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心畬(1896~1963),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名儒,字心□,号西山逸士。满族,河北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清宗室,恭亲王之后。自幼学习诗文、绘画、书法。早年毕业于北平法政大学,继于青岛威廉帝国研究院专攻西洋文学史。后隐居北京西山戒檀寺,潜心钻研文艺,尤其是中国画的学习,历时10余年。复迁西山...[详细]
辛僎,辛绍业之子,清万载康乐人。幼颖异,文思敏捷,字仕勉,号升甫。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于嘉庆年间。 辛僎少年时读书便有自己的见解,20岁补为县学生员,随即在乡试中中举。然后北上侍奉父亲,当时有个亲王想聘他去教书并让他得以牵附,他却婉言推辞了。辛僎曾四次参加会试,但四次都没有考中...[详细]
邢珣(1462-1532),字子用,号三湖,当涂湖阳人,明代政治家,著名的清官。 -经历 弘治六年(1493)进士,正德元年(1506)被授南京户部郎中,转任南京刑部郎中。因得罪权贵太监刘瑾而一度被夺职。刘瑾受诛后,复任南京工部员外郎。不久,转赴赣州任职知府。 当时赣州治内有大盗...[详细]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自号啖面生、方山道民,晚号来禽济源山主,世尊称来禽夫子,明嘉靖三十年生于临邑县万柳村一个书香门第。邢侗资秉聪慧,7岁能作擘窠大书,剑拔 张,气势生动;13岁作雅宜(王宠)楷书;家多藏书,14岁能读所藏。18岁考取拔贡,隆庆四年(1570)应诏进京,尽友...[详细]
邢久海,男,1954年生于北京市平谷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平谷师范美术高级讲师,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黄河书画院特邀画家。擅长梅、兰、竹、菊,并由以画梅见长。潜心研究、学习、探索古今画梅大师技法,特别是受到画梅大家王成喜老师的影响,在创作上更加强化构图,用洗练的笔墨表现了梅的自然淳朴之美,...[详细]
邢宽,字用夫(一作用大)。直隶无为州(今安徽无为县)人。 生年不详,卒于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永乐十三年(1420)第七名进士。殿试后,明成祖召见,询及祭祀、兵戎,应对中肯,考究详明,被成祖擢为第一,称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纂修《宣庙实录》,升侍讲。不久,因疾告假归里。正统十一年(1446)...[详细]
邢球痕,男,1930年生于浙江嵊州长乐镇太平村。高中就读于嵊县中学(现嵊州市第一中学)195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前身)。1983年,任中国航天工业部第四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研究员。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邢...[详细]
邢荣杰(1911—)河北无极县马村人。1933年任国民党保卫团大队长。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入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冀西游击对第五大队大队长,冀豫抗日义勇军参谋长,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三十四团参谋长,第八军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五分区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旅参谋长,第...[详细]
终来三百年,不乏贤士明哲,但奸佞之臣亦非鲜见。一旦小人得志,便退其狡谋,屡设奸计,误国误民。邢恕便是其中的一个。 邢恕,字和叔,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他自幼博览群书,精通典籍,古今成败故事尽在胸中,每每高谈阔论,口若悬河,颇有战国时游说干七国之间的纵横家气度。后来又师从当时的著名哲学家程颢,...[详细]
刑天,亦作“邢天”、“形天”,是《山海经》里提到的一位无头巨人,原是炎帝的手下。《山海经·海内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没了头颅,只能永远与看不见的敌人厮杀,永远战斗。故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详细]
邢燕子 原名邢秀英,1940年出生,天津市宝坻区人。 从小跟爷爷在农村老家长大,父亲是天津市一家工厂的副厂长。1958年,高小毕业后没有回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区,而是回到家乡宝坻县大中庄乡司家庄村务农,发愤改变家乡的穷貌。在那里,她和农民打成一片,并组织了一个“邢燕子突击队”,成绩突出。...[详细]
辛际周(1885-1957),辛际唐之弟,字祥云。中年好佛,自号心禅居士,晚年号灰木散人。万载县康乐镇人。辛际周自幼聪颖,有神童之誉。18岁中举。废科举后,入京师大学堂习经济系。毕业后,任江西省立第五师范(设于临江)学监,兼任省内某报主管。后于父忧,回籍侍母。1925年,他40岁时,开始信佛...[详细]
麴信陵[唐](约公元七九四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德宗贞元中前后在世。贞元元年,(公元七八五年)登进士第。仕为舒州望江县令,有惠政。信陵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详细]
辛评(?-204年),字仲治,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人物。曹魏卫尉辛毗之兄。原是韩馥部下,韩馥逃亡后转而辅佐袁绍。袁绍死后,辛评、郭图欲立袁谭为主,与审配等不和。后来曹操破邺,其弟辛毗在城下劝降。审配怒遣手下将辛评全家杀害。 人物生平 效力袁绍 辛评本为韩馥部下,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详细]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详细]
辛绍业(1755-1814),字服先,号敬堂。万载康乐人。嘉庆元年(1796)进士。博研群书,年青时与浮梁邓传安齐名,督学翁方纲有“万载浮梁辛与邓,说经夺席惊群英”之句。绍业既通籍,官国子助教,宦京师十四年。与方纲校勘、注疏《说文》。有持经说相质者,方纲必与绍业共研讨之,绍业证据极博,而能审...[详细]
辛愿 金代诗人。字敬之,自号女几野人,又号溪南诗老。福昌(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年25,读白居易《讽谏集》,一日便能背诵(《中州集·辛愿传》),从此发愤读书。喜杜诗韩文,精于《春秋》三传和佛经。为人放达无拘,麻衣草履,在达官贵人中笑谈豪饮,旁若无人。后因河南府尹诬陷同僚,受牵连下狱。出狱后,...[详细]
楚成王熊恽,公元前671-前626在位。楚文王卒后,其子堵敖(杜敖)立。堵敖与其弟熊恽均为楚文王与息妫所生。堵敖在位三年,政局动荡,无所作为,后在政变中被废。公元前671年,熊恽即位,是为著名的楚成王。楚成王即位时年幼,军政大权掌握在令尹子元手里子元。公元前664年(楚成王八年),申公斗班怒杀子...[详细]
熊方受(? — ?)字介兹,永康州城内东街(今中东镇)人,壮族。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参加广西乡试,中试第十二名举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礼部郎中、军机章京,都察院江西道监察御史。后转任山东省知府.简用兖沂曹兵备道兼管黄河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