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涯(764~835)字广津,山西太原人。唐代大臣,诗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 王涯世出“太原王氏”,其家为官宦之家,其祖父王祚为武周时谏官,直言善谏,以抗言直谏罢万象宫而传名天下。其父王晃,曾为唐温州刺史。优裕的家庭,使王涯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少而博学、才...[详细]
王亚樵(1889~1936),谱名玉清,字九光,另字鼎,别字擎宇。清光绪十五年正月十五日(即1889年2月26日)生于合肥北乡(今肥东县磨店乡)王小郢。1905年赴乡试未中,在家设馆执教。1908年,经吴春阳介绍,加入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后,王联合同乡李元甫、王传柱等人,举起土枪刀矛,成立革命军...[详细]
王衍(256—311年),字夷甫,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西晋大臣,喜谈老庄,倡导玄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王衍出身士族,父王义为平北将军,与正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是从兄弟。王戎善清谈,对他有较大影响。少年时代去拜访“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山涛目送他远去的身影说:“误天下苍生者,...[详细]
王彦萍 王彦萍,祖籍宁河县丰台镇,1956年生于北京,教授,是中国当今女画家中的佼佼者。 王彦萍从小受家庭熏陶,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17岁就在《北京文艺》发表美术作品。中央美院毕业后,多次在国内和新加坡、英国、德国、荷兰、瑞典、法国等国家举办个人画展,并多次获奖。2000年她作为中国惟一...[详细]
王耀武将军:第十名将。第74军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了国...[详细]
王绎:(约公元1333--?年)元末的著名肖像画家。字思善,号痴绝生,睦州(今浙江省建德)人,寓杭州。擅画人物肖像,形神兼备。著有〈写像秘诀〉一篇。为其画肖像的经验之谈。王绎 又名: 号痴绝生 字思善 朝代: 元 生卒年: 1333-? 国别: 中国 籍贯: 浙江建德 代表作美术图片: 杨竹西小...[详细]
王一鹗机警聪敏,通达干练,立朝四十年,文治武功,皆有建树,其事迹不仅见之于志书,而且在曲周民间广为流传。 王一鹗,号云衢,曲周县东街人,少年时聪明异常不同凡响,五岁识字,过目不忘,七岁时即能赋诗,世人称奇,十八岁中举,十九岁进士及弟。在他回家完婚时,皇帝亲赐文锦一袋,以赠妆奁,当时为殊荣。...[详细]
王一峰,原名王俊山,1909年4月26日出生,法库县卧牛石乡元宝窝堡村人。青少年时期在本村读书7年,由于品学兼优,甚得老师器重。辍学后,王一峰到新民县机房当摇线工。1931年.王一峰参加张学良卫队骑兵连,曾在河北省张家口和陕西省一带驻防。1933年退伍后,先后在康平县六区罗家屯、科左前旗百子屯、...[详细]
广东十虎之一鹤阳拳王隐林 侠家拳侠家拳是广东南拳之一大侠李胡子从四川云游到广东在肇庆鼎湖山庆云寺挂单,把侠家拳传给僧人王隐林(又名王飞龙),王隐林到广州后还俗,在黄沙兼善街开设武馆授徒,把十二支桥,小罗汉,虎鹤相斗,大罗汉,侠家刀、枪棍等拳械套路传给王汉荣、王伦(王敬初)、蔡懿恭、王林开、...[详细]
王吟秋(1925——2001)程派青衣。江苏苏州人。12岁进北京投师求艺,从王幼卿学青衣,从诸如香学花旦,后得王瑶卿亲传,授之以《棋盘山》、《十三妹》、《苏武牧羊》等剧。1943年加盟马连良先生的扶风社,唱二牌旦角,为马配演《打鱼杀家》、《桑园会》等戏,后又与谭富英先生合作演出,艺事得以长进。1...[详细]
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祖王安国为吏部尚书,父王念孙为直隶永定河兵备道,皆以治名物训诂著称。引之幼承家学,根底坚实,乾隆六十年(1795)中举人,嘉庆四年(1799)中一甲第三名进士,因成绩优异授翰林院编修,后擢升至礼部左侍郎,参与纂修《词林典故》,曾任实录馆...[详细]
王沂孙(?~1291前) 宋末词人。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家住玉笥山,亦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工文词,广交游,同时代的周密称他结客千金,醉春双玉(〔踏莎行〕《题中仙词卷》)。元兵入会稽,杨连真伽掘宋帝六陵,王沂孙与唐珏、周密等赋《乐府补题》,托意莲、蝉诸物,以抒愤慨,寄托- ...[详细]
王永彬,字宜山,枝城镇石门坎人。一生治学甚广,所著《围炉夜话》、《音义辨略》、《六书辨略》、《禊帖集字楹联》、《朱子治家格言》、《先正格言集句》、《历代帝统年表》、《孝经衬解》等八部著作合编为《桥西山馆杂著八种》。影响最大的是《围炉夜话》,与明代的《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详细]
王永吉(1600年-1659年)字修之,号铁山,江南高邮人(今江苏高邮),是明朝大臣、贰臣。为官清正廉洁。 明天启间进士,官至蓟辽总督。 顺治二年,以顺天巡抚宋权荐,授大理寺卿。四年,擢工部侍郎。永吉疏辞,上责其博虚名,特允之,并谕永不录用。 居数年,有诏起用废员,复诣京师,吏部疏荐...[详细]
汪有典 字启谟,号订顽。清无为州人。府庠生。博通经史。竭10余年精力,搜集明代300年间抗节死义诸贤事迹,编纂成《史外》32卷,乾隆十三年(1748)付梓。民国15年(1926)清末举人卢自滨校订再看版。还著有《望古集》6卷。年71卒。...[详细]
汪由敦(1692~1758),初名良金,字师茗,号谨堂,又号松泉,休宁溪口人,祖上曾出过户部主事、布政使司参议、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等高官。父亲汪品佳贾而好儒,常年寓居江苏常州,并在此生下四子一女。汪由敦排行老大,从小颖异绝伦。5岁便拜师读书;8岁时,其父每诵以前代世系年号,由敦即能了了复数。1...[详细]
王友亮(1742--1797),清代诗人。字景南,号东田,又号葑亭,婺源【今安徽省婺源县】人。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举人,官内阁中书。五十六年【1791】进士,改授刑部主事。官至通政司副使。王友亮诗一首严先生钓台不饵帝王钩,东归狎水鸥,早知渠物色,一并脱羊裘。 同年(公元1742...[详细]
王禹□(954~1001) 宋代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贫寒。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983)进士,授成武县(今属山东)主簿。次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端拱元年(988)召试,擢右拾遗并直史馆,复拜左司谏、知制诰,直言敢谏。淳化二年 (991),庐州尼姑道安诬告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