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绮

  • 朱绮 (1947~) 笔名铁城、晓芙。女。北京人,祖籍江苏如皋。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后任4师34团政治处报道组长、宣传干事。1973年在黑龙江出版社文艺部任文学。后在北京市第二轻工业学校任教师、副校长。1988年至今在中央戏剧学...[详细]

朱丹西 [公元1913年-1978年]

  • 朱丹西 (1913~1978) 笔名朱丹。北京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1938年任延安抗大二分校文工团团员、一大队宣传干事,120师战斗剧社社长,晋绥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西北军大艺术学院主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院长,西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兼文工团团长,军委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工团...[详细]

祝大彤

  • 祝大彤 (1932~) 原名祝金祥。北京人。大专学历。1951年参加海军,1956年转业在北京国营工厂厂报《日日新》当业余、记者。1978年任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影评组副组长。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作品集《太极解秘十三篇》、《增补太极内功解秘》、《十三篇·修...[详细]

朱葆光 [公元1910年-1979年]

  • 朱葆光 (1910~1979) 笔名朱子平、朱评。北京人。1930年肄业于青岛大学外语系。1927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干事。曾参加工人运动、农-动、革命互济会、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后历任沈阳中学教员,药棉纱厂秘书,《临河日报》主编,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北平分会理事,中外出版...[详细]

朱奎

  • 朱奎 (1953~) 北京人。曾在黑龙江建设兵团任农工,1976年后历任《北方文学》,河北少儿社室主任,《儿童大世界》、《大童话家》杂志主编,花山文艺出版社。现旅居国外。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童话集《小蜡船勇敢号》、《懒懒的童话》、《吹吹历险记》等。同名...[详细]

朱永仁

  • 朱永仁 (1936~) 笔名朱竹。满族。北京人。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先中学,后大学。教授。1981年开始发表诗歌。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太阳风》、《太阳河》、《太阳雨》、《太阳鸟》四部诗集。另有评论集一部。在全国诗歌大奖赛中,曾获一等奖一次,二...[详细]

宗介华

  • 宗介华 (1942~) 北京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附中,主修理论作曲。历任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小学音乐教师、少先队总辅导员、学校副校长,1978年调丰台区文化局,1981年调国家文化部少儿司创作研究室,任文艺处副处长、少儿处处长,副司级巡视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1978...[详细]

赵振铎 [公元1936年-1996年,著名相声演员]

  • 赵振铎(1936年7月13日-1996年)出生于北京,是著名相声演员,1946年拜王长友为师。拜师后即随师父先后到天津、济南、张家口等地献艺。1996年逝世,享年60岁。 拜师后即随老师先后到天津、济南、张家口等地献艺。他边学边演,由于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所以在短短的五年多时间内,就学会了...[详细]

赵霭如 [公元1899年-1948年,著名的相声艺人、双簧艺人]

  • 赵霭如(1899——1948 ):男,又名赵吉瑞,满族,北京人。是著名的相声艺人、双簧艺人。师承相声老前辈卢德俊先生。赵霭如从艺之初,他在北京东安市场拜卢德俊为师,学说相声。卢德俊改说评书后,把他在东安市场的相声场子交给赵霭如掌管,赵霭如与冯乐福便在这里合作演出对口相声。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七年(...[详细]

沈竹善 [相声第二代艺人]

  • 相声艺人,师承朱绍文,相声第二代艺人。徒弟冯振声、孙伯珍、卢德俊、张星武、范瑞亭。 ...[详细]

卢德俊 [清][相声、评书艺人]

  • 卢德俊:相声、评书艺人。相声师承沈竹善。曾在东安市场说相声,卢德俊改说评书后,把他在东安市场的相声场子交给徒弟赵霭如掌管,赵霭如与冯乐福便在这里合作演出对口相声。 徒弟:赵霭如、陈雨亭、赵寿舫、何寿亭、崇寿峰、冯乐福、金钰堂、何玉清、庞子泉、李得子。...[详细]

郭启儒 [公元1900年-1969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 郭启儒(1900年-1969年),出生于北京,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他的表演捧逗俱佳,台风潇洒,沉着稳健,趣味文雅。代表节目有《熬柿子》(单口)、《关公战秦琼》、《夜行记》、《戏剧与方言》、《改行》、《打电话》等。郭启儒出身贫苦,幼时读过六年私塾,酷爱相声,二十三岁曾在北京鸿奎社学演文明戏,二十五...[详细]

阿尔

  • 阿尔  (1955.10—)原名蒋飞虹,蒙古族, 北京人。 擅长漫画。19 41年在敌后参加八路军,在解放军部队文工团及部队宣传部门从事美术工作,曾任美术组长 、队长、文化干事、文化科长。1958年后任北京市美术公司第一副经理、顾问。   作品有 《 者0》、《收复区应时人种画像》、木刻《宣武门...[详细]

爱新觉罗·胤禔 [清][公元1672年-1735年,康熙帝长子]

  • 爱新觉罗·胤禔,1672年-1735年,康熙帝长子,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详细]

爱新觉罗·弘暾 [清][公元1711年-17年]

  • 爱新觉罗·弘暾(1711.1.29—1728.8.25),爱新觉罗·胤祥第三子,嫡长子;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二月十一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雍正元年初封世子,雍正六年戊申七月二十日辰时卒,年十九岁。因弘暾未满双十而早亡,又因生前未正式册封世子爵位,故追封多罗贝勒;弘暾未与富察氏完...[详细]

爱新觉罗·弘晈 [清][公元1713年-1764年]

  • 爱新觉罗·弘晈(1713.6.17~1764.9.9)康熙皇帝孙,怡贤亲王爱新觉罗·胤祥第四子,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癸巳五月二十五日辰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封为宁郡王,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甲申八月十四日丑时薨,年五十二岁,谥多罗宁良郡...[详细]

爱新觉罗·弘晳 [清][公元1694年-1742年]

  • 爱新觉罗·弘晳(1694—174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之孙,理密亲王爱新觉罗·胤礽长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之侄,子凭父贵,弘晳自幼深受祖父喜爱,养育宫中。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七月初五日辰时生,母为侧福晋李佳氏,轻车都尉舒尔德库之女。 雍正元年,封多罗理郡王。 雍正帝继位后在对其...[详细]

爱新觉罗·弘昌 [清][公元1706年-1771年]

  • 怡亲王允祥第一子,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十一月十六日子时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封为贝子。乾隆帝称弘昌“秉性愚蠢,向来不知率教,伊父怡亲王奏请圈禁在家”,允祥死后才被雍正帝释放,乾隆帝继位后晋封贝勒。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被革去贝勒,乾隆三十...[详细]

爱新觉罗·弘普 [清][公元1713年-1743年]

  • 爱新觉罗·弘普(1713年—1743年),康熙皇帝孙,庄恪亲王爱新觉罗·允禄第二子。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六月十九日申时生,母是侧福晋李氏,杨达 女。因其长兄出生之日即夭折,弘普实际上是允禄的长子。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封贝子,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掌管銮仪卫事,乾隆三年(...[详细]

爱新觉罗·弘升 [清][公元1696年-1754年]

  • 爱新觉罗·弘升(1696年—1754年),是恒亲王允祺第一个儿子,生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四月,生母为侧福晋刘佳氏。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十二月封为世子,照贝子品级。雍正年间曾管理上驷院、镶白旗事务,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因办理旗务时“并不实力效力”,被革去世子,交付其父允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