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度(1357-1434) 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写各体,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 董其昌对二沈颇推崇,称“文(徵明)、祝(允明)二家,一时之标,然欲突过二沈,未能也。”明太宗尤重度书,李绍《皇朝世说新语》载:“太宗徵善书者试而官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度书,每称曰:我朝王羲...[详细]
盛懋:字子昭,元代画家。临安(今杭州)人。盛懋继承父业,工民间画。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俱精。他的笔墨劲利精到,稍有像斧砍痕迹,有“精绝有馀,特过于巧”之评。然而他的画作当时很有影响。传世作品有:《秋林高士图》轴,辑入《故宫名画三百种》;《秋江待渡图》轴,辑入《唐五代宋元名迹》;《秋舸清啸图》轴...[详细]
1996年12月26日,国际著名学者盛成,这位年近百岁、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世纪老人”,默默地走完了其具有传奇色彩的漫长的人生旅程,用尽他生命中最后一丝气力,实践了一位东方赤子的“归一”的人生理想。 盛成先生是本世纪中国一位集作家、诗人、翻译家、语言学家、汉学家为一身...[详细]
裘盛戎,净角演员。原名裘振芳,北京人,生于1915年,病逝于1971年,岁未过花甲。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擅演剧目有《铫期》、《将相和》、《杜鹃山》等。 裘盛戎八岁开始从父学戏,父亲的严格要求,为裘盛戎后来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2岁,他就学会了20多出戏,进富连...[详细]
著名畜牧兽医科学家——盛彤笙 盛彤笙(1911.5.8-1987.5.9),兽医学家。江西永新人。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动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8年又获该校兽医学博士学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对马鼻疽、牛传染性流产、水牛脑脊髓炎等病进行了研究从...[详细]
盛习友(1944~1969) 盛习友,1945年出生于安徽省肥西县烟敦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旧社会,盛习友的一家和全国劳苦大众一样,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困生活。由于家庭生活无济,盛习友那刚满两个月的妹妹就-卖给了人家;不久,父母也因贫苦生活的煎熬,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撇...[详细]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江苏武进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清同治九年(1870年)入李鸿章幕,曾任轮船招商局督办、中国电报局总办、华盛纺织总厂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督办等职,并创办了中国通商银行。官至邮传部尚书,一品衔。上海是他...[详细]
盛延祺(1894-1923),原名延年,乳名年,字白沙,号益斋,后改磊斋。仪征县城人。少时每闻明末“扬州十日”掌故、泫然涕下,说:“男儿生逢乱世,当挥三尺剑,立不世功,继承古哲前贤之志。大丈夫能马革裹尸,实为无上光荣。”宣统元年(1909)赴南京考入两江商业学堂,旋改考南京南洋水师学堂,宣统...[详细]
【盛泽田】跤坛硬汉。1971年出生在淮北的盛泽田,14岁时进入淮北市体校练习摔跤,1986年进入安徽省体工队,1987年开始在上海体院附属竞技体较练习古典式摔跤,人送绰号"牛哥。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盛泽田荣获57公斤级铜牌,实现了我国奥运史上摔跤奖牌零的突破。目前,盛泽田除在上海体院任...[详细]
申国(今河南南阳)侯爵,生卒约公元前771年前后,其女原为周幽王王后,生子宜臼,被立为太子。后被周幽王所废,立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东方的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幽王被犬戎杀死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前771年,西周覆亡。幽王死后,申侯、缯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详细]
沈家模 1944年8月7日生,男,周庄镇人。1962年毕业于昆山中学高中部;1967年南京大学外文系毕业。先后任华东乡镇企业信息中心主任、江苏社科院情报所副所长;1989年起任江苏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国际公关协会中国总协调员、《江苏信息》杂志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情...[详细]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宋钱塘(今余杭)人。青少年时期先后学过儒学、佛学、道学和医学,博学多识。至和元年(1054),任海州沭阳县主簿,见境内主流沭水长期失修,泛滥成灾,就着手整治,拓宽挖深,疏通河道,筑成百渠九堰,使沿流7000余顷农田受到灌溉之利,成为良田。嘉祐六年(106...[详细]
神农(Shennong,公元前3245年 — 公元前3080年),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神农,又称神农氏,汉族神话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 。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华...[详细]
吴充(1021年-1080年)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北宋大臣,吴育之弟。景祐五年进士,调谷熟县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除集贤校理,吴充之子吴安持是王安石的女婿,但不支援王安石变法,认为新法不便于民。熙宁八年,为枢密使。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罢相,吴充继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详细]
宋庠(996-1066),字公序,宋代人,初名郊,为避“宋交”之讳改名宋庠。祖籍丰邑,曾祖宋骈迁雍丘,居双塔村。 庠出生于世代名宦之家,家教优越。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他与弟祁同赴京参加进士考,礼部定庠为第三,祁为第一。章献太后改庠为第一,召试后授职直史馆,-《起居注》,再升左正言,...[详细]
沈千运(约707~约757) 唐代诗人。吴兴(今属浙江)人。家贫,性行端直。天宝中应举不第,栖于襄、邓(今湖北襄阳、河南邓县)间,高议卓论,干谒名公,而无结果。既而居于濮上(今河南濮阳一带),以耕稼自适。与诗人高□友善。天宝九载(750)高□任封丘(今属河南)尉,曾过濮相访,有《赠别沈四逸士》诗...[详细]
沈庆之(386年-465年),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南朝宋名将。 沈庆之早年曾抵抗孙恩起义,此后一直在家种地,三十岁后方才得到征虏将军赵伦之的赏识,担任宁远中兵参军。 沈庆之作战勇猛,善于谋略,两次参加北伐,先后平定缘沔诸蛮、郧山蛮、犬羊蛮、西阳五水蛮等蛮族,讨平刘劭、鲁爽...[详细]
沈全(佺)期:(656年 —约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初唐诗人。青少年时代曾事漫游,到过巴蜀荆湘。上元中进士及第,后任考功员外郎,预修《三教珠英》,任通事舍人,转给事中。中宗复帝位,杀张易之,其幕僚被流放岭南。经儋州,过交趾,达州流放地。遇赦量移台州录事参军。景龙中入修文馆为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