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十二大贤之一,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他的故居就在今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学田地村。什么是学田地?自汉代以来,颛孙子张的后代就世袭了博士的官衔,他家种的三百亩地享有不纳皇粮的特权,供子张的子孙读书之用,故称之为学田地。这个村名也是由此而得名的。 ...[详细]
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孙叔敖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蒍氏,名敖,字叔敖,楚郢都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楚庄王时官令尹(相当于宰相)。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孙叔敖居荆门白土里(后改称孙家山,在荆门、荆州交界处)。 孙叔敖拜令尹时,倾国吏民皆来朝贺。有位...[详细]
孙思邈,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孙思邈,出生于西魏时代,生于581年卒于682年,是个百岁老人,孙思邈的年龄现今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详细]
孙位:初名位,后改名遇,一作异,号会稽山人,唐代画家。浙江绍兴人,长居成都。他擅长画人物、松石、墨竹和佛道,特别以画水著名。笔力雄壮奔放,以不着色为特征。善交往,但是豪贵稍有怠慢,便难留一笔,既惑是给重金也不成。他曾在蜀中应天、昭觉、福海等寺院画过许多壁画。北宋黄休复评龙水:“波涛汹涌,势欲飞动...[详细]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其主要活动时期为公元前5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军事家。他所撰写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名著,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被称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受到国内外的推崇。该书对军事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孙武祖姓陈,原居陈国(...[详细]
楚平王(?―公元前516年),芈姓,熊氏,名弃疾,继位后改名居,又称陈公、蔡公,是楚共王幼子,楚灵王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在位。 楚灭陈、蔡二国后立他担任陈公、蔡公,后楚灵王死,楚平王立,为与各诸侯国和好,楚平王立陈哀公之太孙公孙吴为陈国君主,蔡灵侯之太孙公孙...[详细]
孙小保(1907-19321),阜宁县人,出生贫苦,童年时期到上海同兴一厂做工。1925年,他才十八岁,即参加“五卅”运动,领导了同兴一厂工人的-,同时即加入中国0。1926年在领导同兴厂-时被捕。出狱后被工厂开除而失业。他靠拉黄包车维持生活,但仍积极参加党的工作。1927年投身于上海工人三...[详细]
孙星衍(1753年~1818年)清代藏书家、目录学家。字渊和,号伯渊。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少年时与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以文学见长,袁枚称他为“天下奇才”。于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皆通其义。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三通馆校理。乾隆六十年(1795年)授山东兖沂曹济...[详细]
孙休字:子烈时间:235——364(寿30)孙权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杀权臣孙琳,264年孙休死,时年30岁。 出生:公元234年--去世:公元264年(在位6年) 吴景帝孙休(235年-264年),字子烈,吴国皇帝,在位六年。 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详细]
孙学敏 孙学敏:教授,在读博士。1963年生,河南郸城人。1985年郑州大学经济系毕业,2004年3月攻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学习西方经济学、经济决策学、数量经济学。先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郑州大学商学院硕士导师,西方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曾任国...[详细]
孙襫(962~1033) 宋代经学名家。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县博平镇)人,字宗古。曾任国子监直讲、龙图阁待制,仁宗时择名儒为侍读,召为翰林侍讲学士,迁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孙□曾奉□与邢□等人校定诸经正义、庄子、尔雅,考正尚书、论语、孝经、尔雅谬误。仁宗天圣四年(1026),孙□...[详细]
孙耀荣(1929.10~1980.08),曾用名玉荃,男,汉族,银城街道五里庄人,1947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5月加入中国0。历任连文书、班长、政治干事、政治助理员。曾参加解放华北、西南、西北等战役,获得“解放华北”、“解放西南”、“中国人民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章各一枚。19...[详细]
[清](?—约1658) ,字无逸,号疎林,亦号石禅,明朝末清朝初海阳(今安徽休宁)人, 一作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流寓芜湖。与萧云从齐名,合称孙萧,与弘仁、汪之瑞、查士标为新安派四大家(即海阳四家)。山水得黄公望法,人以为文徵明后身。淡而神旺,简而意足。尝画歙山二十四图。亦工花卉。传世作品有崇...[详细]
【孙逸久】(1906—1996)著名农民书法家。阜阳地区书法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他8岁临帖学书,楷书攻研严赵,行草师承张旭、怀素,苦学苦练,锲而不舍,至13岁即有名气,常为凤台县城诸大商号写楹联匾额,署名“淝北尺童”。青年时代,已有相当造诣。其书-力深厚,技巧娴熟,师古而...[详细]
孙应采(1895—1927)女,1895年出生于潮安县沙溪西林村一个农民家庭,16岁出嫁彩塘仙乐村。1922年,在潮安妇女运动先驱者余求教育下,第一批参加红色工会。她与余益求在西林、仙乐、塔下组织成立潮安县妇女职工协会,又于1925年组织东莆区民众成立妇女协会,她当选为妇协会长。1926年秋,...[详细]
孙永生(1946~1967),河南省杞县人。1965年1月应征入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凤8318部队二- 士。1967年4月21日,部队在黄牛铺公社长桥大队方家湾生产队执行任务时,为奋力抢救一落水妇女而光荣牺牲,时年21岁。 为表彰孙永生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0...[详细]
孙遇:自称会稽山人,志行孤洁,情韵疏放。广明中避地入蜀,遂居成都。善画人物、龙水、松石、墨竹、兼长天王、鬼神,笔力狂怪,不以傅彩为功。长安、蜀川皆有画壁,实奇迹也。初名位,后改名遇,亦有图轴传于世。(仁显评逸品。) ...[详细]
孙原湘(1760~1829) 清代诗人。字子潇,晚号心青。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幼随其父孙镐任居奉天(今辽宁)、山西,所历名山大川皆发之歌咏,青年时代已名噪京都。嘉庆十年(1805)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官。告假归,得怔忡疾,遂不出。历主昆山之玉峰、旌得之毓文、通州之紫琅、本邑之游文各...[详细]
孙越崎(1893~1995),原名毓麒,绍兴平水铜坑(现平江镇同康村)人。宣统元年(1909)考入山会初级师范简易科,毕业后义务教书一年。民国二年(1913),入上海复旦公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科。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反帝、反封建爱国-。“五四”运动期间,作为北洋大学学生会会长,满怀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