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为民,汉族,1954年11月生,平泉镇人,1972年毕业于平泉一中,同年12月入伍。1974年5月入党,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正军职,少将军衔,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先后有200余篇研究成果在《人民日报》、《国防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出版《军人心理训练》等1...[详细]
周文矩:五代南唐画家。江苏人。美风度。学丹青,颇具精思,昇元(937—942)中已在宫廷作画,有《南庄图》。曾任翰林待诏。擅长画人物,特别是画仕女,多以宫廷贵族生活为题材。画风纤细,多用曲折颤动的“战笔”表现衣纹。他也画佛像,尝于兜率宫内作《慈氏像》,将印度原本中的男像,画成“丰肌秀骨”、“明眸...[详细]
周文乐 周文乐(1923年-1985年),武强县周家窝村人。0党员。 周文乐15岁时因生活所迫辍学,到东北学做木工。民国36年(1947年)10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历任战士、给养员、连长等职,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1955年,部队安排其转业北京工作,但他为改变农村贫困...[详细]
伯邑考,生卒年不详,姬姓,名考,周文王姬昌嫡长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兄长,母太姒。 周文王十三岁,长子伯邑考出生。十五岁时,次子周武王出生。 一说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后,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为纣王驾车。纣王烹杀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后还是...[详细]
周文育(507—558),字景德,义兴阳羡人,居新安寿昌(今建德)。原姓项,名猛奴。南朝梁天监十八年(519),宜兴人周荟任寿昌浦口戍主,驻扎罗桐埠、梅坪一带,闻见猛奴力大勇猛,善游泳,能蹦高,收猛奴为义子,改姓周。周荟任期届满,带回建康,取名文育,并教文育读书和骑射。几年后,文育武艺精进,勇猛...[详细]
周文质,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移居杭州。“学问该博,资性工巧”、“明曲调,谐音律”(《录鬼簿》)。曾任小吏,与钟嗣成相交,中年病卒。作有杂剧四种,今仅《苏武还朝》残存两折。周文质(?-1334),元代文学家。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中年去世。善绘画,谐...[详细]
周扬俊 (?—?) 清江苏苏州人,字禹载。因屡试不第,遂学医。撰辑有《温热暑疫全书》、《伤寒论三注》,又补注元赵以德(良仁)《金匮玉函经》,成《金匮玉函经二注》,另注释葛可久《十药神书》等。...[详细]
周武王,中国周代第一代王。姬姓,名发,周文王次子。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殷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君。 周原为商朝地处西陲的一个小属国。文王周文王在位50年,实行许多正确的政策,国力逐渐强大,逝世时天下三分已得其二,为...[详细]
周孝王,名姬辟方,西周第八代国王,谥号周孝王。生卒年不详,共王弟,懿王叔。周懿王病死后夺位。在位10年,病死,葬处不明。周懿王病死,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太子懦弱无能,能干的姬辟方就乘机夺取了王位。姬辟方即位后,一心试图复举周朝。他先振兴军力,在汧水、渭水之间的草原上开辟了一个大牧场,用重金招...[详细]
周新邦,字景昌,康熙已未年间进士。父亲很早去世,侍奉母亲柏氏,孝名远扬。品行端正,不拉拢巴结官位显赫之人。任镇远县县令,劝农耕织,赋税很轻。修学校招学生,聘老师教给他们文化知识。县里积累的债务较多,以前的县令都互相推诿,一直没有解决。周新邦把情况向上级说明,债务得以全部免除。全县上下钦敬不已。镇...[详细]
安德成,籍贯不详民国27年11月7日,倭舰行经乌沙闸时,敌机轰炸甚密,官兵皆奔走避去,安独自一人坚持于阵地上持续发射火炮,命中敌舰数艘,英勇有功,在陆军第五十八师某战防炮班中士班长任内,获颁青天白日勋章。...[详细]
周兴嗣 [公元四六九年至五二一年]字思纂,陈郡项人,现河南省项城市。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普通二年。世居姑熟,博学善属文。武帝时,拜安成王国侍郎。帝每令兴嗣为文,如铜表铭、栅塘碣、檄魏文,次韵王义之书千字文。每奏,辄称善。官终给事中。兴嗣撰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百余卷,又作有文集十卷,(...[详细]
周新武 (1916—),原名周晓乐,又名周德成,息县城关人。 1929年,周在息县第一小学毕业后,考入河南省立第一中学(开封)。受国文教员潘田言、胡齐民 (皆为0党员)的教育,于1930年夏参加“革命互济会”、“反帝大同盟”。同年8月,在散发反帝反蒋传单时被捕入狱。1932年10月,保释...[详细]
周叙(1473~1557),字子厚,祖籍河南息县人。祖父明成化时任九溪卫指挥使,随定居在今临澧境内。叙从小读书识礼,能诗善文;身材高大,臂力过人,善于骑射。弘治二年(1489)年中举人;正德六年(1511)取进士,授大理寺右评事、右寺丞,执掌朝廷刑律,审判各种案件,并结合实践著有《钦恤录》。他...[详细]
周宣王,中国周朝第十一位王。在位时间(前827 -前781 )。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死后被追谥为世宗。厉王时国人-,大臣召穆公虎将太子静隐藏在自己家中,被国人包围 。 召公以己子代替太子 , 使太子得以脱身。共和十四年(前828) ,厉王死于流放地彘( 今山西霍县 ),大臣拥...[详细]
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沛县人,西汉时期的军事家、丞相。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 继承爵位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的儿子。汉文帝后二年,袭父爵为绛侯。 开始,周亚夫做河...[详细]
周燕,宇少卿,西汉汝南郡安城(今属平舆)人,是汝坟侯周仁之五世孙。汉宣帝时,燕任郡决曹掾。一次,汝南郡守正准备枉杀一囚徒,作为监斩官的周燕向太守直言劝谏。狡诈的太守置之不理。杀了囚犯,又罢了周燕的官职。当看到被囚的家人到处-,又都被太守抓去拷打,周燕再次向太守求情,说:“我甘愿把这些囚犯的冤屈...[详细]
原名周起应,湖南省益阳县人,1908年11月出生于益阳赫山区新市渡镇一个名门望族。2岁丧父,少时延师教读非常用功,思想活跃。10多岁时,砸碎周家神龛和菩萨,被族人视为不孝。启蒙老师认为“非池中物”,力荐他去县城一所教会学校读书。不久考入长沙湘雅中学,受到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影响。1926年考入上海民...[详细]
周夷王,名姬燮,生卒年不详。周懿王子,周孝王侄孙。孝王死后继位。在位30年,病死,葬处不明。姬燮,原为懿王太子,懿王死,就由他继位,但他懦弱无能,被懿王叔孝王夺取了王位。孝王病死,诸侯又依据父子子继的定例,扶立他为帝。姬燮对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诸侯礼拜的惯例,变为朝见时步下堂来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