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徵明 [唐]

  • 赵徵明 唐代诗人,天水人。工书,窦臮《述书赋》称之。诗三首,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佳作。《回军跛者》写一个回乡的跛脚老军,拄着“一枝假枯木”,步履维艰,“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当年去边城时能日行百里,现在退役还乡整整一个月才行短短一程),时刻担心自己会倒在路旁,“掩弃狐兔茔”,“所愿死乡里,到日...[详细]

赵明 [宋]

  • 赵 明 宋庆州华池柔远人,蕃族。宝元二年(1039)任柔远寨蕃官奉职、巡检。后桥、白豹之战,以功升为东头供奉官、柔远寨都巡检使。庆历二年(1042)正月招降西夏团练使讹乞与蕃族23户内附。三月与知庆州范仲淹及其子范纯祜共筑大顺城,十日城成,随即参加范仲淹亲自指挥的反击西夏主赵元昊攻夺大顺城之战,...[详细]

赵明亭 [公元1924年-1952年]

  •  赵明亭(1924.4~1952),男,汉族,香赵庄镇西张屯村人,1947年3月入伍,1950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赋性聪敏而倔强。带着对美、李敌军的强烈仇恨而苦练杀敌本领,素有“神枪手”之称。战斗中胆大心细,沉着冷静,曾多次单独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而受到表彰,在全团享有声誉。1952年在...[详细]

赵模 [公元627年-649年]

  • 赵模[唐]太宗(六二七至0九)时翰林供奉拓书人,太子右监门府铠曹参军。正书字画甚工。尤工临仿,始习羲、献学集成千文,其合处不减怀仁。又许敬宗所撰唐高士廉茔兆记,为其所书。《金石录、宣和书谱》 同年(公元627年)出生的名人: 唐休璟 (627~712) 唐朝宰相,十七史百将传 陕西...[详细]

赵乃普 [清]

  • 赵乃普 赵乃普,字识尘,辽阳县首山乡小赵台村人。生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光绪九年为优贡,从此走上仕途。在陕西,历任宝鸡、韩城、洵阳等县知县,后升任延安知府、凤翔、乾陇知州等。他颇受两宫太后和光绪帝的赏识。 赵乃普在陕西各地任职,共十七年,此地洪荒、穷困。他常周济民众,甚至回家...[详细]

赵南星 [明][公元1550年-1627年,明代散曲作家]

  • 赵南星(1550~1627) 明代散曲作家。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元氏)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任汝宁推官,历户部主事、吏部考功、文选员外郎。上 书陈说天下四大害,触犯时忌,乞归。万历中,起为考功郎中,主持京师地区的宦员审察,他罢黜-污吏,遭到讦谤,被严旨削职。光宗...[详细]

赵普 [宋][公元922年-992年,北宋军事谋略家]

  •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9...[详细]

赵朴初 [公元1907年-2000年]

  • 赵朴初(1907-2000) 安徽太湖人,著名的佛学家、社会活动家及书法家,爱国宗教领袖,民进成员。 赵朴初出生于“四代翰林”的安庆状元府里。父亲赵纬如,毕业于省高等学堂,后被任命为湖北省候补知事,但他无意做官,一直在家中潜心钻研书画。赵朴初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家中大小事务...[详细]

赵普胜 [明][?-1359年,元末红巾军将领]

  • 赵普胜(?-1359)元末红巾军将领。安徽巢县人。善用双刀,故号“双刀赵”。1351年徐寿辉蕲州起义后,以巢湖为根据地,发展水师,配合红巾军攻下安徽无为、铜陵、池州、安庆等地,占江西湖口、彭泽一带。1353年,徐寿辉之天完都城陷后,退入巢湖结寨自保。1355年,天完政权重振,遂又投奔徐寿辉...[详细]

赵庆□ [清][公元1792年-1847年]

  • 赵庆□(1792~1847) 清代散曲作家。字秋□。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后等待任命,居家授徒约20年,才授陕西延川知县,又中途病发不能前往。道光末,改官浙江金华府教授,未到任,以疾卒。赵庆□中进士后未登馆阁,以教授终其身;怀才不遇,专意于词章之学,而尤工于词曲。赵庆...[详细]

赵荣琛 [公元1916年-1996年]

  • 赵荣琛(1916——1996)程派青衣。安徽太湖人。20年代随家北上,定居北京。自幼常随母亲看戏,上中学时就是业余国剧研习社的积极分子。1934年考入山东省立剧院,先学小生,后从孙怡云、关丽卿、郭际湘、张善庭学青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山东省立剧院迁往重庆。毕业后他成立了大风剧社,因酷爱程派...[详细]

赵善括 [宋][宋朝词人]

  • 赵善括 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应斋居士。太宗七世孙,籍隶江西隆兴。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时间在孝宗朝,尝登进士第。乾道七年(1171)知常熟县,后通判平江府。淳熙六年(1179)知鄂州,后罢免;淳熙十六年差知常州。著有《应斋杂著》6卷。杨万里为之序。赵善括能诗文,所作奏议,颇切中时弊。曾与洪迈、章...[详细]

赵奢 [春秋战国][十七史百将传]

  • 赵奢,生卒年不详,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 战国八将领之一,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赵奢的早期活动不详。据《战国策•赵策》载,他对赵胜说:“奢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详细]

平原君赵胜 [春秋战国][?-前251年,战国四公子]

  • (?—前251)战国赵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惠文王之弟,名赵胜,号平原君。任赵相。有食客数千人。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他遣食客毛遂游说楚王合纵,散家产以资坚守。后求得魏、楚救援,终败秦兵。平原君,名赵胜(?-前253年),是中国东周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赵武灵...[详细]

赵声 [公元1881年-1911年]

  • 赵声(1881—1911),原名毓声,字伯先,号百先、雄愁子,化名宋王孙、葛念慈,大港镇人。 幼极聪明,仗义执言,习文练武,8岁能文,9岁应试。14岁时有乡人无辜被污吏拘捕,其母泣请声父营救;而声已入狱砸枷,救出乡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秋,以第一名成绩考取江南水师学堂。在校日渐倾向反...[详细]

赵世璞

  • 赵世璞(1946--)国家一级演员,艺术委员会成员,余派老生。北京人。1960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马连良、杨菊芬、李盛藻、于世义等。他嗓音宏亮,唱念俱佳。善演剧目有《四郎探母》、《失.空.斩》、《逍遥津》、《野猪林》。1968年毕业分配至北京京剧团,排演了《海瑞罢官》、《司马迁》、《雪映古...[详细]

赵士雷 [宋]

  • 赵士雷:生卒年不详。宋宗室,字公震。官至襄州观察使。以丹青驰誉一时,善作雁鹜欧鹭、溪塘汀渚,有诗人思致。山水人物清雅可观。赵士雷(公元11世纪)〔北宋〕字公震,承平王孙,生卒年不详,曾任襄州观察使等职。善画湖塘小景,驰誉于时,师法惠崇,作雁鹜鸥鹭、溪塘汀渚有诗人思致,至其绝胜佳处,往往形容之所不...[详细]

赵师秀 [宋][公元1170年-1219年,永嘉四灵]

  • 赵师秀(1170~1219) 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宋太祖八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今江西高安)...[详细]

宋英宗赵曙 [宋][公元1032年-1067年,宋朝第五位皇帝]

  • 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别名赵宗实、宋英宗,宋朝第五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养子。嘉祐八年,宋仁宗逝世,赵曙继承皇帝位;即位之初,由于生病便由曹太后来垂帘听政,宦官不断向曹太后说赵曙的坏话,致使两宫失和,治平元年(1064年)农历五月,赵曙病体恢复,曹太后撤...[详细]

赵成子赵衰 [晋][?-622年]

  • 赵衰,即赵成子,字子金,亦称成季、孟子余。春秋时期晋国之卿。生年不详,卒于晋襄公六年(前 622年)。赵氏于晋文侯时迁至晋国,六世而至赵衰。其父赵夙,已进入晋国的统治阶层,在晋献公时为将,曾率军伐霍。 赵衰早年即有贤士的名声,与少年时期的晋文公重耳相友善。重耳因骊姬之乱出奔,-在外19年,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