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肇勋,字永青,号克尧,公元1900年生于横路乡港北村,1924年春赴广州,投入黄埔军校,是该校第一期毕业生。1926年北伐期间,与王尔琢一道被派至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后任该军第九师第二十六团团长,在高安灰埠与北洋军阀孙传芳部战斗中牺牲,时年26岁。 熊肇勋少年时,先后就读于辽田私塾、升...[详细]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的经典传说。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西施,名夷...[详细]
西秀(出卒不详)女,大名府城内人。明崇祯年间,一兵匪首,率众围大名府城,声言城内某氏家有美女,愿得之后解围。某氏家人恐惧,百姓慌慌不安。此时西秀挺身而出说:“以一女而完一城,此不世之功也,愿请代之。”匪首得秀而去。后西秀劝匪首改邪归正,官太平营守备。...[详细]
晋代郗氏家族,几位有影响的人物,如郗愔、郗昙,王羲之早年书法不及郗愔(虞龢《论书表》)。郗家书法,以郗愔为最。他的思想以道为主,致力于玄学、书法、优游。善于章草,代表作《至庆帖》。 郗愔鉴字方回,鉴子。成帝时袭爵南昌县公,徵拜中书侍郎;历骠骑何充征北褚褒长史,迁黄门侍郎,转临海太守。以疾去职,居...[详细]
习凿齿,字彦威,东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代为荆楚豪族,东汉襄阳侯习郁之后人。习凿齿多才多艺,少有志气,博学-,以文笔著称,谈名亦称著一时。与清谈之士韩伯、伏滔相友善。精通玄学、佛学、史学、主要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其中《襄阳耆...[详细]
姓名:徐铉 字鼎臣生卒:916-991 籍贯:广陵人家谱:弟:徐锴 擅长:经历:介绍:文字学家。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时称“韩徐”。与其弟徐锴并精文字学,世称“大小二徐”。世称其所校之《说文解字》为“大徐本”。又曾编纂《文苑英华》、《太平广记》。著有《骑省集》(又名《徐公文集》)30卷,...[详细]
许劭(150---195),字子将,河南平舆人。许劭少年,节操高尚,声名远扬。因与堂兄许靖俱爱好伦理,好评论乡党人物,且每逢月初便更换品评的题目,所以人称“月旦评”。当时的一些人物,如樊子昭、和阳士、虞承贤、郭子瑜等,经其评品后,皆显名于世。所以,世人皆称其为“拔士者”。 “月旦评”在当时名...[详细]
姓名:徐锴 字楚金生卒:920—974籍贯:家谱:徐铉弟擅长:经历:介绍:南唐文字学家。著有《说文解字系传》40卷,已经注意到形声相生、音义相转之理。又以四声谱次,著《说文解字韵谱》5卷,便于检索。还著有《通释五音》、《方舆记》、《古今国典》等。作品:徐锴[公元九二o年至九七四年]字楚金,扬州广...[详细]
徐玑(1162~1214) 南宋诗人。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历官建安主簿、永州司理、龙溪丞、武当令,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徐玑是永嘉四灵(见四灵体)之一。四灵学贾岛、姚合,标榜野逸清瘦的作风,题材窄,诗境浅,甚至流于琐屑,徐玑自不例外。五律可诵者如《黄碧》:黄碧平...[详细]
徐贲:(1335-1393) 明初画家。字幼文,祖籍四川,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号北郭生。张士诚抗元,招为僚属,贲避居湖州蜀山(在今浙江吴兴)。洪武中,被荐入朝,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军队过境、犒劳失时,下狱死。能诗,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称“吴中四杰”。擅画山水,取...[详细]
许褚(?—227),字仲康,谯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的武将,曹操的重要部将之一,和典韦一同统率着曹操的亲卫队“虎卫军”。因为他十分勇猛,所以有“虎痴”的绰号。 籍贯 [豫州]谯国谯县 [今安徽毫州] 容貌 长八尺余 腰大十围 容貌雄毅 官至 武卫将军 兄弟姐...[详细]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名祎,唐著名佛教法师、佛经理论家、翻译家。河南偃师县陈家河村人。一生专事研究佛教经论,不畏艰险,远度重山,由印度运回梵文经卷,在长安讲经传教19年,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玄奘13岁那年,朝廷派大理卿郑善果到洛阳度僧27名。玄奘因不满15岁,考试落榜。主考官...[详细]
玄高(公元402—444)俗姓魏,本名灵育,冯诩万年(今阎良区武屯乡境内)人。南北朝时北方著名的禅僧。曾先后在甘肃天水的麦积山、河北的林阳堂山、甘肃张掖一带、山西大同等地习禅授徒,从学者常有数百人之多,为当时有名的禅僧团。后因卷入北魏宫廷政治斗争,於北魏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遭谗被杀,卒年...[详细]
魏惠王,又称梁惠王(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开封)后,魏国亦称梁国),《竹书纪年》作“梁/魏惠成王”,姬姓,魏氏,名罃,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罃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他死于公元前319年。...[详细]
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末代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是醇亲王奕譞之孙,于光绪三十四年登基为帝,辛亥革命爆发后-退位,结束清王朝统治,九一八事变后做了伪满洲国的“康德皇帝”。日本战败后溥仪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详细]
宣侠父 (1899-1938年),又名尧火,藏名扎西才让,浙江省诸暨县人。 早年留学日本,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0党员。 1924年受中国0委派考入第一期黄埔军校,翌年毕业后被党组织介绍到北方李大钊处工作,旋以-员的公开身份带领一批地下党员,赴张家口冯玉祥...[详细]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详细]
许崇清(1888~1969),别号志澄,广东番禺县(今属广州市)人。 许少年时期,在教会学校读书,曾和宋教仁、黄兴等革命者相识交往,从而接受了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思想。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许考取官费留学日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经宋教仁介绍加入同盟会。在日本留学15年,许对...[详细]
徐达 (1332~1385), 明朝开-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 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 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