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榑 [明][公元1394年-1428年]

  • 朱榑(1394——1428)。明太祖第七子,洪武三年【1370】受封齐王。十五年【1382】就藩青州府。建文元年【1399】召至南京,废为庶人。永乐元年【1403】复封。四年【1406】夺爵,安置庐州。宣德三年【1428】暴卒。子孙俱为庶人,移南京。 ...[详细]

朱宸濠 [明][公元1479年-1521年]

  • 朱宸濠(1479——1521)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初,封上高王,弘治十二年【1499】,袭封宁王。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借口武宗荒淫无道,集兵号十万造反,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四十三天之后,朱宸濠大败,与诸子、兄弟一起为王守仁所俘,押送北京,废为庶人,伏...[详细]

朱□ [清]

  • 朱□ 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字素臣,号笙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与另一传奇作家朱佐朝(良卿)齐名,时称二朱;一说他们为兄弟。据《曲海总目提要》,传奇《四奇观》就是二朱等人合撰的。朱□曾协助著名传奇戏曲作家李玉编纂《北词广正谱》,可见他与李玉同时,曾活跃于清初曲坛。他们的作品着意反映社...[详细]

朱晞

  • 朱晞, 别名朱家可,号半堂。1964年2月出生于出生在娄东古城太仓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迷恋上了琴、棋、书、画,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琴师――― 不惑之年的朱晞,从小受传统文化熏陶,喜爱琴棋书画,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理学士。先后师承翁瘦苍、吴景略、龚一等琴家学习古琴艺术;师承...[详细]

[夏朝帝王]

  • 杼,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杼,又名季杼。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详。少康子。少康病死后继位。在位17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杼精明干练,曾协助父亲少康攻灭寒氏势力,中兴夏朝。在位期间,他发明用兽...[详细]

朱昂 [明]

  • 朱昂 字廷举。明无为州人。21岁由地方官推举,供职铨部,未到任,就读国子监。正德(1506~1521)年间,任应天府管马通判,升工部都水司郎中,督造运艘;又管江南粮储,尽革弊端,官福建右参政。曾代理臬司,3日出狱200余人,时人称之判处公允。做官30年,廉洁闻于世。60岁以疾辞官。寿85岁。 ...[详细]

庄昶 [明][公元1436年-1489年]

  • 明代四谏士之一庄昶 庄昶(1436-1489),字孔阳,号木斋,浦镇东门人。明翰林四谏主要人物。因遭廷杖谪落,后卜居定山二十年,世称定山先生。 庄昶“自幼豪迈不群,嗜古博学”,正统十四年进入县学为生员。景泰七年乡试中举。成化二年,赴京会试,并参加殿试,中进士及第,举翰林院检讨。 明宪...[详细]

庄静皇贵妃 [清]

  • 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主事庆海女,道光十七年二月二十七生,比咸丰帝小六岁,比慈禧太后小两岁,与慈安同岁。咸丰元年选秀女时url]慈禧url]同时被选中,二年五月初九,她俩同时由家中被送入圆明园,同日被封为丽贵人,慈禧太后被封为兰贵人。四年十二月二十四,丽贵人被封为丽嫔,比慈禧太后封嫔晚十个月;五...[详细]

庄龙甲 [公元1903年-1928年]

  • 庄龙甲(1903.11~1928.10.12) 字鳞森。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9岁入本村私塾读书。13岁靠亲友资助考入潍县二十里堡车站毓华高等小学,是学校学生会负责人之一。“五四”运动爆发后,带领同学们参加- 和 日货的活动。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恳求家里典卖了三亩地作为学费,于1921年秋...[详细]

庄士敦 [公元1874年-1938年]

  • 庄士敦(1874--1938),溥仪的英文教师,英国苏格兰人,号志道。英国牛津大学文学硕士,专攻东方古典文学和历史。曾任香港总督府私人秘书。1919年溥仪14岁时,由李鸿章之子李经迈推荐,经徐世昌总统代向英国使馆交涉,正式被清室聘为溥仪的师傅,入宫前是山东威海卫殖民地行政长官。他无微不至地关心溥...[详细]

楚康王熊招 [春秋战国][?-前545年,楚国国君]

  • 楚康王(?―公元前545年),芈姓,熊氏,名招,楚庄王之孙,楚共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559年―公元前545年在位。 即位五年,担心“国人谓不谷主社稷而不出师,死不从礼”,出兵伐郑。 楚共王三十一年(鲁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年)秋天,楚共王去世 ,熊招继位,是为楚康王。 ...[详细]

庄子 [春秋战国][公元前369年-前289年,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经》,他本人也被封为南华真人,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详细]

颛顼 [上古]

  • 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带),实居穷桑,七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十岁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都于帝丘(今濮阳县西南)。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死后葬于动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今内黄县三杨庄西)。 ...[详细]

专诸 [春秋战国][?-前515年,战国四游侠]

  • 专诸,生卒:(?-前515),亦称:鱄设诸,籍贯:春秋时吴国堂邑(今江苏-县),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 于鱼腹之中进献,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详细]

朱豹 [公元1892年-1928年]

  • 朱豹(1892—1928年),紫金县苏区乡永坑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2月,他加入坪塘乡农会,后组织2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任队长。1926年,他率部先后参战20余次,打击土顽势力,使减租减息运动胜利开展。1927年,他率队参加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 ,同年加入中国0。192...[详细]

朱标 [明][公元1355年-1392年]

  • 明兴宗即朱标(1355年——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明惠宗朱允炆之父。元至正十五年(1355)生于太平陈迪家。朱元璋称吴王时,立朱标为王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他天性仁慈,对兄...[详细]

朱常洵 [明][公元1586年-1641年]

  • 朱常洵(1586年—1641年),明神宗朱诩钧第三子。万历四十二年(1615年)被封为福王,藩地在洛阳。他在洛阳期间,穷奢极欲,为非作歹,后被李自成起义军擒杀。 朱常洵是明神宗与郑贵妃所生之子。由于神宗宠爱郑贵妃,所以对朱常洵倍加喜爱,虽封为福王,但长期不就藩,一直在京城居住。后在大臣们的劝...[详细]

朱常润 [明][公元1595年-1646年,明神宗朱翊钧第六子]

  • 朱常润(1595--1646)安徽凤阳人。明神宗朱翊钧第六子。生母李贵妃,与桂王朱常瀛同母。万历二十九年【1601】十一月受封惠王。在京师居数十年,直至天启七年【1627】八月,崇祯帝即位后,才就藩到荆州府。在荆州十年,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张献忠在湖广四处征战,威震一时,湖广的明朝藩王或被杀,或...[详细]

朱诚泳 [明][公元1458年-1498年]

  • 朱诚泳(1458——1498)。秦惠王公锡子。初封镇安郡王。成化二十三年【1487】袭封秦王。性孝友恭谨,晋铭冠服以自警。秦川多赐地,军民佃以为业,供租税,岁歉辄蠲之。长安有鲁斋书院,久废,故址半为民居,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旁建小学,择军校子弟秀慧者,延儒生教之,亲临课试。王府护卫得入学,自...[详细]

朱椿 [明][公元1372年-1423年]

  • 朱椿(1372—1423),明太祖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1378】受封蜀王。十八年【1385】,命驻凤阳。二十三年【1390】,就籓成都。椿性孝友慈祥,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太祖尝呼为“蜀秀才”。在凤阳时,辟西堂,请李叔荆、苏伯衡商榷文史。既至蜀,聘方孝孺为世子傅,表其居曰“正学”,以风蜀人。诣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