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 [唐][公元758年-815年,唐朝宰相]

  • 武元衡(758年—815年),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出身官宦之家,曾祖武载德,为武则天之族弟,官至湖州刺史;祖父武平一,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父武就,殿中侍御史。元衡曾为宰相,力主用兵强藩,后被刺杀。 武元衡勤奋好学,天资聪慧,后进士及第,为监察御史,出为华原县令。后因不满镇将...[详细]

武元直 [宋]

  • 武元直:生卒年不详。金书画家。字善夫。擅画山水,画风略近南宋院体。笔法精细,墨色清润。 赤壁图武元直赤壁画卷(公元12世纪)〔金〕号广莫道人,字善夫,《图绘宝鉴》作字善天,北平(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金章宗完颜璟明昌(1190-1196)时中进士,善画山水,曾画过《雪霁早行图》《巢云霁雪图》...[详细]

武则天 [唐][公元624年-705年,中国女皇]

  •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 武则天,是一个颇具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名人。她...[详细]

吴兆骞 [清][公元1631年-1684年]

  • 吴兆骞(1631~1684) 清初诗人。字汉槎,号季子。吴江(今属江苏省)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以科场案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20余年。友人顾贞观为他求援于纳兰性德,经性德父明珠活动,又以献《长白山赋》为康熙帝赏识,康熙二十年(1681)被允许纳资赎归。归家后,又游京师,死于京师...[详细]

吴镇 [元][公元1280年-1354年]

  • 吴镇(1280~1354),元代画家,元四家之一。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又自称梅花和尚、梅沙弥,浙江嘉兴魏塘镇人。诗文著作有后人辑集的《梅道人遗墨》及《梅花庵稿》传世。以善画山水和墨竹著称。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而有新的变化。画法上,多用披麻长皴,兼用厚重的点苔法,以表现山川洲渚的不同景色。构图、...[详细]

吴振勃 [清][公元1770年-1847年]

  • 吴振勃(1770~1847)字兴孟,一字容如,号筠斋,祖居安徽歙县丰溪之南,故他晚年称丰南居士。自他始迁海州居板浦空心街。他秉资聪慧,弱冠即工诗善书,甚为时人称道。35岁时方中举。道光十三年(1833)以岁贡生候选儒学训导。 吴振勃与胞弟吴振勷并称“板浦名士二吴”,尤以吴振勃名气为盛。他践履...[详细]

吴质 [三国][公元177年-230年]

  • 吴质(177—230年),字季重,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人。三国魏文学家。 吴质出身“单家”,又不能取“与乡里相浮沉”的态度,所以不能跻身汉末的名士派之列,得以在政治领域大显头脚;纵然后来曹丕征吴质到洛阳,亦“不为乡里所饶”(《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典略》)。当然还有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详细]

武之望 [明][公元1552年-1628年,明末著名医学家]

  • 武之望(1552~1628年),明末著名医学家。西安府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出身于耕读之家,少年时刻苦好学,经史子集无不通晓,被誉为“关中鸿儒”。 武之望淡于名利,一生未追求功名。他因子孙辈患麻疹时苦于乡间无医诊治,便亲自尝试,在钻研前人医学典籍的同时,翻山越岭采撷草药,治好了子孙的病。...[详细]

吴忠性

  • 吴忠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图学教育家,不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级测绘专业人才,而且开创了我国地图投影学科研究的新领域,为我国测绘制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被公认为著名测绘专家和我国地图投影学科的奠基人。1980年,吴忠性出席“国际地图学会第6次代表大会”和第10次国际地图学术讨论会,代表我国首...[详细]

吴泮洲 [公元1921年-1983年]

  • 吴泮洲,1921年出生,法库县慈恩寺乡耿家窝堡村人。1939年12月于法库国民高等学校毕业后,被保送到新京(长春)医科大学本科学习,攻读西医内科。1944年12月,吴泮洲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后回乡。1945年在法库小荒地村开始行医,1947年在法库县医院任医师。 新中国成立后,吴泮洲在法库...[详细]

伍子胥 [春秋战国][公元前559年-前484年,春秋末期军事家、谋略家]

  • 伍子胥(前559~前484)。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谷城冷集区沈湾(原系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春秋时期吴国大夫(此时官分三等:上卿、大夫、士)。后为吴国破楚有功,被封于申(约在今黄浦江下游一带),又称申胥。楚太子太师伍奢次子。前522年,其父兄受谗,被楚平王杀死,...[详细]

武宗元 [宋][?-1050年]

  • 北宋画家。武宗元 河南白坡(今河南省孟津)人。(?~1050)初名宗道,字总之,自幼学画,才智非凡,年十七,即画北邙山老子庙壁。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营建玉清昭应宫,征集天下画师,分为二部,武宗元任左部之长,后曾在河南各地寺观绘制壁画。其家世儒,早年与官僚王随家联姻,得太庙斋郎,由...[详细]

吴作人 [公元1908年-1997年,泾县三吴]

  • 泾县茂林镇人。早年受业于徐悲鸿,先后就读上海艺大、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中央大学、巴黎自由画院、卢伟尔学校巴黎美术学校西蒙教授工作室,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并荣获“桂冠生”称号。学成回国后,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其美术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担任中国美协主席,国家文化...[详细]

嵇喜 [晋]

  • 嵇喜(?—?),字公穆,治书侍御史嵇昭之子,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的兄长。西晋豫州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约魏末晋初间前后在世。魏时举秀才,后为卫将军司马攸之司马,为齐王一派重要幕僚。晋时历江夏太守、徐州刺史、扬州刺史、太仆、宗正。 ●称有当世才 史书称嵇喜“有当...[详细]

夏竦 [宋][公元985年-1051年]

  •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为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历知黄、邓、寿、安,洪、颖、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为宰相,旋改枢密使,封英...[详细]

夏昶 [明][公元1388年-1470年,明朝画家]

  • 夏昶:(1388~1470), 中国明代画家。幼小家贫,继舅父改姓朱,后复夏姓,明太宗为之更名昶,字仲昭,号自在居士,又号玉峰,江苏昆山人。永乐十三年(1415)登进士,后授庶吉士,因善书法,于永乐二十年授中书舍人。宣德六年(1431)升为吏部考功主事。曾出任江西瑞州知府 4年,后为太常寺少卿。...[详细]

夏圭 [宋][南宋四家]

  • 夏圭:字禹玉,南宋画家。浙江杭州人。曾任画院待诏。他开始学画人物,后来攻山水画,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将水墨技法提高到“淋漓苍劲,墨气袭人”的效果。树叶有夹笔,楼阁不用界尺,景中人物点族而成,神态生动。构图常取半边,焦点集中,空间旷大,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独具一格,人称“夏半边”,后人...[详细]

夏侯亶 [南北朝][?-529年,南北朝时期梁国重臣]

  • 夏侯亶(?—公元529年),字世龙,车骑将军夏侯详的长子,梁国谯郡铚(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南北朝时期梁国重臣。《宿州志》中记载:“梁:夏侯亶,临涣人,为豫州刺史,布政施惠,百姓歌颂。”夏侯亶历仕骁骑将军、宣城太守、司州刺史、安陆太守。天监中,帅军大破北魏军,功迁豫、南豫二州刺史,加都督。...[详细]

夏侯夔 [南北朝][公元476年-532年]

  • 夏侯夔(公元476年—532年),字季龙,夏侯亶的弟弟,梁国谯郡铚(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历任吴兴太守、征远将军、西阳武昌二郡太守、持节、督司州诸军事、信武将军、司州刺史、右卫将军、云麾将军、督南豫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豫州刺史等职。 ●远近附之 梁普通三年,夏侯夔代兄夏侯亶...[详细]

夏侯端 [南北朝][?-627年]

  • 夏侯端(?—公元627年),祖籍谯郡铚城(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是梁朝时尚书左仆射夏侯详的孙子。在隋朝做大理司直一官。 ●劝说起兵 唐高祖未显贵时与他是朋友,大业中期到河东讨贼,上表让他任副将。李密对高祖说:“隋炀帝性情很爱忌妒人,在朝内厌恶李姓之人,如今金才已杀,接着将要对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