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圣光献皇后曹氏(1016年—1079年11月16日),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太师曹玘的女儿,民间神话传说“八仙过海”中八仙之一曹国舅的姐姐。明道二年(1033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1034年),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详细]
崔兰仙(1915—1942女)冀鲁边区妇女救国总会主任 1915年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1929年考入泊镇九师。九一八事变后,她登台讲演,宣传抗日,开始投入到革命洪流之中。1935年,崔兰仙从泊镇九师毕业,在旧县北街创办了第一所贫民小学。全民抗战爆发后,她积极筹建“津南妇女抗日救国总会”,并担...[详细]
崔彦进(922年—988年),大名(今河北魏县)人,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将领。崔彦进有胆略,擅骑射。初仕后周,补任卫士。后任控鹤指挥使,随军攻打南唐,平定瓦桥关,历任散员都虞候、东西班指挥使、昭州刺史。 初仕后周 崔彦进为人纯朴有胆略,擅长骑射。后汉乾祐年间(948年―950年),隶属于后...[详细]
邓毓怡(1880-1929),字和甫,一字任斋,别号拙园,大城县白洋桥人。14岁丧父,乡里无为师者,便师于古人。17岁,县名儒刘钟英举他共纂县志。翌年书成,即去保定莲池书院,受教于吴汝纶。他与老师在北京创办华北译书局,传播革命文章。清宣统元年东渡日本留学,攻读法律。回国后,认为振兴教育是救国的根...[详细]
邓哲熙(1894-1981),字仲芝,大城县西白洋人。1918年任冯玉祥部少尉书记官。1921年,冯玉祥任陕西督军,邓哲熙为督军署军法科长,深得冯器重。其后一直伴随冯玉祥,长期担任西北军总军法处处长职务。1927年6月任河南省高等法院院长。同年冬,改任河南省民政厅厅长,代理河南省政府主席。 ...[详细]
丁万有(1913~1938﹒10),字海峰,河北昌黎人。 1938年夏末,丁万有等“草莽英雄”受冀东抗日大暴-动的影响举起了义旗。后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了张其羽领导的抗日大暴-动队伍,组建了华北抗日联军昌黎支队,丁万有任司令,成为滦河东部一支最大的暴-动队伍。8月中旬,他带队攻打警务第四分...[详细]
董尔丹(1959.3-),男,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家,医学科技管理专家,河北唐山人。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获心血管内科学博士学位,1995年到1999年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后研修。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博雅讲习教授,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分子心...[详细]
董清晨(1916.12~1967.7)长泰县第一任县工委书记。出生于河北省临城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本村抗日救国委员会书记,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本村党支部书记。1939年2月参加山西襄恒市十八集团军保卫部受训,任组长,1939年7月任太行区党委保卫科科员,1940年任陕西三专署公安处...[详细]
董仁,1922年出生,河北省深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抗日战争时期,董仁历任八路军冀中军区连指导员、南进支队营教导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营教导员。 (二) 解放战争时期,董仁历任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纵队第2支队3团团长、辽宁军区19团团长、东北野战...[详细]
董升堂(1893-1963),字希仲。直隶(今河北)新河县人,红军将领董振堂的大哥,先投孙岳,后投冯玉祥。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时为团长,1935年初任第29军38师114旅旅长,因董振堂的关系,表现的比较右倾。1944年任第59军180师师长,老河口战役以避战被撤职,1946年任整编第40师1...[详细]
杜仙洲先生1915年生于河北迁安,194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自此开始筚路蓝缕的中国古代建筑保护与研究事业,先后任华北建设总署都市局营造科技士、北平市工务局文物整理工程处技士、行政院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技士。1949年始,又历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文献组编审员、工程师,文化部古代建筑修...[详细]
房依山同志生平(1923-2008) 济南军区原内长山要塞区副参谋长房依山同志(副军职待遇),因病抢救无效,于2008年3月22日10时40分在济南逝世,享年85岁。 房依山同志,曾用名房益三。1923年12月15日生于河北省定兴县房家村,汉族。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详细]
范树民(1919—1938),河北省馆陶县南彦寺(今寿山寺)村人。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之次子。 1936年,在山东聊城省立第二中学读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投身抗日。 1938年春,为扩大抗日武装,选拔一批以聊城二中学生为骨干组成的青年抗日挺进大队,被推选为大队长。 ...[详细]
冯东生同志生平(1921-2005)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国共产党天津市顾问委员会常委、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冯东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月16日凌晨5时16分逝世,享年84岁。遵照生前遗嘱和家属要求,丧事从简。遗体已于昨日火化。 冯东生同志,曾用名冯东,...[详细]
潘美之女,封冯翊郡夫人,嫁曹彬子曹玮。 《宋会要辑稿·仪制》记载:“景祜二年(1035)二月故彰武军节度使赠侍中曹玮妻潘氏,追封冯翊郡夫人,从玮妻沈氏之请也。玮先娶潘美女,而沈氏将议卜葬,以为言,故有是命。” ...[详细]
冯克,原名冯佩章,191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出生于博野县小庄头村。冯家世代耕读传家,重视读书,家教严格。冯克幼年即进入他的四伯父开办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1岁时考入博野高小。1927年,年仅13岁的冯克进入北杨村四存中学学习。四存中学是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出资、四存学会筹建的一所既重视传统、又侧重实践...[详细]
傅国光(1916年3月——1943年秋)河北省盐山县百尺杆村人。在北平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求学期间,参加了“一二·九”-,被开除学籍。1936年8月,以同等学历考入西安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弃学回乡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盐山县抗日政府文教科长、冀鲁边总动委会宣传部长、文救总会出...[详细]
傅潜,冀州衡水人。年轻时事奉州将张廷翰。太宗在王府时,将其召到身边予以安置。太宗即位,傅潜隶属於殿前左班,三次升迁为东西班指挥使。出征太原时,一天之内,两次被流箭所中。又随从征讨范阳,先行到达涿州,与契丹交战,生擒其五百余人。第二天,皇帝路过此地,见到遍地都是堆积的尸体和遗弃的器仗,不禁为之赞叹...[详细]
高贯一同志生平(1923-2008)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天津警备区原副司令员、天津警备区第三干休所副军职离休干部高贯一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7月2日9时20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5岁。 高贯一同志,1923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阜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