物之一。名家是活跃于战国中后期,提倡“正名实”学说的流派,即要“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实相符”。名家善于辩论,以进行逻辑分析和探寻思维规律见长,故又称“辩者”,西汉始称“名家”。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史》中将名家分为“合同异”与“离...[详细]

贯高 [汉]

  • 韩愈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公元前227年,荆轲于易水之上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后告别诸人,西入虎狼之国,去刺杀暴君秦王嬴政,成为万古流芳的侠士。无独有偶,时隔28年,柏人城又发生了一起刺杀汉高祖刘邦的案件。主谋者便是闻名天下的贯高。 一 汉高祖七年...[详细]

顾金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顾金才(1939.2.12- )河北省卢龙县人。1965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现任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防护工程与岩土工程加固技术及理论研究工作。 主要成就和贡献:对喷锚支护坑道抗爆性能主持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现场试验,为国内首次提出喷锚支护坑道抗动载设计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详细]

郭荣起 [公元1917年-1999年,相声表演艺术家]

  • 郭荣起,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相声艺术研究会顾问。 郭荣起,艺名郭三元,汉族,祖籍山西太原。 一九一七年二月六日生于天津西门外丁家老店。一九五三年加入天津广播曲艺团,一九五八年转入天津市曲艺团,一九六六年因身体状态退休。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详细]

郭小安

  • 郭小安,1945年12月出生,祖籍原为河北永清县人,1958年参加工作后成为了原吉安市京剧团的一名演员。从小就开始练功的他,在京剧团翻腾、摔打近30年中,也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上世纪80年代,像全国其他剧团一样,郭小安所在的吉安市京剧团也出现了不景气的状况。为了有个好出路,1984年,在供职中国电...[详细]

韩皎 [唐]

  • 韩皎,官至雅州都督。韩愈五世祖,韩均子...[详细]

韩焘 [明][公元1451年-1505年]

  • 韩焘(1451-1505)字宗仁,邢台平乡县杜科村人。自幼聪颖,知学好问。明成化十三年(1477)中举,成化二十年(1484)春登进士。吏部太宰见其识达古今,状貌不俗,欲收为门客安排在吏部,韩焘不愿攀贵,婉言谢绝,遂到弄部任主事。他鞫狱详明,评判公正,案无留牍。弄部彭尚书素性严明,从不轻许,唯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