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球 [公元1884年-1942年]

  • 宋球(1884~1942)字夫如,别名天愚,灌云县白蚬乡人。光绪十年(1884)宋球出生于地主家庭。他聪明好学,民国初年毕业于海州中学堂,即从事教育事业,曾任灌云县立第二(伊山)第三(新县)及响水等高等小学校长和县教育科长,兼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民国18年(1929)他出私资、私房在家乡兴办私...[详细]

宋尚杰 [清][公元1855年-1915年]

  • 宋尚杰 字俊卿(1855~1915),多祝镇洋口宋屋村人。青年时不甘碌碌无为,毅然从戎。入伍后,屡建功勋,有“宋猛虎”之称,备受上司重用,一再晋升,被提为协统。清末时驻防广西,应邀前往越南河内,会晤孙中山,亲聆教诲,表示坚决拥护民主革命,以实际行动支持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时,被孙中山大总统授予...[详细]

宋世荦 [清][公元1765年-1821年]

  •  宋世荦(1765~1821)字卣勋,号确山,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举,做过福建大田知县和陕西扶风知县。幼年 时即好读书,过目不忘,人称“神童”。生平“究心经学,兼工词翰”,与著名学者王引之、洪颐煊、戚学标等相友善。世荦中举之后,初掌咸安宫教习,颇受相国朱珪的赏器,引置门下为幕僚,一时社会...[详细]

宋世杰 [公元1873年-1914年]

  • 宋世杰,字俊臣,大同市人。1873年生于城内贫民家中。世杰之父宋安,是清军绿营军中的厨师。宋世杰自幼家境贫寒,只读过几年私塾,12岁时跟随父亲宋安学习武术。后来又拜师傅侯全亮学习刀、枪、剑、戟等兵器和摔、打、擒、拿等拳路。因其天资聪明,成绩优秀,很受师傅器重。学业期满之后,便收徒弟,专门以教授武...[详细]

宋文公 [春秋战国][?-前589年,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

  • 宋文公(?―公元前589年),子姓,名鲍 (一作鲍革) ,宋成公之子,宋昭公庶弟,春秋时期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公元前610年—公元前589年在位。 宋文公为人贤明,礼待国人,好施舍。因其容貌俊美,他祖父宋襄公的夫人想与他私通,宋文公不肯,襄公夫人便帮助他在国人中广施恩惠,因此得到国人拥护...[详细]

宋文华 [公元1875年-1931年]

  • 宋文华(1875—1931),字炳蔚,高邑县西马闲村人。他自幼好学,十九岁应童子试,获第一名,中秀才。二十岁,中汴梁乡试副榜。 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制度,宋文华任高邑小学学童。半年后,县成立劝学所,任劝学总董。二三年里,县建立师范讲习所、女子小学,六十所乡村小学。 民国七年,宋文华选为...[详细]

宋五嫂 [宋][古代十大名厨]

  • 宋五嫂为南宋著名民间女厨师,从开封逃难到杭州,因丈夫姓宋排行老五,大家都称她宋五嫂。那时从北方逃难来杭州的中原人很多,官民思乡难归,很想尝点乡味以解乡思。宋五嫂在钱塘门外开了一家小饭店,专营鱼羹,因是传统汴京风味,颇能招徕那些异乡之客。一日高宗赵构乘龙舟游西湖,曾尝其鱼羹,龙颜大悦,于是名声大振...[详细]

宋襄公 [春秋战国][?-前637年,宋国第二十任国君]

  •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名兹甫(?-前637年),《史记》中说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时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在位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 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详细]

宋旭 [明][公元1525年-1606年,明朝画家]

  • 宋旭:(1525-1606),字初旸,号石门,后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浙江嘉兴(一作湖州)人,居松江。工山水、人物。画学沈周,能作大幅,笔墨苍劲,世称“苏松派”,为吴门派支流。赵左、沈士充、宋懋晋等都出于他的门下。传世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五岳图》卷及上海博物馆藏《天香书屋图》轴等。 ...[详细]

宋学文 [公元1913年-1983年]

  • 宋学文(1913——1983),男,本县开栅村人。曾任开栅村村长、大队长、文水县革委副主任、吕梁地区农委会副主任等职。他在科学种田中,成功地创造出先进的丰产经验,使本村2800亩小麦亩产量由1970年的250公斤,上升到1976年的417.5公斤。被誉为我省的小麦土专家。1977年,他曾出席党的...[详细]

宋玉 [春秋战国][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但是这位先生的帅名却又多少来得有些蹊跷。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从来就没有哪部正经的史书甚至野史笔记里说过他是如何如何的帅,唯一的佐证便只有他写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赋》了。在那篇赋里,写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玉,口多微辞,又性好色”...[详细]

宋元征 [清]

  •  宋元征,字鹤岑,江南庐江人,清康熙戊辰(1688年)进士。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来任夏津知县。到夏津的当天夜里,寓宿于城隍庙内,当晚写下誓言,祝告焚香,焚烧誓词。第二天又帖出一幅对联“私派一文钱幽有鬼神明有法,枉入一人罪远在儿孙近在身”在任六年,轻徭薄赋,兴利除害。捐修城门楼,修筑白泊(白...[详细]

宋之问 [唐][公元650年-712年,仙宗十友,唐朝诗人]

  •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 656年),并没有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详细]

宋卓

  • 宋卓[五代]工画道释,志学吴笔,不事傅彩。有白描菩萨,粉本坐神等像传于世。《图画见闻志》、《图绘宝鉴》 ...[详细]

宋子侯

  • 宋子侯,东汉人,生平事迹不详。董娇饶洛阳城东路,桃李生道傍,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陋]!请谢彼妹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详细]

苏庠 [宋][公元1065年-1147年]

  • 苏庠(1065~1147) 南宋初词人。字养直。初因病目,自号眚翁。本泉州人,随父苏坚徙居丹阳(今属江苏)。因卜居丹阳后湖,又自号后湖病民。苏坚有诗名,曾与苏轼唱和,得苏轼赏识,并因苏轼称誉其诗而声名大振。徽宗大观、政和之际,苏庠曾依苏固与徐俯、洪刍、洪炎、潘淳、吕本中、汪藻、向子□等结诗社...[详细]

覃苏

  • 覃苏,原名覃正业,字百勤,1906年2月9日生于雁池乡大路口村。1915年至1925年,先后就读于石门县立磨市高等小学和长沙兑泽中学。1925年9月,覃苏被0湘区委选派到广州农民讲习所学习,同年12 月学习结束后,随即加入中国0。尔后,覃苏回省,受-湖南省党部派遣,以农工特派员的身份与吴协仲...[详细]

苏洵 [宋][公元1009年-1066年,唐宋八大家]

  •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二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苏询的散文多为论辩文,字字珠矶,句句珍宝;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苏洵在谱学领域贡献巨大,他创造了现代...[详细]

苏本一

  • 炎黄子孙心声的艺术倾诉 苏本一 苏本一(原名苏庆瑞)1926年1月3日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自幼喜爱书画艺术,芦台第三初级小学校长童乐是他的启蒙老师。升入芦台一中后,受到校长杜心耕和美术老师李玉甫的教导和重视,受其影响,书画艺术提高很快。初步掌握了水粉、水彩、油画静物写生等技法,并开始发...[详细]

速不台 [公元1176年-1248年,成吉思汗十大功臣之一]

  • 速不台(1176年-1248年),蒙古兀良哈部人,蒙元帝国名将,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常任先锋,以骁勇善战著称,享有(勇士)称号。蒙古建国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曾参与第一、第二次西征,令大蒙古国版图扩展至俄罗斯一带。其征战所及东至高丽,西达波兰、匈牙利,北到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