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春,1926年3月7日出生,法库县柏家沟镇东二台子村人。0党员。少年时期在法库县城内初级小学、高级小学读书。高小毕业后考入法库国民高等学校读书。1944年12月于法库国高毕业。1945年1月,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冶金系读书。1946年至1948年,在长春大学工学院冶金系读书。1949...[详细]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作家。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协会主席,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赵树理在中...[详细]
赵泰来(1815-1854)清末新会天地会头领、江会红巾军军师。字梅皋,后改名嗣良。广东新会县滘头乡(今属江门市江海区)人。出身官宦之家,父曾任江西省知府。早年赴广州学海堂读书,中过举人。擅填词,弃仕途。回乡后,结识江湖义士,与江门范罗冈吕萃俊、潮连陈松年友善,结为金兰,并加人天地会,且被...[详细]
赵天向,字德与太平县仙源人。历任江西高安、安仁等县县丞。布政司经历、按察司司狱、南昌府经历。精医术。1880年,江西巡抚保送入京为西太后慈禧诊病拟方。先后于体元殿诊脉34次,于太极殿旁东配殿参与拟方55次。...[详细]
赵廷壁 赵廷壁,字谷伯,凤县平木人,清光绪年间拔贡,曾任富平县教谕,凤县凤翼书院山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贡生段凤仪在凤翼书院旧址,创办凤县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同盟会员刘乐天任教习,改革教育,设置新课程,他受聘继续任教,讲授新课。 赵廷壁学识...[详细]
赵维仁,字心泉,号继园,新城人,生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2年),优贡生,他学识渊博,尤长诗词。但他生不逢时,壮年遭地方变乱,落拓无成,后曾游学于秦、豫、京等地,晚年授灵台县教谕,著有《继园诗集》四卷。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读了赵继园先生的诗稿后,为诗集写了序言,认为他:“诗才横溢,独来独...[详细]
赵温其:唐代画家,生卒年月不详。公佑之子,绰有父风。成都寺观,多见其迹。 赵温其[唐]益州名画录作温奇。成都人。父公祜,以画称,温其幼而颖秀,家学益工。子德齐,亦以画世其家,时名不减父祖。大中初温其於大圣慈寺继父之从,画天王帝释。及大兴寺大殿文殊、普贤、天王、部众,笔法臻妙,世称高绝。《宣和画谱...[详细]
赵襄子(约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25年),嬴姓,赵氏,名毋恤(亦作“无恤”),春秋末叶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实际创始人。谥号为“襄子”,故史称“赵襄子”。 赵襄子中的“子”与其父赵简子以及当时其他韩康子、魏桓子中的“子”一样,不是名字而是对大夫的敬称。 出身背景 ...[详细]
赵㬎(xiǎn显)(1271年—1323年),宋恭帝,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谥号恭皇帝,无庙号(一说庙号恭宗)。 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四岁的赵㬎在奸臣...[详细]
赵贤(1532~1606年),字良弼,号汝泉,明代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山东济南府历城东乡,曾祖赵三公,携家口逃水灾至汝阳,在董会定居。 先辈皆务农,四传而至赵贤,才开始读书。赵贤自幼聪颖,异于一般儿童,读书过目不忘,苦学自励,县、府学每试必列前茅。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河南乡试...[详细]
赵香谷,原名赵正方,1900年3月31日出生,法库县十间房乡樱桃沟村人。1907年至1916年先后在樱桃沟小学堂、法库官立两等小学堂读书。 1916年,时年16岁的赵正方从父赵海楼(法库县医学会创始人)学习中医。因立志悬壶济民,力求药到病除,使康复者食五谷而知香,故更名为赵香谷。19...[详细]
赵显宏,约一三二○年前后在世。号学村。生平、里籍均无考。长于散曲,与孙周卿同时。作品中有自写其行迹者,如《行乐》云:“十年将黄卷习,半世把红妆赡。”《叹世》云:“功名不恋我,因此上落落魄魄。”《闲居》云:“林泉疏散无拘系,茶药琴棋。”可见其为一终身布素之文人。所作小令〔中吕·满庭芳〕《渔、樵、耕...[详细]
赵兴华,1922年4月9日出生,法库县秀水河子镇长岗子村人。 1945年10月,赵兴华参加0领导的法库县保安纵队(保安团),历任队员、副班长。1946年2月,赵兴华所在保安团部队配合东北民主联军部队进行秀水河子战役。取得秀水河子战役胜利后,赵兴华所在部队改编为民主联军三师七旅二十团二营,赵在...[详细]
赵星阶(1856~1925) 赵星阶字瑞平,世居西街(今郑州西大街)。是清末民初郑州教育界名流,新学倡导人之一。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举人,历任鹿邑、扶沟、临颍等县教谕怀庆府(今沁阳县)教授,郑州东里书院山长,开封优级师范学监,汝南师范教员。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东里书院为郑州官立...[详细]
赵西山(1891~1936),名鼎中,字西山,凤县唐藏乡人,清邑庠生。民国初年,在乡创办民团御盗,后在县署任职。因顶撞县知事遭祸,愤然远走外省,加入同盟会,奔走粤、陇、蜀、京、沪各地,联结志士,宣传革命。1922年奉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之命,为宣慰各军代表,赴广州觐谒孙中山,报告陕西革命战...[详细]
赵葆秀(1948--)国家一级演员,艺委会成员,工老旦,梅兰芳金奖和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劳动模范,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人。1959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孙甫亭先生,学习了《遇皇后》、《打龙袍》、《钓金龟》等剧目。1968年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1981年拜李金泉先生为...[详细]
赵燕侠(1928——)河北武清人。 出身梨园世家,自幼在父母的督导下练功学戏,7岁随父赵小楼在杭州、上海、武汉等地搭班演出,14岁到北京后师从荀慧生、何佩华、李凌枫、诸如香学习青衣、花旦,15岁以一出《大英杰列》崭露头角。曾与杨宝森合作《武家坡》,与金少山合作《霸王别姬》,与马连良合作《坐楼杀惜...[详细]
赵壹,东汉灵帝(一六八——一八九年)时名士。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人。为人恃才傲物,不受征辟。他曾几次受诬陷几至于死,赖友人拯救得免。因作《刺世疾邪赋》,抒写他对世事不平的愤激之情。原有集二卷,已佚。另有《穷乌赋》,见《后汉书》本传。疾邪诗(二首)河清不可恃,人寿不可延。顺风激靡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