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出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据干宝《搜神记》记载)。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为元年。在位时,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详细]
清末时人。字仲三,晚年自号鸿雪老人。咸丰九年(1859)生于城内南门里街。幼家贫,常忍饥去塾读书。本名冠英,考秀才时主考召见说:“你这一寸帽子可以摘掉”。乃改今名。以岁贡生授武进(今属江苏)知县,历任常州府五品执事、定武军坐查等职。热心教育,公余设帐授徒。1915年周元英五十六岁诞辰时,学生们...[详细]
周玉清,1946年农历6月24日生,隆回县南岳庙乡人。1968年9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1971年9月加入中国0,先后任邵阳地委宣传部副科长、地委秘书长、0邵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1990年11月被选调到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工作,先后任群团组负责人、副组长、组长、调研室副主任。1998年至今先后...[详细]
【周玉山】 (1859-1937),字德基。濉溪县临涣周圩孜人。 家室殷富,幼读诗书。1903年捐候补道台,曾做过安徽省盱眙县令。1905年用3万银元从袁大化手中买下烈山煤矿矿产权,改烈山煤矿公司为普利煤矿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氏经营烈山煤矿期间,先后集资10余万银元,开大井7...[详细]
周昭王中国周朝-王。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昭王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详细]
周柱臣 (1885—1970),学名鼎立,曾用名肇溪,字柱丞,息县城关人。 1893年,周入私塾读书,1904年入县立高等学堂,1908年入师范传习所,加入同盟会。1909年,开办织染实业公司、协益永文具商店和阅览室,掩护反清革命战士。民国0成立后,周任息县公款局局长。1913年,孙中山发动...[详细]
周子干字元干,号慎斋,明代仙源人(今仙源镇)。生于正德年间(1506—1521),享年79岁。 子干学医,善于吸取各家之长,加以融会贯通,善于灵活运用,逐步创立一套自己的学说见解,辩上论治,并应用于实践之中。后世有“自明以来,江南言医者,类宗周慎斋”之说。 子干将毕生的治疗经验,心得...[详细]
周紫芝(1082—1155),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人。南宋诗词大家。史料记载,周紫芝“少家贫并日而炊,嗜学益苦。”建炎(1127-1130)初,他贡于京师,应诏进言以勇于听断、去奸邪、用贤人为当今要务。绍兴十二年(1142)中进士,廷试第三。绍兴十五年(1145)以迪功郎掌礼、兵两部架阁;十...[详细]
一 周作民,1884年2月12日出生在山阳(今淮安市楚州区)。幼时进本地“谈氏东文学馆”学习,1906年 秋赴广东,入广东公学,当年考取公费赴日本京都第三高等学校留学,后因广东官费停发,两年半后肄业 回国。1908年秋在南京法政学堂任日文翻译,同时自修财政经济。辛亥革命后,任南京 ...[详细]
朱耷(1626-1705),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姓朱名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他从小聪慧异常。又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并能悬腕写米体小楷,并进官学为诸生。 ...[详细]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州里少年皆附之。梁鄱阳王萧范为合州刺史,闻其名,引置左右。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会土人胡通聚众寇抄,范命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仍随范世子嗣率众入援,...[详细]
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江西婺源人,生于福建尤溪。父朱松于宋宣和五年(1123年)任尤溪县尉,任满寄居于该县水南郑安道馆舍。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朱熹自幼聪敏好学,7岁,随父母迁居建州(今福建建瓯)。14岁时,遵照其父临终嘱咐,投奔崇安县友人胡宪、刘...[详细]
朱弁(1085~1144) 南宋文学家。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建炎二年(1128)自愿使金,以诸生补修武郎,藉右武大夫、吉州团练使擢任通问副使,随王伦赴金,被拘不屈,留16年,至绍兴十三年(1143)方南归。其侄孙朱熹写有《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朱文公文集》卷九十八),《宋...[详细]
三国时吴将领。建安末,与谢旌率水陆三千,破蜀将詹晏、陈凤。刘备领兵攻孙权,他与陆议等屯巫、秭归,为蜀将所破。黄武元年(222),陆逊破刘备于猇亭,他追踪蜀军,屯驻南山。 历史传记 吴将。建安二十四年,陆逊遣将军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绝险要,即破晏等,...[详细]
朱桢(1364——1424)。明太祖第六子。始生时,平武昌报适至,太祖喜曰:“子长,以楚封之。”洪武三年【1370】受封楚王。十四年【1381】就籓武昌。尝录《御注洪范》及《大宝箴》置座右。十八年【1385】四月,铜鼓、思州诸蛮族叛乱,帝命桢与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帅师往讨。和等分屯诸洞,立栅...[详细]
朱翊镠(1568——1614)安徽凤阳人。明穆宗第四子,第一代潞王。生母孝定太后李氏,与万历帝同母。隆庆四年【1570】二岁时受封潞王。居京师二十年,朱翊镠受尽恩宠,万历帝曾赐其田地万顷。万历十七年【1589】二十二岁时就藩卫辉府。在藩二十六年,在王位三十五年。万历四十二年【1614】孝定太后崩...[详细]
朱楧(1376—1419)。明太祖第十四子,齿序第十三子,母妃邸氏。洪武九年(1376)九月二十七日生,洪武十一年(1378)正月初一日封汉王。 洪武二十四年(1391)四月十三日,太祖命偕卫、谷、庆、宁、岷五王练兵临清。明年改封肃王。 又明年,诏之国,以陕西各卫兵未集,命驻平凉(今甘肃...[详细]
朱樉[shǎng](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次子 ,明成祖朱棣同母兄,母孝慈高皇后马氏(马皇后) ,明代藩王。 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西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宗人令。洪武二十四年(13...[详细]
朱楩(楩 拼音:pián)(1379年4月9日—1450年5月10日),明太祖朱元璋庶十八子,齿序第十七子,母妃周氏,洪武十二年三月二十三日(1379年4月9日)生,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十三日被封为岷王,为了安抚当时刚刚征服的云南,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就藩于云南。 建文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