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闻喜县阜底村人,南宋时与岳飞共同抗金兵的名相。赵鼎于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及第,官授洛阳令,随即升任开封士曹。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金兵攻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求和。赵鼎坚决反对说:“祖宗之地不可与人,何待于议!”次年四月,京...[详细]
赵东寰,1907年农历11月16日出生,法库县法库镇人。青少年时期,在法库县城内的小学、中学读书。1926年6月,考入东北学兵队(后并人东北讲武堂)。1930年10月,毕业于东北讲武堂。 鉴于日本帝国主义势力日益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扩张,赵东寰响应东北军地下工委的倡导,毅然决然地参加了东北军...[详细]
赵盾,即赵宣子,谥号宣孟,亦称赵孟。春秋时晋国执政。 赵盾与赵同、赵括(不是纸上谈兵的那个赵括)、赵婴齐为异母弟,父为赵衰。“骊姬之乱”,赵衰、狐堰保重耳奔狄.狄伐咎如,获叔隗、季隗。公子重耳娶季隗,生伯鲦、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赵盾。可知其生年在重耳至狄之初的前 653年左右。卒年约在鲁宣...[详细]
赵尔萃,字小鲁,襄平汉军正蓝旗人。光绪已丑(1889年)进士,初到任,适逢大雨,旬日不停,致使夏津段运河决口,河水北流至武城甲-,遂又北流。武城县南界诸村便筑堤防水,不久被平,武城一方又重筑,两方争端屡起。赵知县于是乘小舟巡视水情,武城方面民人用鸟枪轰击,赵知县大呼:“我是夏津知县,应先打我,...[详细]
赵飞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赵氏,号飞燕,古阳阿人(今山西泽州大阳)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贫穷,后在阳阿公主处学舞,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 鸿嘉三年(前18年)封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封为皇后。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太子刘欣即位为帝,即汉哀帝,尊为皇太后。元寿二年(...[详细]
赵枫川(1915—1988),高邑县东驿头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先后任山西美协副主席,华北人民杂志社美术组组长,华北文联美术组组长,北京市文联秘书长,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北京市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常委、书记处书记、北京画院院长等职。 赵枫川幼时在家乡读小学...[详细]
赵干:赵干,五代南唐画家。江苏南京人。曾为画院学生。擅长画山水、林木,构图布局很讲究。多画江南一带楼观、舟楫、水村和渔市等景物,并点缀花竹,表现出“烟波浩渺,风光明媚”的山光水色。代表作有:《江行初雪图》,无款印,历经宋宣和、金明昌和元天历“御府”收藏。通卷树石笔法老硬,黄芦、水纹用笔尖劲爽利,...[详细]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著名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关于书法...赵高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宠信的宦官。一般认为他直接导致了秦朝的覆灭。他最后被秦三世杀死。关于...[详细]
召公,名奭,一作邵公、召康公。武王时,封地在召(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故称召公;武王灭商以后,又封他于燕地,为燕国的始祖。成王时,为三公之一的太保,与周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史记•燕召公》语)。其言论见于《书•召诰》。召公所治理之地,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各...[详细]
赵公佑(?~?),唐成都人。工画人物,尤长于佛道鬼神。李德裕镇蜀。以宾礼遇之。以画名世。 工画佛道鬼神,世称高绝。太和间已着画名,李德裕镇蜀,以宾礼遇之。改莅浙西,辟从莲幕,成都大慈、圣兴两寺皆有画壁。 ...[详细]
宋高宗(1107年-1187年),名赵构,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赵构政治上昏庸无能,然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传世墨迹有《草书 赋》、《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 高宗,名赵构(公元1107年-1...[详细]
赵光明,原名赵广明,1915年出生,法库县秀水河子镇秀水河子村人。幼年因家贫,小学毕业后即参加劳动。在日伪统治时期,赵光明不堪日本侵略者的残酷压榨,于1938年11月离开家乡后参加了八路军。到部队后,先在文工团工作。两年后,加人中国0,并担任八路军在山西的决死队某排排长,活动于太行山区。赵光...[详细]
宋太宗(939~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父亲赵弘殷,追赠宣祖,母亲杜太后。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赵廷美大8岁。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在位共21年(976~997年),至道三年,59岁去世,庙...[详细]
赵观涛(1892年2月8日-1977年11月16日)陆军中将,字雪泉,别名敬荣,浙江嵊县(今嵊州)人。浙江陆军出身,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师师长与第8军军长。 同年(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 时济云 (1892~1970)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 欧阳秋曝 (1892~1931)...[详细]
赵好德(1334—1395),字秉彝,明代汝阳城东五里庙(今河南汝南)人。自幼聪明好学,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年18岁,在乡试中获隽。元朝末叶,汝、颖地区的人民,由于不堪元朝的黑暗统治和民族压迫,纷纷起兵-,府县多被攻陷,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形势下,赵好德对其妻张氏说:“今元运将尽,豪杰...[详细]
赵浩生,息县城关人,生于1920年,1962年加入美国籍。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中国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名誉教授,信阳师范名誉校长、美国赵氏公司董事长。 赵浩生是中华的儿子,美国的公民,日本的女婿,通晓中、英、日三国文字。他9岁离家到开封求学。1938年回息县任教,后选择了记者职业,是专门采访...[详细]
宋真宗赵恒,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998-1022在位)。 宋真宗,名赵恒(公元968~1022年),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宋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赵恒,先后受封为韩王、襄王、寿王。...[详细]
赵宏本(1915-2001年),阜宁县凤谷人,从事连环画创作近六十年,硕果累累,被称为中国连环画的一代宗师;80年代后又从事国画创作,是公认的“画苑猴王”。曾当选由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为连环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赵宏本15岁时因家贫拜师学画连环画。所谓“拜...[详细]
赵洪山 赵洪山 男,21岁,正直、勇敢、公私分明、心胸宽阔,曾是朝鲜战场上的战斗英雄,也是在朝鲜战场上他结识了巩天棚和鸽子。回国后,赵洪山和鸽子走到了一起。赵洪山在连队帮助巩天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兵,同时,还和鸽子一起调节巩天棚和贺帼玉的关系。赵洪山是一个好军人,好丈夫同时也是一位好朋友,有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