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品三 原名杨景祥,男,1900年2月13日生,河北省蓟县十三区姜居子村人,1925年10月参加革命,1940年10月加入中国0。 1944年10月任玉蓟宝联合县第四区农会主任。1945年8且受冀东十八专署党组织的委派,到沈阳市皇姑区做党的地下工作,任皇姑区地下党支部宣传委员,建立第一个党的...[详细]
杨钦 杨钦(生卒年不详),字谢山,石城镇谢下村人。杨钦生性聪颖,勤奋好学,20岁中秀才,名列前茅。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参加甲午科乡试,考取第二名举人。之后,三次上京会试不第,但他不灰心,发愤博览群书,潜心研究,终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登甲辰科进士。后经朝试,成绩优秀,授翰...[详细]
杨 青 杨青,1952年12月生,廉江市青平人、美籍华人、高级工程师。 1969~1978年,在海南白沙县牙叉农场工作(下乡知青)。1978年10月,考入华南工学院机械系师资班,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1984年冬攻读该校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至1987年毕业。1988年春赴美国新泽西理工...[详细]
杨全仁,河北冀县杨家寨人,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杨全仁对贩鸭之道揣摩得精细明白,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平日省吃俭用,积攒的钱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多。杨全仁每天到肉市上摆摊售卖鸡鸭,都要经过一间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铺。这间铺子招牌虽然醒目,但生意却江河日下。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生意...[详细]
(1371—1440),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其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然而由于其恃才自傲,难容他人之过,与同事常有过节,并且还经常接受边将的馈赠,因此往往遭人议论。杨荣既以武略见重...[详细]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戊戌六君子之一。1889年(光绪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后晋为侍读。曾入张之洞幕府,在北京任职期间经常写信向张之洞密报朝中动态。中日甲午战争时,主张集精兵猛将大举北援,保卫津沽。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 1898年春在京创立蜀学会,并办蜀学...[详细]
杨尚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7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县双江镇(今属重庆市潼南县)。1920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附小,后转入附中。当时,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是吴玉章,教师中有恽代英等。在校期间,他结识许多进步青年,参加社会科学读书会,阅读《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和《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初步接受...[详细]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明代文学家,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详细]
杨深秀,山西闻喜县仪张村人。生于1849年4月24日(清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初二日)。12岁成秀才,21岁中举,榜列第三名经魁。1871年22岁,入京参加辛未(同治十年)科会试,未中。在京拜师求教,钻研汉学,力主今文经,尤喜《公羊传》。 1877——1878年(光绪三至四年),北方冀、豫、...[详细]
杨师道(?~647年),唐初大臣。字景猷。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杨恭仁之弟。隋末,他在洛阳时为王世充所拘留。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后,他潜逃出洛阳,奔长安投靠李渊。李渊授他上仪同,命随左右。 唐太宗贞观初年,他娶桂阳公主为妻,被太宗超擢为吏部侍郎,转任太常卿,受封安德郡公。贞...[详细]
杨士杰(1892—1927),出生于上栗县彭高镇坛华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4岁丧父,母亲改嫁以后,参加安源工人运动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9月,带领部分矿警队员,参加了北伐战争。后担任了矿警队一分队队长。1927年“马日事变”后,参加了围攻长沙的战斗。1927年6月初,担任中国工农革命...[详细]
杨士奇(1366.2.3~1444)名寓,字以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明朝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杨士奇前后侍奉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皇帝,是名副其...[详细]
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谱名开科,榜名恺,更名守敬,字鹏云,号惺吾、星吾、心物,晚号邻苏老人。系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 杨守敬,1839年5月27日(清道光十九年四月十五日)出生宜都县城,自小在家读私塾,成年后经商之余继续攻读。186...[详细]
杨寿山为河北省冀县杨家寨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创建全聚德。杨在十多岁时进京谋生,在前门大街摆鸭子摊,后买下一家名为“得聚全”的杂货铺,并改为“全聚德”烤鸭挂炉铺,因杨寿山字全仁,取“以全聚德,财源茂盛”之意。后经翻修,扩大到两层二十多个单间,可以同时容纳200多人进餐,并改名为“全聚德...[详细]
【杨双山】(1687~1758)清代农学家。咸阳兴平人。他主张推广教育,兴办实业,一生致力于农事实验。所著《豳风广义》4卷,评述植桑、养蚕、织丝诸法,并绘图说明。另著有《经国王政纲目》8卷,《知本提纲》和《论蚕桑要法》各10卷。清末刘古愚有注解阐说。 同年(公元1687年)出生的名人:...[详细]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详细]
杨廷和(1459——1529),汉族。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举于乡,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进士及第。孝宗弘治二年(1489)进修撰。历官左春坊大学士,典诰敕。以指斥佞幸忤刘瑾,谪官。瑾诛后,拜华盖殿大学士,总朝政。武宗死,无子,以从弟朱厚熜继位,是为世宗嘉靖。除去...[详细]
严怪愚(1911—1984),原名正,邵阳东乡(今邵东县九龙岭严家桥)人。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少时聪颖好学,富有正义感。民国1 5年(1926)投身农-动,“马日事变”后参加中国0。后因0党组织被破坏,与组织失去联系。民国17年,入湖南农校学习,毕业后考入湖南大学经济系。严才思敏捷,眼...[详细]
阎桂祥(1947——)国家一级演员,艺委会成员,工旦角,梅花奖获得者。北京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华世香、贾世珍等。她嗓音甜美,唱腔细腻、讲究,字字真切,声声入耳,声情并茂,表演上善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断充实自己,毕业后进入北京京剧院,拜赵燕侠为师。擅演的剧目有传统戏《白蛇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