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宋][公元1021年-1086年,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东乡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北宋帝国首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详细]

王安中 [宋][公元1075年-1134年]

  •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曲阳(今属河北)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详细]

王鏊 [明][公元1450年-1524年]

  • [明](一四五o―一五二四)字济之,别号守溪,学者称震泽先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成化十一年(一四七五)进士。武宗(一五o六―一五二一)正德元年十月入内阁,任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少傅,谥文恪。 王鏊从小聪颖异常,8岁能读经史,12岁能作诗,16岁随父读书,写得一手...[详细]

王霸 [汉][?-59年,十七史百将传,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 王霸(?—59年),字元伯,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新莽末,从刘秀起兵,长期戍守北部边疆,后封淮陵侯。 王霸家族世好文法。父亲曾任郡决曹掾,王霸年轻时也做过狱吏。王霸不愿意当这无所作为的小吏,平素谈吐举止,慷慨有大志。其父亲深以为奇...[详细]

王百年 [清]

  •  王百年,字树人。清,杨桥集东王新庄人。乡试副榜,六品同知衔,授予四川省夔州府学教谕。每岁召集文武生员,以勤俭廉明为训,树清正学风。道光年间,礼部授予“端方正直”匾额。常告戒子孙:“人生以读书耕田为主,做官以清廉爱民为重,以-最为可耻,最为不孝。”告老还乡后,常在阜阳清颍、聚星两书院讲学。 ...[详细]

王褒 [汉][西汉谏议大夫、辞赋鼻祖]

  • 王褒(汉朝)字子渊,生卒年不详。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 ,他的生卒年失载,只知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主要在汉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时期。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辞赋家。 王褒少年时期就善于写诗,工于作赋,对音乐也有较高的修养。当时的汉宣帝是一个十分喜爱文学与音乐的皇帝,自己也会创...[详细]

王宝庆 [公元1930年-1950年]

  • 王宝庆(1930~1950.11),男,汉族,夏津县白马湖镇祁庄人,1948年参军,1950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战士和通信员。为人机警聪明,作战沉着而勇猛,任通讯员期间,多次冒敌人炮火传送情报、命令,出色地完成任务。是年11月,在传送命令时牺牲于敌人炮火中,荣立二等功一次。 ...[详细]

王必昌 [清][公元1704年-1788年]

  • 王必昌(1704~1788)乳名揆,字乔岳,号后山。福建德化城关西门人,生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为德化名进士,史乘善本清乾隆版《台湾县①志》、《德化县志》主纂者。他付出的心血与劳动,为中华民族、为台湾人民与德化人民作出不朽的贡献。 王必昌自幼聪明好学。5岁启蒙。8岁时,为探望在台湾谋...[详细]

王炳扬 [清]

  • 王炳扬,字烺臣,商水县城关镇云路街人,清光绪年间贡生。学业成就后从事教育,教出秀才、贡生不下百人,被人们誉为“出秀才之师”。他生活艰苦朴素,爱惜柴米,以功高廉洁著称乡里。...[详细]

王勃 [唐][公元649年-675年,初唐四杰]

  •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详细]

王伯成 [元]

  • 王伯成 元代戏曲作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至元年间前后。他与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是忘年交,与张仁卿关系也颇密切。著有杂剧 3种,今存《李太白贬夜郎》1种。《张骞泛浮槎》已佚;《兴刘灭项》存残曲,见《九宫大成谱》中。又著有《天宝遗事》诸宫调,以及少量散曲。《李太白贬夜郎》写李白...[详细]

王伯当 [南北朝][?-618年]

  • 王伯当(?-618),外号勇三郎,隋末瓦岗军将领,初于济阳(今河南,兰考县东北)率众起义,曾推荐李密与翟让。瓦岗寨的神射手,隋唐演义排名17,曾一箭射死隋唐第九条好汉魏文通。对李密忠心耿耿,一直陪伴其左右,最后和李密一起被唐军射死于断密涧。王伯当是隋唐时期起义军瓦岗寨中的一员大将,是瓦岗寨领袖李...[详细]

王长林 [公元1928年-1989年]

  • 王长林,回族,1928年6月出生,法库县法库镇人。1936年1月至1941年12月,在法库县城内的小学读书。1942年1月至1945年12月,在辽宁省立铁岭商科中学读书。1946年2月至1949年1月,在长春大学法学院经济系读书。长春解放后,1949年1月至3月,在长春东北大学二部读书。 ...[详细]

王昌龄 [唐][公元698年-756年,七绝圣手]

  • 王昌龄(约690—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籍贯旧有三说:太原、京兆、江宁,《旧唐书》昌龄本传以昌龄为京兆人,较为可信。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详细]

王长文 [晋][公元238年-302年,西晋经学家]

  • 王长文(约238——302年),字德携,三台人,西晋经学家。 王长文天资聪颖,钻研五经,博览群书,以才学知名。年轻时,州府多次召他任职,他拒不接受,甘愿在家侍奉母亲,专事著述。 西晋咸宁年间(275——280年),王长文出任蜀郡太守,一上任就举荐贤才,表彰孝行。元康初年(公元291年),...[详细]

王昌裕

  • 王昌裕,1925年7月14日生于所街乡黄福峪村。1933年3月进入本地初级小学读书,1937年1月结业。3月,考入石门县立第四高级小学(今石门县磨市镇中心小学)28班读书,1939年1月毕业,3月,考入石门县立初级中学(今石门县第二中学)读书。1943年1月毕业。3月,考入石门县私立九澧中学(今...[详细]

王朝俊 [公元1875年-1930年]

  •  王朝俊(1875~1930.7.26) 字黉一,别号鸿一。山东濮县(今鄄城县)人。幼年入私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取秀才,旋即被选送到济南山东高等学堂攻读。光绪三十年(1904年)与丁惟汾等接受公费赴日本留学,肄业于宏文学院师范科。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归国后...[详细]

王充 [汉][公元27年-97年]

  • 王充(27—约97),字仲任,祖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祖上因军功受封会稽阳亭,不到一年,被爵削为民,以农桑为业。祖父名汛,受豪族欺凌,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塘县(今杭州),以贾贩为事。充父名诵,因与豪门结怨,迁居上虞。充为小儿,与侪伦游戏,不好狎侮。6岁读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8岁授《...[详细]

王宠 [明][公元1494年-1533年,中国明代书法家]

  • 王宠(1494~1533),中国明代书法家。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书法家蔡羽的学生,以诸生贡太学。其诗喜欢建安、三谢及盛唐诗风,著有《雅宜山人集》。王宠生活于弘治至嘉靖年间,这时正是吴门地区书法创作鼎盛时期,他虽是祝允明、文徵明的后辈,却与他们并称为吴中三家。...[详细]

王崇伦 [公元1927年-2002年]

  • 劳模王崇伦(1927-2002年) 王崇伦,鞍山市北郊沙河人。他是与孟泰一起闻名的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十大”代表,十届中央委员,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四、五届代表。1949年3月入鞍钢机修厂工具车间当创工。1951~1953年,在鞍钢恢复建设时期,他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不断开动脑筋,革新改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