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一说封丘(今河南封丘)人,北宋开国名将。父亲潘瞒。在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县)当过军校。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素厚,宋朝代周后,受到重用,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镇守扬州、潭州,累迁防御使。开宝三年(970年),为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军...[详细]
彭英甲(生卒年月待考),字炳东,号铁函,清代河北承德人。1906年至l911年,任甘肃劝业道兼主甘肃农工商矿总局的6年期间,在兰州创办了劝工厂、窑街官金铜厂、皋兰官铁厂、洋蜡胰子厂;恢复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办农矿学堂、织呢艺徒学堂、官报书局、石印书局;修建黄河铁桥,以及交通、邮电等一批...[详细]
齐陶,马城县乐安镇(今乐亭)人。辽代道宗寿昌年间任乐安镇酒务(管理祭祀和行政事务的官),办事有才干。金天会元年(1123)授明威将军,级三品,掌兵马万余。为人孝友慈惠,重节俭,以礼待人,深受乡里称赞。同名人物: 齐陶 (1919~2004)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 [当代]...[详细]
高洋(529年-559年),别名高子进、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公元550年,高洋迫东魏孝静帝禅位,登基称帝,年号天保,国号齐;在位初期建立北齐,征伐四方;大破柔然、契丹、高句丽等北方民族;治宏中原,使北齐国力居于最强;厉行改革,整顿吏治,制定北齐律;但后期暴虐无道,好酒成性。高洋...[详细]
张仲和,名诩字仲和(1894—1954年),巨鹿镇西张庄村人。张仲和家是医学六代世家。他是巨鹿县四、五十年代后较大影响的一名老中医,特别是在妇科病的治疗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在群众中享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评价。 张仲和幼年读过几年私塾,后在本村,邻村和临城县境内教过几年私塾。其间,他亲...[详细]
尚和玉(1873~1957),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派武生创始人。原名尚壁,字和玉,为了保护嗓子,尚和玉长期独居,有人将他的名字倒置过来,称其为“玉和尚”,有人还戏称他为“尚老道”,一般人都尊称他为“尚老将”。生于直隶天津宝坻(今属天津市)大套村。1957年,尚和玉病故于北京。 尚和玉年幼时...[详细]
尚小云 (1900年1月7日一1976年4月19日),名德泉,字绮霞。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宫市。1900年1月7日出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是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中国现代京剧代表人物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尚小云在近六十年...[详细]
尚仲贤 元代戏曲作家。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生卒年、字号不详。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录鬼簿》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著有杂剧11种,今存《柳毅传书》、《气英布》、《三夺槊》3种。又,今人孙楷第考出也是园旧藏《古今杂剧》中的《十样锦诸葛-》,即尚仲贤《玉清殿诸葛-》。如此则今存有4种。此外,《王魁...[详细]
石苞(196-272年),字仲容,才学丰富,心胸开阔,仪容很美。晋元帝时,曾任中护国司马,历任东莱、琅琊太守。晋简文帝时任历武将军、镇东将军。晋孝武帝时,升任大司马进封东陵郡公。其子石崇、石俊、石乔都曾在晋朝为,石崇留斗富之名于后世 ...[详细]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第六子,西晋时期文学家、大臣、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石崇发家是在荆州刺史任上劫掠往来富商致富,可是之前石崇和皇帝的舅舅王恺几轮斗富已然大获全胜。石崇是元勋之子仕途自然平步青云,后来渐渐不得志乃...[详细]
释道安, 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翼县)人。十二岁出家,受“具足戒”(僧侣的最高戒律)后,二十四岁至业城(河南临彰县),成为佛图澄的弟子。佛图澄死后,道安因避战乱,颠沛流离于翼,晋,豫一带,后在襄阳,长安等地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详细]
史梦兰,字香崖,祖籍江阴,明万历年间迁乐亭西南乡大港落户,为名门望族。梦兰半岁时丧父,于母亲教养下成长,性情孝顺,自幼好学, 无书不通。清道光二十年(1840)中举人,派任史馆腾录或山东朝城县令,以母亲年迈为由,未去赴任。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犯大沽口、通州,直逼北京,咸 丰皇帝出逃承德。京畿危...[详细]
史树青:鉴定国宝的“国宝”还在上中学时,他只花两毛钱就从旧货市场买得一张“丘逢甲”的画。这幅画现在是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越王勾践剑破土而出,他作为最年轻的专家同郭沫若、于省吾、商承祚等大师汇聚荆州,释读破解“天下第一剑”;从业60年,他鉴定文物达百万件,为国寻宝无数……他就是我国文物鉴定...[详细]
史天泽(1202—1275),字润甫,燕京永清(今属河北)人,元朝著名的军事将领。 其曾祖史伦,因筑室发土得金而有财,逢金季乱世,建家塾,招学者,纳豪士,济艰困,以侠义著称,在河北诸郡组织清乐社四十余个,每社近千人,成为地方上一大豪强。其祖父史成硅、父亲史秉直,均继承...[详细]
束晳 西晋史学家。字广微,阳平元城人。撰《七代通纪》及《晋书》“纪”、“志”,多佚。参与整理《竹书纪年》。有《束广微集》,已佚,今存辑本。 西晋文学家、史学家。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官尚书郎。因《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等“笙诗”六篇“有其声而亡其辞”,乃据《毛诗序》补作,称...[详细]
束皙(约261—300)字广微,阳平元城(今大名县)人。西晋文学家。官尚书郎。因《诗经·小雅》中笙诗六篇“有其声而亡其辞”,乃补作《南陔》、《白华》等篇,称《补亡诗》。所作《劝家赋》对当时官吏有所嘲讽。精通古文字,能识蝌蚪文,是《竹书纪年》的主要整理者之一。同年(公元261年)出生的名人: ...[详细]
淑德尹皇后(出卒不详)刺史尹廷勋女,天水人,后随父兄迁居大名府。宋太宗赵光义在后周时娶之,数年后尹氏病故。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追封为皇后,号“淑德”。...[详细]
司空曙(720?~790?)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文明,一说字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一说今北京附近)人。登进士第。曾官主簿。永泰元年至大历二年,为左拾遗,在长安与卢纶、独孤及和钱起吟咏唱和。后贬为长林丞。贞元初,以水部郎中衔在剑南四川节度使韦皋幕中任职。官至虞部郎中。司空曙的诗歌大部分...[详细]
宋白(936-1021)字太素,大名人。北宋文学家。宋建隆二年(961年)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官到刑部尚书。凡三典贡举,称奖后进。学问宏博,预修《太祖实录》。雍熙中,与李昉共同主持编纂《文苑英华》。广藏书画,聚书数万卷。为文颇事浮丽,有《宋白集》一百卷。同年(公元936年)出生的名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