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珍 [元][公元1331年-1366年,元末大夏政权的建立者]

  • 明玉珍(1331~1366) 元末大夏政权的建立者。湖北省随州人,家世务农。至正十一年(1351),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十三年冬,参加徐寿辉领导的天完红巾军,任元帅。十七年春,由巫峡引兵入蜀,克重庆,被授为陇蜀右丞。次年,克嘉定(今四川乐山),逐渐占有川蜀全境。二十...[详细]

纳兰明珠 [清][公元1635年-1708年,清代康熙时大臣]

  •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详细]

米万钟 [明][明朝画家]

  • 字仲诏,号石友,又号石隐庵居士,原籍陕西安化,米芾后裔。徙居燕京(今北京),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有好石之癖,善山水,花竹,书法行、草俱佳,既有南宫篆法,也有章草遗迹。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书迹流传甚多。右图《湛园花径诗》为大字行书,在当时较为少见,其书运笔迅疾,沉着爽利。《书史...[详细]

米友仁 [公元1074年-1153年]

  • 米友仁(1074-1153)〔南宋〕一名尹仁,字元晖,小名虎儿,晚号懒拙老人,祖籍山西太原,迁襄阳(今属湖北),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系米芾长子,世称“小米”。书法绘画皆承家学,故世称“大小米”。 早年以书画知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备受高宗优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详细]

莫怀 [公元1919年-1980年]

  • 莫怀 莫怀(1919—1980年),原名莫卫,又名莫王某,字炽泰,河堤镇下插村人。其父莫昌碧是前清秀才,废科举后一直当小学教员,思想进步,支持革命。莫杯从小就受其父的良好影响,在小学时就爱读《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崇拜英雄人物。 莫怀在遂溪中学读书时,正值“九...[详细]

莫玖 [明][公元1655年-1735年]

  • 莫玖(1655-1735年) 又名绍原,广东最早旅居海外的华侨之一,17—18世纪越南著名的华侨领袖,越南河仙镇的开拓者。白沙镇东岭村人。出身贫寒,胸怀大志,明亡时,飘流海外,先到真腊(柬埔寨),后迁安南(越南)。带领一批侨胞,在荒凉的海边开荒种地,艰苦创业,历经20多个春秋,终于开发出一个...[详细]

莫是龙 [明][公元1537年-1587年]

  • 莫是龙:明代画家,字云卿,华亭人。后来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十岁就能写诗作对。擅长于书画,著有《石秀斋集》、《画说》等。 莫是龙(1537-1587)得米芾石刻云卿二字,因以为字,后以字行,更字廷韩,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如忠子。八岁读书,目下数行,十岁属文,有圣童之称,后补郡博士弟子。...[详细]

牟益

  • 牟益:(生於1178年?)字德新,籍贯四川,南宋理宗(1224~1264)、度宗(1264~1274)时文士,善画人物、工篆书。「捣衣图」是张流传有绪的作品,受到北宋文人画审美观的影响,宋代绘画开始注意诗意的表现,强调绘画的内涵及文学意境的表达。此画正是根据南朝梁文学诗人谢惠连(397~433年...[详细]

莫循 [公元1914年-1979年]

  •  莫循(1914—1979)原名张昭训,城东前籽粒屯(现属夏津镇)人。1928年入夏津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30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济南学生赴南京-,遭到韩复榘0多方阻挠,莫循参加集体卧轨以示 ,终达南京。1935年12月“一二.九”运动爆发时,莫循参加了济...[详细]

莫应丰 [公元1938年-1989年,首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 莫应丰(1938~1989),株木潭乡石高桥人,著名作家、文艺活动家。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莫幼时家贫,小学毕业后,到益阳上中学。1956年考入武汉艺术师范学院附中,毕业后升入湖北艺术学院音乐系。1961年招入广州军区空政文工团,开始写剧本。1970年从部队复员到长沙市文化馆从事群...[详细]

莫友芝 [明][公元1811年-1871年,晚清金石学家、书法家,西南巨儒]

  •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传业,通文字训诂之学,与遵义郑珍并称“西南巨儒”。 莫友芝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其父莫与俦(字犹人),清代嘉庆四年(1799)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四川盐源知县和...[详细]

关向应 [公元1902年-1946年,政治工作领导人和优秀指挥员]

  • 关向应(1902~1946),原名关治祥,满族人,姓瓜尔佳氏,1902年9月10日生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关家屯。 1912年关向应在屯里念私塾,一年以后进入亮甲店普通学堂。1918年春天,关向应考进了普兰店公学堂,由于离家太远,只好在学校寄宿。每逢礼拜天,别的学生都回家了,而他却自己留下...[详细]

莫肇昭

  • 莫肇昭 莫肇昭,字延年。1920年10月生于忠县拔山高石坎,1938年1月投笔从戎,赴陕北延安参加八路军,加入青训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0。解放后,先后任空军司令部通讯处长、空军司令部训练处长、新疆建设兵团石河子指挥部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空军工程大学(原空军电讯工程学院)政治委员,参与了《中国人...[详细]

墨子 [春秋战国][公元前468年-前390年,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 墨子(约公元前476—前390年),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姓墨,名翟,鲁国人,曾为宋之大夫。 墨子出身于社会下层,生活接近“农与工肆之人”。他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0”。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他...[详细]

木华黎 [元][公元1170年-1223年,蒙古四杰]

  • 木华黎(1170―1223),又作木合里、摩和赉等,蒙古国骁将、开国功臣,与博尔术最受器重,被铁木真誉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以沉毅多智、雄勇善战著称,三十年间追随铁木真,无役不从。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战功卓著,被称誉为“四杰”之一。成吉思汗元年(公元1206年),与博尔术被成吉思汗分...[详细]

慕容廆 [晋][公元268年-333年,前燕武宣帝]

  • 慕容廆(268—333.6.4),字弈洛瑰,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贵族首领,军事统帅。 慕容氏是鲜卑族的一支,慕容廆的曾祖叫莫护跋,魏初率诸部由鲜卑山(年蒙古呼伦贝尔盟)入居辽西地区。景初二年(238年),莫护跋助司马懿征讨辽东太守公孙渊有功,拜率义王,建国于棘城之北。慕容姓...[详细]

慕容皝 [晋][公元297年-318年,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建立者,前燕文明帝]

  • 慕容皝(297—348.10.25),字元真,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王,军事统帅。 慕容皝是鲜卑族领袖慕容廆的第三子,史称他“龙颜版齿,身长七尺八寸。雄毅多权略,尚经学,善天文”(《晋书·慕容皝载记》)。东晋建武年间(317—318年),慕容皝被拜...[详细]

慕容白曜 [南北朝][?-570年]

  • 慕容白曜(?—570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 慕容白曜是十六国时期前燕王慕容皝的玄孙。其父慕容琚因为官时以清廉著称,被赐爵为高都侯,死于冠军将军、尚书左丞之职,并被追赠安南将军、并州刺史、高都公,谥号曰“简”。 慕容白曜年轻时为中书吏,因性...[详细]

慕容翰 [南北朝][?-334年]

  • 慕容翰(?—344年),字元邕,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名将。 慕容翰为鲜卑族领袖慕容廆的长子,慕容翰“性雄豪,多权略,猿臂工射,膂力过人”(《晋书·慕容翰载记》)。慕容廆甚是惊奇,遂委以重任。 时值“八王之乱”,刘渊、李雄、石勒等乘机先后起兵,北方的...[详细]

慕容隆 [南北朝][?-397年,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之子]

  • 慕容隆(?—397.5.18),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十六国时期后燕名将。 慕容隆是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之子,慕容垂一生后代很多,诸子当中比较有名的有段后所生的慕容令、慕容宝,但段后在前燕时即被可足浑氏(前燕帝慕容俊皇后)害死。另一个皇后也姓段,为了区别二人,史书上将前者称为先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