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 [宋][公元1127年-1206年,南宋诗坛四大家,宋朝词人]

  •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谥文节。代表作品:《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详细]

杨万年

  • 杨万年,字镇亚,1901年生于皂市镇白沙渡村的一个书香世家。1925年夏毕业于石门中学,随即考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任新编第4师第2团少校团副并兼第4营营长。1928年春,杨万年辞去营长职务,投效-“首都卫戍司令部”任上尉副官,旋即被擢升为特务营少校营长。 1930年,杨万年调任卫...[详细]

杨维桢 [元][公元1296年-1370年]

  • 杨维桢(1296~1370), 中国元代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抱遗老人,因善吹笛,自称铁笛道人。诸暨(今浙江省诸暨县)人。泰定四年(1327)进士,仕至江西儒学提举。元末辞官,避居富春山,徙钱塘。生平气度高旷,周游于山水之间,以声乐自随。早年居吴山铁崖,筑万卷楼,读书其上。晚年居松江。...[详细]

杨维滋 [公元1886年-1952年]

  • 杨维滋(1886~1952)字玉轩,排行第四,人们尊称“杨四老爷”。凤县双石铺乡西庄村人。汉中联立中学毕业。20年代任凤、留两县联防团总。1921年与郭秀山、李恒昌创办双石铺女子小学,1934~1936年任双石铺初级小学校长。 杨维滋青年时即爱好文学和医学,与时不合,无意竞逐官场,...[详细]

杨文才

  • 杨文才,男,藏,1952年出生,甘肃迭部人,高中文化程度。自幼喜爱民间文学创作,擅长音乐创作。现任迭部县文联副主席,《腊子口》编辑之一,先后创作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被人们誉为迭部民间文学的集大成者。 《杨文才和迭部藏族民间文学》 在"稻节"的文化环境里听着民...[详细]

杨文广 [宋][?-1074年]

  • 杨文广(?—1074),字仲容,杨业之孙、杨延昭次子,宋朝名将。 杨文广以父荫入官。庆历三年(1043),陕南张海起义,杨文广从征有功,升殿直。四年六月,范仲淹宣抚陕西,杨文广隶属范仲淹麾下。皇祐四年(1052)九月,狄青讨伐侬智高,选陕西兵赴广南,德顺军(今宁夏隆德)知军杨文广从征,历任广...[详细]

杨文会 [清][公元1836年-1911年]

  • 杨文会(1836~1911),字仁山,自号仁山居士。安徽石埭(今属安徽太平)人。清末佛学者。10岁受读,14岁能属文,不喜科举之业,与友人结社赋诗为乐,且放任不羁,喜爱骑射武术。太平天国起义后,他曾举办团练,参与镇压农-动,后入张 、周天爵等人幕府。太平天国失败后,他又入曾国藩幕府,饬办...[详细]

扬无咎 [宋][公元1097年-1171年,两宋之际著名画家]

  • 扬无咎(1097—1169) 字补之,自名村梅,又号逃禅老人或清夷长者。大桥街道南上人,两宋之际著名画家,尤擅画梅,开墨梅之派先河。 无咎平生耿介,不慕荣利,秦桧当权时,耻于附势,屡征不起。其文学造诣也很高,著有《逃禅祠》一卷,颇有盛名,但被其画家名气所掩盖。游骋瀚墨,堪称一绝。 无咎所...[详细]

杨无咎 [宋][公元1094年-1169年]

  • 杨无咎:(1097-1169),字补亡,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江西清江县西南)人,他为人耿直不慕利禄,诗词书画皆精,书法学欧阳询,以其笔画劲利,故以工作梅。他的墨梅有清雅闲逸,出尘绝俗的情致,与院画塑造的娇艳柔丽的形象大不相同,传世有《四梅花卷》、《雪梅图》、~梅图》等。 四梅图 此...[详细]

杨显德 [明]

  • 杨显德,字浮麓,永定人,曾任安徽霍邱知县。是志参照明万历初年邑司训邵锺美所修未竣志稿,纂辑而成。正文分二十六门,计二万馀字,卷四艺文未成书。是志乃卫志首创,记录久远,不惟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以前邑事收录详尽,即所考明万历十年(1582)以後秩官人物亦常为後人援引。荒乱一门,详记明末李自成部...[详细]

杨仙逸 [公元1891年-1923年]

  • 杨仙逸烈士(1891——1923年)出生于华侨家庭,字学华,号铁庵,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其父杨著昆,是旅夏威夷的著名侨商,有清末“中国两大糖王之一”的称号。杨著昆是孙中山挚友,他赞同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在经济上大力支持孙中山。童年时代的杨仙逸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 1909年...[详细]

杨显之

  • 杨显之 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生卒生不详,约与关汉卿同时,与关汉卿为莫逆之交,常在一起讨论、推敲作品。杨善于对别人的作品提出中肯的意见,因被誉为杨补丁。在元初杂剧作家中,他年辈较长,有威望。散曲作家王元鼎尊他为师叔,他与艺人们来往也较密切,著名演员顺时秀称他为伯父。杨显之作有杂剧8种...[详细]

阳孝本 [宋]

  • 阳孝本,字行先,号玉岩,上犹县安和乡人,生于北宋宝元年(公元1039)。 孝本少时天资纯正,好学寡欲,年青时通晓四书五经。29岁时由右丞尚书薄宗孟抢荐为京都(今开封)上庠(大学)馆师。孝本长期追求寺庙、隐士的生活,加上受当时周、程理学家的文论影响,崇尚“有德者必有言……故言则成文、动者成章。...[详细]

杨小立

  •   杨小立,1958年2月生,廉江市青平人,杨青的三弟,0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0特殊津贴的水产专家。 1982年于湛江水产学院海洋动植物养殖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湛江市水产局工作。1984~1987年,历任湛江市水产研究所所长、郊区水产局副局长兼研究所长,被评为工程师。199...[详细]

羊欣 [南北朝][公元370年-442年,东晋、南朝宋时著名书法家]

  • 羊欣(370—442年),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东平邑)人。南朝宋著名的书法家。 羊氏为泰山名门望族。羊曼、羊续、羊秘、羊固、羊绣、羊祜等,都是羊氏家族的著名人物。这个家族“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晋书·羊祜传》)羊欣属于羊祜的伯父羊秘的一支。父亲羊不疑。羊欣随家族南渡后,历仕...[详细]

杨行密 [唐][公元852年-905年,五代时吴国建立者]

  • 杨行密(852~905),初名行愍,字化源,唐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五代时吴国建立者。少时孤贫,长大成人后身材高大,膂力过人,据说能手举300斤,日行300里。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经过庐州,杨行密应召入伍,后被唐兵俘获。庐州刺使郑棨“奇其状貌”而释放了他,遂被庐州府募为州兵,戍守朔方(今宁...[详细]

扬雄 [公元前53年-18年,西汉学者、辞赋家]

  •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 西汉学者、辞赋家。姓氏扬,或作杨。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时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家贫,不慕富贵。40岁后,始游京师。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史,推荐为待诏。后经蜀人杨庄的引荐,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详细]

杨修 [三国][公元175年-219年,东汉末年文学家]

  •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杨彪之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杨修为人恭敬,学问渊博,极聪慧,建安年间(196—220)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人丞相府仓曹属主簿 。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杨修是杨震...[详细]

杨秀清 [清][公元1823年-1856年,太平天国东王]

  •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州的客家人,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 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详细]

杨熙远 [公元1895年-1962年]

  • 杨熙远,原名杨永显,曾用名杨荣久,l895年出生,法库县柏家沟镇东二台子村人。10岁入私塾读书,16岁考入法库县模范两等小学堂,毕业后考入法库县旧制中学。 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中,杨熙远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贼陆宗舆等爱国行动。1925年毕业后,被法库私立平治学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