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 [唐][公元779年-?]

  • 李嘉□(?~779?) 唐代诗人。字从一。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天宝七载(748)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肃宗时曾因事得罪,贬江西鄱阳令。与诗人刘长卿相识,有诗交往。后移江阴令。上元二年 (761)为台州刺史。代宗大历六、七年间(771~772),任袁州刺史。卸任后至吴兴一带居住,与当时著名诗...[详细]

李兰 [清][公元1691年-1735年]

  • 李兰,字汀倩,号西园。生于康熙三十年(1691),卒于雍正十三年(1735)。乐亭县乐亭镇西街南后巷人。幼时家境清贫,七岁丧母,十五岁丧父, 由继母教养成人。李兰生性聪异过人,“五岁通句读,六岁能举忠孝二字解说大义,娓娓动人”。启蒙学业,承乐亭城关秀才出身的肖老先生执教。在塾,因李兰才 华横溢,...[详细]

李莲英 [明][公元1848年-1911年,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又作:李连英),原名李进喜,莲英是由慈禧起的名。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被人们呼为"九千岁",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李连英[1848--1911],出生在直隶河间府,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人。根据其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9岁入宫。清宫档案...[详细]

李洛能 [宋][公元1808年-1890年]

  • 李先生讳飞羽,字能然,世称老能先生,或曰洛能、洛农、老农、皆一音之转也,1808年出生于河北省深县,前中国武术家,近代形意拳祖师。 从小喜爱武术,聪颖好学,闻名师即求教益,所以中年即具有深厚的武术造诣。精益求精,为了探求武术真谛,以卖艺遍游全国寻访高师。 李洛能先生是中国武术史上一位非常...[详细]

李茂贞 [唐][公元856年-924年]

  • 李茂贞(856~924)中国唐末割据凤翔(今属陕西)的藩镇。本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乾符年间,因败黄巢将领尚让,以功擢神策军指挥使。光启元年(885),李克用率军逼长安,唐僖宗出奔,文通护驾有功,擢武定军(洋州军号)节度使,赐姓李,名茂贞,字正臣。僖宗回长安途中,茂贞杀凤翔节度使...[详细]

李牧 [春秋战国][?-前229年,战国四大名将]

  •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他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详细]

李若水 [宋][公元1093年-1127年]

  • 李若水(一○九三~一一二七),原名若冰,系钦宗所改,字清卿,广平曲周(今属河北)人。由上舍登第。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为元城尉(《睽车志》卷二),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详细]

李守素 [唐][唐朝十八大学士]

  • 赵州人,世代为山东名族。十八学士之一。 李世民击败王世充后,召署天策府仓曹参军,尤谙氏族学,“自晋宋已降,四海士流及诸勋贵华戎阀阅,莫不详究”[1],人称“肉谱”。尝与虞世南共谈人物,一开始谈论江左、山东士族时,世南尚能应对,谈到北地时,则笑而不答,虞叹曰:“肉谱定可畏。” 许敬宗觉得...[详细]

李坦

  • 李坦,1917年2月29日出生,河北省藁城县西刘村人。少年时期,曾在家乡读书。 1933年2月,在藁城县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加入中国0。1933年至1937年10月,先后任西刘村团支部书记、团区委组织委员。1937年11月参加抗日游击队,编入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详细]

蜀汉后主刘禅 [汉][公元207年-271年,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详细]

刘琨 [晋][公元270年-317年,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

  •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 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315年,刘琨-,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不久并州失陷,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之结为兄弟...[详细]

刘昫 [五代十国][公元887年-946年]

  • 887年—946年,字耀远,中国五代时涿州归义(今属河北)人,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招撰《唐书》(《旧唐书》)200卷。实为赵莹诸人所作。刘昫(887年—946年),字耀远,中国五代时涿州归义(今属河北雄县)人,五代史学...[详细]

刘备 [三国][公元161年-223年,武神赵子龙]

  •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东汉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 汉建...[详细]

刘秉忠 [元][公元1216年-1274年,大元帝国的设计师]

  • 刘秉忠——大元帝国的设计师。 元代政治家、作家。初名侃。字仲晦。原籍瑞州(今江西高安)。曾祖于金朝时在邢州任职,因此移居邢州。蒙古王朝灭金后,刘秉忠出任邢台节度府令史,不久就归隐武安山,后从浮屠禅师云海游,更名子聪。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注意物色人才,他与云海禅师一起入见,忽必...[详细]

刘秉中 [元][公元1216年-1274年]

  • 1216-1274,字仲晦,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年轻时曾隐居为僧,后被元世祖罗致重用,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居官后仍保持淡泊生涯。有《藏春散人集》行世。散曲多写景物,风格萧疏闲淡而隽永。《全元散曲》录其小令十二首。其中四首为误收。刘秉忠生平刘秉忠:1216-1274,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字仲晦...[详细]

刘成诵 [清]

  •  刘成诵字浚泉,乐亭南乡曹庄人,自幼读书,十分用功,有时至深夜不辍。 早起后-,默思平心。下笔成文,不需涂删。清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二年(1876)中进士。任刑部主事,又任山西司郎中(副职)。在任期间,废 寝忘食,专心读律。积累案例数卷。审讯疑案,无不是非分明,不徇私情,亦不畏权贵。例如...[详细]

刘德 [汉][公元171年-130年,西汉河间献王]

  • 刘德(公元前171年―公元前130年),汉景帝刘启第二子,废太子刘荣同母弟,母栗姬,西汉宗室、藏书家。 刘德在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今河北省献县)。 刘德对古文化宝贵遗产的保存和延续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刘德为王26载,始终没有卷入诸王...[详细]

刘贯道 [元][公元1258年-1336年]

  • 刘贯道 生卒年不详,字仲贤,中山(今定州)人。元代画家。曾因画《裕宗像》得到赏识,得补御衣局使。善画道释、人物、山水、花竹、鸟兽。道释人物师法晋唐,山水师法北宋郭熙,花竹、鸟兽亦能集古人之长。笔法凝炼坚实,造型准确,形象生动传神,有宋院体画遗规。元朝信奉-教,道释画更是不绝如缕,像刘贯道这么善...[详细]

柳开 [宋][公元947年-1000年]

  • 柳开(947~1000) 宋代散文家。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后改名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六年 (973)进士。初为宋州司寇参军。太平兴国中擢右赞善大夫,知常州、润州,拜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985),因与监军争斗,被贬为上蔡县令,后复原职。...[详细]

刘荣嗣 [明]

  •  刘荣嗣,字敬仲,号简斋,别号半舫。曲周县西四夫人寨村人。幼年父母早丧,依伯兄为命,聪颖异常,十岁时下笔成章,郡守南居益,司理张凤翔以国士待之,一时名声大震,求取文章者络绎不绝。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及第,初授户部主事,管银库。后调吏部主事,当时大太监魏忠贤声势显赫,胡作非为,多数-投其门下,为虎作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