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袁滋生卒:籍贯:家谱:擅长:经历:评价:作品:袁滋[唐]字德深,陈郡汝南(今河南汝南)人。弱岁强学,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结有重名,往来依焉。以处士荐授试校书郎。贞元(七八五至八o五)中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嗣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赠太子少保。工篆、籀书,雅有古法。元和八年(八一三)许孟容撰唐尚书省新修...[详细]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七年(1589)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右庶子。“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荆州公安人。万历十四年(1586)礼部会试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在复古派...[详细]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州(分离石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终年67岁,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详细]
于冲汉 于冲汉(1871-1932年)字云章,辽宁省辽阳县人。甲午中日战争时,东渡日本。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充当日军 。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1920年任东三省官银号总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曾参加伪满建国会议并任伪满- 院长,伪满国务院总参议。1932年10月,病...[详细]
俞大猷 (念You)(1504-1580)汉族,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福建泉州北郊濠市(今洛江区河市镇)濠格头村人,生于弘治十六年(1503)。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儒将、武术家、诗人、兵器发明家,然而,他最主要的功绩是领导抗倭战争。他历任明代三朝,一生坎坷。戎马生涯四十七年,“时而...[详细]
俞丹屏(1872—1942),名炜,号载熙,嵊县卮山乡(今嵊州下王镇)前冈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肄业于浙江武备学堂,加入光复会。武昌起义后任浙江新军81标代表参与光复沪、杭、宁。1912年后任省稽征局局长、89团团长、混成旅旅长,授陆军少将衔,并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1916年后致力于...[详细]
(148~209) 东汉末史学家、政论家。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况13世孙,少好学,善于解说《春秋》。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后迁秘书监、侍中。敢于抨击当时流行的谶纬符瑞之说,反对诸侯专有领地、大夫专有采邑和富人自由兼并的土地私有制。他提出人君治理国家应当“屏四患”,即“伪、私、放、奢...[详细]
岳珂(1183~1240)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曾知嘉兴府,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等。岳珂诗集有《棠湖诗稿》1卷,收宫词100首。作于端平元年(1234)。宫词原系歌咏宫闱生活的词体,他因侄子自汴从军而归...[详细]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 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 宣和四年(1122)初,岳...[详细]
岳福增(1926—1989),高邑县西良庄村人。1944年9月参加抗日工作,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高邑县四区公安助理员、县公安局侦缉股副股长、公安队指导员、治安股长、副局长。1954年8月调河北省公安厅- 局任副科长、副局长。1977年9月调河北省地震局任政治处处长。1980年3月...[详细]
岳文义 男,1931年3月3日生于吉林省通化市,中专毕业,任皇姑区文联副主席、沈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市剪纸学会会长、辽宁省剪纸学会会长、中国剪纸学会常务理事、沈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岳文义自1958...[详细]
岳云民族英雄岳飞的长子(亦说养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杰出英雄。他慷慨忠勇,颇有父风,在-金兵侵略战斗中屡立奇功,百战百胜。却于绍兴十一年除夕和父亲岳飞及部将张宪一起惨遭杀害,死时年仅22岁。 岳云,字应祥,号会卿。岳云生于钦宗年间,相州汤阴人(河南)。 岳云绍兴三十年(116...[详细]
俞方皋(1893——1981年),字九如,沙井驿人,是位有影响的爱国将领。 曾先后任国民军第13师参谋长、第13军军参谋长、国民党第21军团参谋长,参加了北伐、抵抗日本侵略战争。1949年,所属22军酝酿起义,他亲自率领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人员直属部队,向绥远董其武将军的部队靠拢。...[详细]
天津0创建人 于方舟 于方舟(1900—1928),原名于兰渚,又名芳州,曾用名于绍尧、于绍舜,宁河县俵口村人。中国0早期著名革命家,天津0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者和领导者。 于方舟1917年秋考入天津的直隶省立第一中学。1919年在天津参加“五四”-,倡导组织“新生...[详细]
于汉卿同志简介 于汉卿,1929年6月生,天津市宁河县俵口人,高级经济师,1946年7月参加工作,1947年3月加入中国0。原四川省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任冀东军区铁龙部队、海防支队通信员、班长、排长、支书、副指导员。期间,军区政干校学习三个月任班长;1...[详细]
【于衡章】字德轩。岳城人。同盟会员。少有大志,17岁考取生员。进学后,受提学使推荐入省立优级师范学习。毕业后,历任汝南、泌阳、正阳学校教员。当时推翻满清王朝腐败统治的革命风暴风起云涌。当时衡章任明港车捐局局长,就铁路线联络革命同志。1913年夏,李烈均在江西九江发动二次革命。河南督军张镇芳--人...[详细]
余怀(1617~1696) 清初文学家。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又号曼持老人。福建莆田人,侨居南京。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他与杜□、-鼎齐名,时称余、杜、白。余怀才情艳逸,其诗词用笔较为深细,表现出悠情绵邈的意境。如《由画溪三箬至合溪》: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绿...[详细]
元代巴蜀作家,影响较大者不多。真正在全国享有盛名,受到朝野广泛尊崇者,首推虞集。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今四川仁寿)。其五世祖虞允文,为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曾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的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官至丞相。其父虞汲,曾任黄冈尉,宋亡后侨居...[详细]
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名虞(一说姓虞。因此现代人多称其为虞姬)。生卒年不详,民族不详,出生地不详(一说今沭阳县颜集乡人,一说绍兴漓渚镇塔石村人)。相传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后人也因此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断出她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