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 [春秋战国][大秦帝国之纵横,芈月传]

  • 公孙衍,魏之阴晋人。曾仕魏,任犀首②,人因以犀首称之,好像这就是他的本来姓名。《史记集解》引司马彪曰:“犀首,魏官名,今虎牙将军。”犀首当是武职。 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楚使者陈轸,也是一个纵横家,他过魏,献计于衍。他说“魏相田需约诸侯纵亲,楚王疑而未信。...[详细]

钩弋夫人 [汉][大汉情缘之云中歌,汉武大帝]

  • 钩弋夫人赵氏,齐国河间人。因她总是握拳,被称为“拳夫人”。汉武帝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一日召见她,她才将手展开。传说因为手开后掌中握有一玉钩,因此被封为钩弋夫人,后被封为婕妤。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 钩弋夫人(?--前88年),西汉武垣县人。汉武帝东巡过武垣,被选入宫。因貌美聪敏,善于...[详细]

郭乃岑 [公元1896年-1974年]

  • 郭乃岑(1896—1974),又名郭风琴,高邑县花园村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 1919—1931年间,郭乃岑在北京香山慈幼院中学任教,后到吉林毓文中学任教。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郭乃岑作《志之集》、《铁蹄下的生活》十多种抗日宣传品,带领学生宣传抗日和 日货活动。 ...[详细]

郭企之 [公元1915年-1939年]

  • 郭企之 (1915-1939) 郭企之,原名郭福记,1915年生,南宫县(今南宫市)安宋庄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受冀南行署派遣,到曲周县组织抗日武装,并领导“减租减息”运动,深受群众爱戴,被曲周县各界代表选为县长,成为冀南区第一个民选抗日县长。1939年被汉奸发现,突围时...[详细]

韩代望

  • 韩代望(1913一1972),原名韩振庭,高邑县东林村人,少年时期在本村念小学。1928年,考入赵县中学。1931年,考入北平第一中学高中部。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教员,政教科副科长、华北野战军战犯管理所副所长、重工业部人事室副主任,北京...[详细]

韩当 [三国][公元156年-223年,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 韩当(?—226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参加过多次重要战役,屡建战功,熟悉水战,勇猛过人,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也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劳。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详细]

韩复榘 [公元1891年-1938年,民国十大军阀]

  • 韩复榘(1891年1月25日-1938年1月24日)。(榘,音与义同矩。)字向方,直隶省顺天府霸州胜芳镇(今河北省霸州市)人,中华民-事将领,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19岁离家闯关东自谋生路,后投效兵营。以擅长作战并兼通文墨而发迹,在北伐战争中一路猛打猛冲过关斩将,是...[详细]

韩慧芳 [公元1917年-1993年]

  • 韩慧芳同志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河北省高邑县城内一个小商人家庭。父母早逝,生活道路曲折,青年时代追求进步,在河北正定师范求学期间,参与发起组织“朝华社”、“黎明读书会”,出版《朝华》、《晨曦》等新思潮刊物。一九三六年十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即投身革命,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五省自治和国民...[详细]

韩慧英

  • 韩慧英,女,原名韩慧芝,化名王英,河北省高邑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九月生。6岁时,生母去世。1919年入保定第二女师附小读书,毕业后,考入二女师。因对现实不满,遭到校方开除,进步师生为此发动 ,迫使校方收回成命。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从二女师毕业后,受中共北方区委...[详细]

韩林儿 [明][?-1366年,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

  • 韩林儿是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父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韩山童牺牲后,韩林儿随母逃往武安。至正十五年春,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以亳州为都城。二十六年,被朱元璋遣沉入江中。 韩林儿(?~1366),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祖辈因从事白莲...[详细]

韩振纪 [公元1905年-197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韩振纪(1905—1975),高邑县东林村人。1924年入保定讲武堂学习,曾任国民党第二军见习参谋。西北军总司令部科员,第二十六军总指挥部上尉参谋。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四军侦察科科长,红十三军参谋处处长,瑞金红军学校教员、副营长...[详细]

何澄 [元][公元1217年-1309年]

  • 何澄:(1217—约1309),金末元初画家。曾为昭文馆大学士,领图画总管。工画人物故实,亦善山水。曾画《陶母剪发图》,颇有影响。传世作品有《归庄图》卷,款“太中大夫何秘监笔”。卷后有至大二年(一三○九)姚燧、张仲寿等题跋。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雪景山水何澄(1217—约1309),燕(今河北省)...[详细]

荀慧生 [公元1900年-1968年,京剧“四大名旦”]

  • 荀慧生(1900年1月5日一1968年12月26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伟大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演员,荀派艺术的创始人。男,祖籍河北东光,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1925年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名为荀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是四大名旦之一。 ...[详细]

霍维华 [明][?-1636年]

  •  霍维华(?—1636)东光人,进士,曾任金坛、吴江县令。官至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霍任吴江县令时,发觉县内徭役有轻有重,苦乐不均,便率人对各乡里逐一清查地亩,编造各类图册,防止隐瞒或遗漏徭役,并除掉酷吏,减轻赋税。天启初年(1621)霍维华以其内弟太监陆荩臣之引荐与大宦官魏忠贤友好,遂...[详细]

霍彦威 [五代十国][?-928年]

  •  霍彦威(?-928),字子重,河北洺州曲周县人。五代时后梁名将霍存养子,归附后唐历任要职。 -生平 少年时因兵乱,被后梁大将霍存所得,霍存因其俊爽,养以为子。跟随霍存作战,曾中矢,瞎了一只眼,后因有勇力得到后梁太祖朱全忠的赏识,任为左龙骧军使、右监门卫上将军。后梁末帝时,转任洺州刺史、...[详细]

贾耽 [唐][公元730年-805年,唐朝宰相]

  • 贾耽(730年—805年),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唐代著名地理学家、宰相,历仕玄、肃、代、德、顺、宪六朝。 天宝十载(751年),贾耽登明经第。乾元元年(758年),任临清尉,累擢汾州刺史,任内有异绩,后迁河东节度副使。大历十四年(779年),征拜鸿胪卿,旋即迁山南西道节度使。建...[详细]

贾岛 [唐][公元779年-843年,唐朝诗人]

  •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详细]

简雍 [三国][东汉末年刘备帐下幕僚]

  • 简雍(生卒年不详),字宪和。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本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便改为姓简。汉末三国时刘备帐下谋士。他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后跟随刘备奔走。常作为谈客,往来使命,刘备围成都时,简雍劝说刘璋投降。不久,官拜昭德将军,地位次于麋竺。 简雍擅于辩论、议事。性情简单直接、不拘小节。与...[详细]

贾庭瑞 [元][邢台柏乡三杰]

  • 贾庭瑞(元):柏乡驻驾铺人。父亲贾谅,曾以授儒学为业,教书乡里,英年早卒。母亲滑氏守节不嫁,把贾谅的遗著教授庭瑞,庭瑞长大后为丞相顺德王答剌罕做事,人都事。后迁入吏部做官,再入同佥徽院及尚书省,因庭瑞抵触朝廷近侍而弃官,回到家乡尽孝养母,母死守孝三年。后被朝廷重新起用,官拜扬州路总管,三品衔。...[详细]

解学海 [公元1902年-1927年]

  • 解学海(1901-1928),革命烈士,无极县南朱村人。其父是私塾先生,学海五六岁开始跟父亲读书。1922年秋,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学习成绩优秀。 1924年春,在中共保定市委领导的-中,解学海结识了不少共产党员。"五卅"惨案爆发,解学海带头冲破学校的阴挠,串连同学参加保定市的反帝运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