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是清王朝的奠基人。1616年,努尔哈赤定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之后迁都辽阳、沈阳;经过5年的征战,努尔哈赤相继征服建州5部;席卷辽东,攻下明朝七十余城。1626年,努尔哈赤身患毒疽,病死于叆福陵隆恩门鸡堡,...[详细]
女娲,又称女娲氏,亦称娲皇、女皇、阴帝、神媒,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风姓,生于古成纪(地名),传说与伏羲同母,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与伏羲氏、神农氏并称“三皇”。是古往今来在中华大地流传最广泛、最普及、影响最大的神话人物之一。 女娲是华夏古代人类和古代文明的伟大缔造者,被炎黄子孙共尊为...[详细]
女娇,涂山氏的女儿,夏禹姒文帝的妃子,仪容秀美,生性娴雅,是当地有名的美女,生卒不详大禹忙于治水,三十岁尚未成家,后来在涂山(今浙江省绍兴西北)治水,见到女娇,二人互生爱慕之情,由于治水的工作紧迫,大禹又到别处巡视灾情,女娇思慕大禹,便写了一首诗,只留下两句:“等候人啊,多么的长久哟!”据说,这...[详细]
欧汝颖(1921-1948年) 附城镇土角村人。1938年毕业于雷州师范,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43年加入中国0,先后任雷州独立营教导员,第九团、十二团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和政委, 1947年8月任0海康县工委委员, 12月任0海康县委-。1948年8月,在南兴镇岭高村被-海康县大...[详细]
欧阳兰馨(1910-1930):田阳县百育镇濑觉村人。1929年跟随黄治峰领导的农-动,深入村屯宣传革命道理,任恩阳县妇女解放协会主任,百色起义后,随红七军主力出发,做宣传后勤工作;1930年7月遭土豪逮捕杀害。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叶紫 (1910~1939) 湖南省...[详细]
永新革命的播火人——欧阳洛 欧阳洛(1900~1930年) 欧阳洛,字仲廉,化名毛春芳、孟之富。江西永新人。民国11年(1922年)进南昌第一师范求学。积极参加由方志敏等领导的反对江西军阀的斗争。民国1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4~16年间,在江西吉安永新从事革...[详细]
欧阳秋曝(1892——1931),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于邵阳县司门前(今隆回县司门前镇芙塘村)。民国2年(1913),入省立一中求学,毕业后回乡任第一国民小学教员。民国6年应贺民范之聘,在岳阳县0任科员。“五四”运动后,他毅然辞职回乡,从事国民教育,为唤起民众,先后任第一国民小学、第二高小...[详细]
欧阳山(1908一2000),现代作家。原名杨凤岐,笔名凡鸟、罗西等。1908年12月出生在湖北荆州一个城市贫民家庭里,因家境贫寒几个月时被卖给姓杨的人家,从小便随养父四处奔波,在外流浪,接触过很多下层社会的穷苦人。16岁那年第一篇短篇小说《那一夜》在上海《学生杂志》上发表,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详细]
欧阳涛,民国13年(1924)生,隆回人。民国38年7月,在隆回丁山乡参加“群声学术研究社”和“新民主主义建设协会”,后由上级领导指派去安江农校发动同学迎接解放军和集体参军。曾参加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1957年在北京政法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分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81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刑...[详细]
欧阳通(620~691),字通师,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之子。官兰台令,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二年为相,因反武承嗣为太子被害。。自幼丧父,母徐氏教其家虽贫,却能遍购父书,继父名,号“大小欧阳”。工于楷,尽得父法。其书法矩矱森严,意态飘逸,略少含蓄。晚年颇...[详细]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参与纂写《新唐书》《五代史》,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著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作品。欧阳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贬谪,刚劲正直,见义勇为,他的诗文和部分“雅词”表...[详细]
欧阳玄(1273~1357) 元代文学家。 元朝翰林学士。 元浏阳人。字原功,号圭斋。祖籍庐陵,后迁居浏阳。父龙生仕元为道州路教授。玄生于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八岁从本乡塾师张贯之学,习诗文。稍长,从南宋遗老学词章,于伊、洛诸儒学术源流,尤为通晓。每试,列前茅。 仁宗延祐二...[详细]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详细]
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 欧致富同志是广西田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百色起义,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特派员、营长、随营学校校长、副科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详细]
潘阆(làng)(?~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潘阆(làng),为人疏狂放荡,一生颇富传奇色彩。早年在...[详细]
生平简介 潘伯鹰(1898--1966),安徽怀宁人。原名式,字伯鹰,号凫公、有发翁、却曲翁,別署孤云。早年从吴闿生学习经史文词。国共和谈时,曾担任国方代表章士钊的秘书。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对文学颇有造诣,曾著小说多种,后潜心于诗词及书法。是近代书坛“二王...[详细]
庞涓(?-前341)战国时(公元前475到公元前221年),魏国人。在魏国任大将。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率军直捣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撤军回救。疲惫不堪的魏军走到桂陵(今河南长垣北)遇到埋伏在那里的齐军。齐军...[详细]
庞德(?-219年),字令明,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张白骑在弘农反叛时,庞德也参与战斗。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后几经辗转,随张鲁归降于曹...[详细]
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 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耕读为业 庞德公,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