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字号不详。生年延熙七年(公元244年),卒年炎兴元年(公元263年),诸葛亮之孙。 诸葛尚博览兵书,多习武艺,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锋抗拒魏国大将邓艾,与其父诸葛瞻同战死于绵竹,时年十九岁。个人资料生卒 246 — 263(18岁) 终属 蜀 家族资料父亲 ...[详细]
朱贡錝(1457--1536)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四世孙,肃康王朱禄埤庶长子。成化五年【1469】前后,受封汾州郡王。十五年【1479】父康王薨,以郡王管理府事,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始袭封肃王。嘉靖十五年【1536】薨。谥号恭王。在位五十年,享年八十岁。为历代肃王之最。六子长子朱真淤,...[详细]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桐城县人。父亲朱子香,是乡村私塾先生,颇有学识。朱光潜少年在父亲的督促下读私塾,15 岁上高小,半年后升入桐城中学。在桐中他弃时文而从古文,受国文教师潘季野熏陶而对中国旧诗产生浓厚兴趣。中学毕业后,入免费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入学后一年又考取北洋政府教...[详细]
朱观喜 (1891~1980),平山镇百丘田村人。1923年春组建百丘田村农民会并任会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平山区农会会长,惠阳县第届农民协会委员会长,广东省第一、二届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东江革命委员会委员等职;1927年至1928年先后率领农军参加平山三次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详细]
朱洪文 1923年1月18日生,男,周庄镇人。生物学教授。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生物系。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校生物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职,并兼任南京大学生物系动物学教研室主任、南京大学民盟支部主任委员、教育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细胞生物学”编审小组副组长、江苏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和...[详细]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汉族,明仁宗朱高炽长子,仁宗病故后继位,明朝第五代皇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三日生于燕王府。永乐九年(1411)十一月十日立为皇太孙;二十二年(1424)仁宗即位,十月十一日,立为皇太子。 洪熙元年(1425)六月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详细]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汉族,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后世称为正德帝或明武宗。 明武宗朱厚照是位顽童皇帝。他只活了31年,但给历史却留下了三大疑团:一是他的身世之谜,二是他只想做大将军而不愿做皇帝,三是纵情...[详细]
朱华奎(1568——1643)。安徽凤阳人。明太祖八世孙,末代楚王。恭王英【火立】子。隆庆五年【1571】,恭王薨,华奎幼,至万历六年【1578】,始封世子。八年得嗣楚王。三十一年,楚宗室华趆诘华奎与弟华壁皆非恭王子,诏命有司调查,华奎联络内阁首辅沈一贯等,为己申辩。此事最终不了了之。而华奎与华...[详细]
朱季堄(?——1443)。明太祖曾孙,楚庄王孟烷子。初封武陵郡王。正统四年【1439】袭封楚王。事母邓妃至孝。英宗赐书奖谕。著《东平河间图赞》,为士林所诵。八年【1443】薨。谥号宪王。 同年(公元1443年)去世的名人: 钟复 (1399~1443)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 朱...[详细]
唐敬王朱宇温庶二子,第七任唐王,母次妃丁氏。嘉靖十七年九月十五日生,二十七年二月初九日册封为世子,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正月初八日袭封,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十二月十九日薨,年二十七。谥唐顺王。1645年,他的曾孙朱聿键称帝后,追尊他为顺皇帝。 御制唐顺王圹志 王讳宙栐,太祖...[详细]
朱见潾(1448——1517)安徽凤阳人。明英宗朱祁镇第二子,第一代德王。天顺元年【1457】受封德王。初建藩德州,以德州地方贫瘠,改济南。建王府于济南城内。成化二年【1466】就藩济南府。在藩五十二年,在王位六十一年。正德十二年【1517】薨。年七十。谥号庄王。葬于济南长清境内。 ...[详细]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初名朱见濬,汉族。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1464至1487年在位。 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濬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景泰...[详细]
[五代]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工画人物故实及屋木,有禹治水、神仙传、胡笳十八拍、凤楼十八怨、烟波渔父等图传于世。《图画见闻志》、《图绘宝鉴》 朱简章:工画人物、屋木,有《禹治水》、《神仙传》、《胡笳十八拍》、《凤楼十八怨》、《烟波渔父》等图传于世。朱简章[五代]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工画人...[详细]
明神宗万历皇帝名朱翊钧,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八月十七日生。明穆宗隆庆皇帝第三子,母贵妃李氏原为裕邸宫女。因前二世子夭折,隆庆二年(1568年),朱翊钧被册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即皇帝位,改元万历。 万历初年,得内阁首辅张居正的鼎力辅佐。张居正一方面指导万历帝读书,为...[详细]
朱俊(?—195年),字公伟,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末期名将。曾任刺史、谏议大夫等职。与皇甫嵩镇压黄巾军时任右中郎将,后封为西乡侯。 朱俊少孤,其母亲曾以贩缯为业,朱俊因孝养母亲而远近闻名,得任县门下书佐,为人好义轻财,乡里都敬重他。时同郡人周规被公府征召作官,临行时,借郡库钱百万...[详细]
朱凯 元代戏曲作家。字士凯。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曾任江浙行省掾史,较长时间在杭州生活。自幼孑立不俗,与人寡合,后与钟嗣成相友善,曾为钟所作《录鬼簿》写序。序中盛赞该书文以纪传,曲以吊古,使往者复生,来者力学。他又与另一戏曲作家王晔交往,合作散曲《双渐小卿问答》,是元代散曲中独特的形式,人多称赏...[详细]
朱克敬(1792—1887)名亦轩,字香苏,晚年号螟庵、餐霞翁,兰州人,为朱克敏之弟。早岁贫寒,流寓云贵,后至湖南,捐为龙山县典史。关心民间疾苦,常至田间地头,体察民情。 客居长沙时,曾受巡抚刘昆延聘,参纂《湖南省通志》,继修 《龙山县志略》。晚年行医,忧心国事,议论时政,被人...[详细]
朱克敏(1792——1873)字时轩,兰州人,系清道光八年(1828)优贡生。曾从军至酒泉,不久归里,被聘为蓝田玉山书院、靖远乌兰书院山长。咸丰年间,任大通县训导。 “性通脱,口不谈人短,亦不论时政得失。生平研经好学,致力于《毛诗》尤勤,喜咏吟,善书画”。其书法飘逸洒脱,各体俱臻...[详细]
朱雷章(1905—1995),生于二十世纪初的朱雷章是昆山锦溪镇人。朱氏家族是锦溪镇的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历代人才辈出。其父朱文焯清末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期间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了辛亥革命。之后长期在法院任庭长、检察官等职,并在大专学校教授法学,是我国现代法学界的前辈。 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