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 [唐][公元680年-759年,中国古代十大画家,古代十圣]

  • 吴道子(约公元680年~公元759年),唐朝著名画家,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被后世尊称为“百代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人物绘画“冠绝于世”。他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如衣...[详细]

吴道凝 [清][公元1728年-1810年]

  • 吴道凝(约1728-1810),平昌县灵山乡(今元山镇)草坝村人。 乾隆庚辰恩科举人,曾授顺天府房山县知县、华阳教谕,工书法,擅骈文,所作《巴灵台赋》流传甚广。相传乾隆皇帝读后盛赞其文,并赏慕巴灵台秀丽风光,曾拟御驾亲临,无奈当时蜀道险阻,未能如愿。 现巴灵寨石壁上仍...[详细]

吴登云 [帕米尔高原上的白衣圣人]

  • 吴登云,汉族,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郭集镇己合并到送桥镇)柳坝村人,1939年出生;是中共党员。是百位新中国感动中国人物 ,白衣圣人”,是中共-、-、十八大代表,新疆乌恰县政协原副主席、县人民医院原院长,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全国双拥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医学...[详细]

武丁 [商][?-前1192年,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

  • 武丁,生卒年不详,小乙子.小乙死后继位,在位59年,病死,葬于殷,一说葬于今河南省商水县长平。 武丁的父亲小乙是盘庚幼弟,原无继承王位资格,就把他的儿子武丁从小送至民间.武丁与奴隶一起耕种、砍柴和生活,养成了俭朴的习惯,也知道民间的疾苦.他又善于同奴隶交朋友,奴隶傅说就是他最好的朋友,傅说...[详细]

乌尔衮 [清][?-1721年]

  • 乌尔衮,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巴林部人,札萨克多罗郡王鄂齐尔次子,固伦淑慧长公主孙。康熙三十年(1691年)6月尚和硕荣宪公主。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袭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王,五十八年(1719年)从征康熙帝,六十年(1721年)卒於军。 同年(公元1721年)去世的名人: 噶尔臧 (?~...[详细]

伍法岳

  • 法岳教授1932年1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其父伍家宥,系--,其生母龚蔚英,早在1935年即去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三年,法岳随父亲、继母由湘迁至重庆,并入小学就读。由于日机频繁轰炸重庆,致使居无定所。1943年考入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就读。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随父母、弟弟迁...[详细]

吴复古 [宋][潮州八贤]

  •  吴复古,生於揭阳县的蓬洲都(今属汕头市)。父吴宗统为翰林院侍讲,他为皇室教授。因双亲去世,归揭阳结庐守墓3年,并设帐课徒。事後离家到潮阳县麻田山(今属潮阳市)筑远游 吴复古 庵,云游四方,广交学人,尤与苏东坡兄弟最为知交,常一起研讨庄子和老子的学说。苏东坡曾为他作《远游庵铭》并赠诗数首。...[详细]

吴公 [汉]

  • 吴公, 河南上蔡人,汉初政治家,文学家,恩师是李斯,曾教诲天才儿童贾谊。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召以为廷尉。吴公荐洛阳人贾谊,帝召以为博士。其事见于《史记》和《汉书》贾谊传,吴公与李斯同邑,说明他也是上蔡人,并曾学事李斯,当过李斯的学生。明代李本固《汝南遗事》:“汉河南守...[详细]

吴谷 [公元1883年-1911年]

  • 吴谷(1883~1911)字春阳。合肥(今属长丰县)人。 1903年组织“自强会”。次年春至上海 ,与高荫藻等创办青年学社,结识陶成章、宋教仁、黄兴筹人,加入军国民教育会。是年冬与万福华等密议暗杀安徽巡抚王之春,案发,东渡日本留学。1905年夏与孙中山、黄兴、廖仲恺等十余人发起组...[详细]

吴广 [秦][?-前208年,楚汉传奇]

  • 吴广(?~前208),字叔,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与陈胜同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详细]

吴光义 [明]

  • 吴光义 字行可,晚号觉庵。明无为州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参加江南乡试,名列榜首。三十五年(1607)中进士。任仁和县令,有政绩,擢升工部主事。改任兵部职方司,出辖山海关,使- 生还者数万。以参议职任陕西边境神木道,转任四川副使,后升任河南巡抚,处理积案,开释株连,不可胜数。晋升兵部右侍郎...[详细]

吴冠中

  •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详细]

吴国对 [清][公元1616年-1680年]

  • 吴国对 (1616~1680),字玉随,号默岩,学者,《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曾祖父.顺治八年(1651年)拔贡,十一年顺天府举人,十五年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吴国对及第后,深得顺治皇帝的赏识,授翰林院编修.吴敬梓在《移家赋》中得意地描述顺治对曾祖父的恩宠:"三殿胪传,九重温语,宫烛...[详细]

吴国伦 [明][公元1524年-1593年]

  • 吴国伦(1524~1593) 明代文学家。字明卿,号川楼子、南岳山人。兴国(今属江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擢兵科给事中。触忤严嵩,被谪为江西按察司知事,又移南康推官等。严嵩败,起为建宁同知,历邵武、高州知府、贵州提学副使、河南左参政。后罢归。归里之后,诗名很高。当时...[详细]

吴汉 [汉][?-44年,十七史百将传,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 吴汉(?—44年),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位居第三。任偏将军、大将军,刘秀称帝后,升任大司马,封舞阳侯。 吴汉少时家贫,在县中任亭长。王莽末年,因为手下宾客犯法,逃跑到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后来资用匮乏,便以贩马为业。往来于燕...[详细]

武汉臣 [元]

  • 武汉臣 元代戏曲作家。济南(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字号不详。作杂剧12种,今存《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包待制智赚生金阁》 3种。(后二剧《元曲选》作武汉臣撰。《录鬼簿》武汉臣名下未著录,息机子本《元人杂剧选》作无名氏撰)《虎牢关三战吕布》仅存残曲,余皆佚。《散家财天赐老生儿...[详细]

吴宏 [清][公元1615年-1680年,清代名画家]

  • 吴宏( 1615 -1680 )江西金溪人。 字远度,号竹史,又号西江外史,祖籍金溪,寄居江宁(今南京)。清代名画家,“金陵八家”之一。以善画山水竹石名噪大江南北,尤工大幅山水画。曾“策蹇驴过大梁之墟,归而若有所得”,(宋琬《安雅堂集》语)笔墨为之一变,具有雄健清壮的格调,以补纤弱淡雅之不足...[详细]

武宏 [公元1923年-2017年]

  • 武宏是陕西咸阳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班长、游击队长、管理员、中队长、副连长、连长等职,参加了宛平南教、平谷榆子山、宝坻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营长、副团长、支队长、团长等职,参加了卢台夜袭战、南胡庄狙击战、武清、...[详细]

吴弘道 [元]

  • 吴弘道(生卒不详)字仁卿,号克斋先生。祁州蒲阴(今安国)人。以府判致仕,元大德年间(1297~1307)已成名,其杂剧作品有《子房货剑》、《火烧正阳门》、《醉游阿房宫》、《楚大夫屈原投江》,以明快、流畅,给人以清新之感而盛行天下。著有散曲集《金缕新声》,已失传,今存小令34首,收在元杨英《阳春白...[详细]

吴华 [公元1913年-1988年]

  • 吴华(1913-1988年) 雷高镇大群村人,出生于广州市。1931年在中山大学读书时曾参加0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1935年12月,在北平中国大学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过著名的“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4月加入中国0。1937年6月受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派到广州开展青年运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