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星(1892—1964),字吉樛,号天闲,1892年12月23日生,新邵县坪上镇人。早年就读于长沙中路师范,辛亥革命后,两度留学日本学习军事。1923年回国从军以后,在军队担任过多种职务,曾任国民革命军第5路总指挥部中将参谋长。1935年任总参谋部中将高参。“卢沟桥事变”后,先后任湘鄂川黔四省...[详细]
唐希雅:五代画家,初学于南唐后主李煜。 唐希雅,南唐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曾祖而上家于河北,五代迁江右。工书,善画,其初学江南李后主金错刀书,有一笔三过之法,虽若甚瘦而风神有余。变而为画,因其战掣之势,以写竹树,其为荆标柘棘,翎毛草虫之类,多得郊野真趣。与徐熙同称江南绝笔。《海岳画史、宋朝名画评...[详细]
姓名:唐玄度生卒:籍贯:家谱:擅长:经历:评价:作品: [唐]字彦升,文宗时待诏。工书,尤精小学。推原字画,使有指归。为十体曰: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悬针、垂露、鸟书、连珠。网罗古今绳墨,盖亦无遗。十体中作飞白书舆散隶相近,伹坟缥缈萦举之势,,又全用楷法。开成二年(八三七)太学立石...[详细]
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太原)人。咸通(八六o至八七三),咸通二年(八六一)进士。十余年不第。中和中王重荣辟为从事,官至兴元(今陕西汉中)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阆中)、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於书、画、音乐、博饮之技,无不出於辈流。擅长五言古诗,师法李商隐,然风格颇...[详细]
唐寅(1470-1523),别名唐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著名画家、诗人。唐伯虎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29岁的唐伯虎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然而受“会试-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唐伯虎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详细]
唐拥军(1968~1986),汉中人,生于凤县平木乡。中学读书时,品学兼优,加入共青团,被评选为优秀团员。1985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谦虚好学,听从指挥,团结战友,刻苦训练。11月部队赴云南执行参战任务,在临战训练中,他发扬“钉子”精神,超负荷进行训练,很快掌握了军事技术,受到连队嘉奖。...[详细]
唐运祥,1945年12月生,邵阳市人。1964年参加工作,历任洞口县委副-、县长,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分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办公室主任、金融管理处处长,中国人民银行湖南分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稽核监督局局长,广东省分行行长,1998年11月-2000年8月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详细]
唐甄(1630~1704),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唐甄塑像亭。四川省达州(今通川区蒲家镇)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清顺治十四年 (1675)中举人。曾在山西长子担任过10个月的知县,因与上司意见不合被革职。后曾经商,因赔本乃流寓江南,靠讲学卖文维持生活。著作主要有《...[详细]
谭济筠 清末年间的广东武术家,本名潭石窝,成名后将名字改为潭济筠, 性格率直冲动,后随咏春宗师梁赞学武,不单武艺有进,人亦变得成熟稳重,因缘际遇结识到革命党人,更不惜舍身匡扶,多番身陷险境亦义无反顾。后来融会咏春拳自创鹤阳拳,此拳法放拳如猛虎,出 如蛟龙,拳法刚烈威猛,动作长桥大马,大...[详细]
谈立人同志简介 谈立人,原名谈正宗,曾改名谈裕宗、谈锋。1916年11月生,宁河县宁河镇人。1937年报考民族革命大学,并在山西参加抗战,曾任记者、编辑。后到延安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任延安县0第三科科长。1946年调往佳木斯市,先后任市0秘书主任,第四区区委-,市委宣传部长...[详细]
被魏孝静帝称为“神鸾”、梁武帝称为“肉身菩萨”的昙鸾,是一位适应社会发展,将儒、道、释三学融会于净土思想中的一位净土宗大师,是一位在佛教中国化的变革中有重大贡献的佛教学者。 昙鸾,生于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6年)。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圆寂于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 542年)。还有一说圆...[详细]
谭人凤,字石屏,晚年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县永靖团福田村(今属隆回县)人。清咸丰十年八月初六日(1860年9月20日)生。青年时多次应试不第,在村义学任塾师。秉性刚直,路见不平,必拔刀相助,对官绅豪富尤深痛恨。尝云:“官食民膏作威作福如此,吾将尽力铲除之。”光绪二十一年,在家乡办福田小学。光绪二...[详细]
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si,第四声)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母亲徐五缘。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著名维新派人物。北京半截胡同41号是他...[详细]
谭孝曾(1949——)国家一级演员,艺术委员会成员,谭派老生。北京人。出身梨园世家,系谭富英之孙、谭元寿之子。1968年毕业于北京戏曲学校,从王少楼、杨菊芬等学习老生戏,从诸连顺、徐元珊等学习武生戏。毕业后又得到祖父谭富英、父亲谭元寿的亲传。他嗓音高亢宏亮、韵味清醇、悠杨自如,扮像清秀、台风潇洒...[详细]
谭行义,四川三台人。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名将。【清史稿·列传一百四】记载:“康熙时,以武举授陕西西宁卫千总。雍正初,从军平青海,再迁河南城守营参将。河东总督田文镜劾行义送陕西军马疲瘦,夺官,上令来京引见,召对称旨,赐编刻上谕、貂皮、香珠,复原官。再迁广东高雷廉总兵。总督鄂弥达檄行义将五千人...[详细]
谭元春(1586~1637?) 明代文学家。字友夏。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天启七年(1627)乡试第一。与同里钟惺共选《诗归》,一时名声甚赫,世称“钟谭”。他们创立的文学流派称竟陵派。 谭元春受钟惺影响,两人文学创作主张一致。他提倡诗文抒写性灵,反对拟古文风,提出:“法不前定,以笔所至...[详细]
谭元寿(1928——)谭派老生,谭派艺术第五代掌门人,出生北京,祖籍湖北江夏(今属武汉市)。出身梨园世家,家学渊源,曾祖父谭鑫培为谭派创始人,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均继承谭派,均是京剧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表演艺术家。1938年,入富连成社科班,从雷喜福、张连福、刘盛通学老生,从王连平、茹富兰学武生,...[详细]
谭政(1906年6月14日—1988年11月6日) ,原名谭世铭,湖南湘乡人。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 1906年06月14日,出生于今湖南省湘乡市楠竹山村。青少年时期,就读于县立东山学堂。 ...[详细]
陶安(1312~1368),字主敬,元末明初当涂人。6岁丧父,矢志读书,日记千言,敏悟异常。稍长,投师李习兄弟,博览群书,尤深于《易》。元至正四年(1344),中浙江乡试,八年,授明道书院山长。十四年冬归省,避乱居家。十五年(1355),朱元璋渡江至当涂,陶安偕李习及乡里父老迎谒,即被召见,陶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