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中(1625—1695),字正衡。出生于今临澧境内。秉赋很高,勤奋好学,知识渊博,能提笔成文,文风豪放,笔意酷似李白、李贺,气势磅礴。谈吐诙谐,饶有风趣,常能博得人们的欢笑与唱采。他性情豪爽,从不看重家财,嗜好饮酒作诗。家虽贫寒而不吝啬,好慷慨解囊,以济他人急需;最爱与文人学士交游。清顺治...[详细]
张开晟,号丽斋,安福县人,约与陈盛韶同时,由太常供事议叙,出任山西阳高县典吏,以廉洁著称。在他任期内,曾发生严重蝗灾,奉檄捕捉蝗虫,经他精心策划、指挥,战果辉煌;飞蝗大减。后调任尉山、阴护知县,又遇特大干旱,塘渠干涸,田多龟裂。他引导民众打井开渠,经过半年奋战,共开通渠道数十里,使民众得到很大利...[详细]
张可久(约1280~1348后) 元代散曲作家。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生活年代比卢挚、马致远晚。《录鬼簿》把他列入方今才人相知者一类。他的生平不可详考,只知他颇长寿,至正年间尚在世。《录鬼簿》说他:路吏转首领官,首领官为民务官,相当于税课大使(又有说是掌文牍的小吏)。他还曾为...[详细]
张纮字:子纲时间:152——211(寿60)籍贯:徐州 广陵(今江苏扬州)官职:长史家庭成员:子:张玄人物传记:游学京都,还本郡,举茂才,公府辟,皆不就。避难江东。孙策创业,投策。表为正议校尉。从讨丹杨。谏策勿身临行陈。建安四年,纮奉章至许都,留为侍御史。谏曹公不以策薨伐吴。曹公从其言。出纮为...[详细]
张昆弟 (1894-1932) 中共中央审查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革命烈士。 湖南省益阳县(今桃江县)人,1894年3月生于益阳县板溪。父母早逝,由祖母抚养长大。幼年读过5年私塾,因家贫辍学,仍坚持自学。1913年考入长沙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详细]
张乐行(1811~1863),乳名香儿,别名老乐。清嘉庆十六年(1811)生。安徽涡阳县(立县前属今亳州市)西北张老家村人,豪绅地主家庭出身,至张乐行辈,尚有土地500 余亩,兄弟分家后,张乐行得70 余亩。少时曾略读诗书,后在家务农,兼与他人合开作坊,经营杂货。张乐行为人宽厚,仗义疏财,爱管不...[详细]
张良(前?—前186),字子房。战国末期韩国城父邑(今河南郏县李口乡)人。汉高祖刘邦谋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时与韩信、萧何合称“汉初三杰”,汉王朝的开国元勋。 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祖父张开地,为战国时期韩国韩昭侯(前362─前333在位)、韩宣惠王(前332—前312在位)、韩襄王(前31...[详细]
张亮(?-646年),郑州荥阳人(今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亮早年以务农为业,后投靠瓦岗,隶属于徐世绩部下,随徐世绩降唐。在房玄龄的推荐下,担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在洛阳招募私党时,被告发下狱,拒不招供,因而有功,后封长平郡公,授怀州总管。 贞观年间,张亮历...[详细]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详细]
章力挥 1920-1996 黄桥东大街人,其家为著名中药店仁源生。他在上海上中学时,与同学们谈国事,谈理想,激励了报国志。1937年夏回黄,即组织了一支10多人的-宣传队奔赴武汉。在武汉,他进了0 组织“青年救国团”工作以后,在青年救亡协会聆听过-的教诲,并因字和英文好,得到邓的赏识。193...[详细]
张灵甫(1903~1947)原名钟灵,亦作宗灵、钟麟,字灵甫。陕西长安人。11岁入小学,1921年进西安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25年与同学赴河南,进国民军第二军军官训练团。不久南下广东,持于右任介绍信函,进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部,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3月黄埔军校正式改组为中央军...[详细]
张路:(公元1464-1538年,一说1464-1537年)明画家。字天驰,号平山,大梁(今河南省开封)人。擅画山水、人物。 字天驰,号平山,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早年画学戴进,临摹能肖其神,画法工细。至南京后,又宗法吴伟,变为粗笔写意。他善画人物,多绘神仙、士子、渔夫,形象质朴,神态清...[详细]
张路斯 生卒年月无考,原籍南阳,隋朝初年迁居颍上县百社村(半岗区凌圩乡赵集村)。16岁考中进士。唐朝景龙年间(707——709年)任宣城县令。清光绪《宣城县志》载:张路斯在查访百姓疾苦,巡视农事的时候,见宣城北门外(今敬亭圩一带)一片洼地,芦荻丛生,野草繁多,于是率百姓开沟造田,至今城北有“...[详细]
张曼筠,女,1901年生于江阴。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的夫人。学生时代参加"五四"运动,后从事社会教育工作。1936年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8年,赴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后在重庆、昆明与李公朴一起开办北门书屋、北门出版社, 出版进步书刊,推进-。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详细]
张泌(930~?) 五代词人。名一作□,字子澄。常州(今属江苏)人。初官句容尉,南唐后主征为监察御史,历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改内史舍人。后随李煜归宋,入史馆,为郎中。但《花间集》不收南唐词人;又《花间集》成书在后蜀孟昶广政三年(940),其时张泌似尚未为南唐舍人,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南唐张泌与《...[详细]
张泌(公元14世纪),字淑清,杨桥集人。元末贡生。随起义军给朱元璋做饭,后授兵科给事中,勤于职事,升都给事中,再升为光禄寺卿。任职20余年,亲理御膳,必使丰盛清洁。对下宽厚,处事公道,朝廷上下,众皆佩服。明成祖时,更加受宠,永乐中,因尝宴中毒而死,皇帝赐厚葬。以后吏部每次奏举光禄官,皇上必问:“...[详细]
张弥曼(1936.4-) 原籍浙江嵊县,生于江苏南京。古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4月生于南京。“八•一三”事变后随父母逃难到四川北碚,后辗转江西,小学时辍时续,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受到系统的教育。1953年毕业于同济附中,并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入学不久,...[详细]
张铭 (1920— ),原名张克明,张陶乡小张庄人。1938年6月,参加息县抗敌训练班受训。不久,到竹沟参加新四军留守处教导队受训。在此期间,加入“民先队”。10月,编入新四军游击支队。1939年6月,加入中国0。1942年4月,到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政治队学习。1943年7月,调新四军四...[详细]
张鸣善 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原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官淮东道宣慰司令史。填词度曲词藻丰赡,常以诙谐语讽人。《录鬼簿续编》载他有《英华集》,今佚。作杂剧 3种:《包待制判断烟花鬼》、《党金莲夜月瑶琴怨》、《十八公子大闹草园阁》,都已亡佚。生卒年不明,但他曾为夏伯和《青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