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1954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一个干部家庭。初中毕业后,在宝鸡市香泉公社下乡插队。1970年招入宝鸡市轴承厂工作,在厂里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3年入团,197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郭健因工作出色,不久,调入厂团委担任团委书记。1979年12月调入宝鸡市--大队。 郭健的父亲...[详细]
高东丽,1954年8月出生于北京市丰台区一个革命军人家庭。高东丽从小就喜欢听叔叔、阿姨们讲打仗的故事。上学后,她买了一本《英雄谱》,上面汇集有张思德、刘胡兰、董存瑞、雷锋等几十位英雄事迹。那些为革命献身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印在她那幼小的心灵里。 1970年,高东丽初中毕业了,多数同学分配到工厂...[详细]
陈永华,1954年8月1日出生在广西田阳县坡洪乡鹰峰山脚下的坡丹村一个壮族农民家庭。由于出生在“八一”建军节这一天,父母便给儿子取了个吉利的名字——高荣。 在贫困的山区度过童年时代的陈永华,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学好问的性格。遇到不明白的事,非要缠着大人问个清楚不可。1963年,陈永华进入...[详细]
成国钧,1954年5月5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市翻江镇昌坪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改嫁,是党和人民把他抚养长大。 1973年,成国钧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一到部队就深深地爱上自己的连队,立志要为连队建设添光彩。在刚刚开始的军事训练中,他感到很吃力,尤其是投...[详细]
陈宝俊,1954年7月1日出生在吉林市一个工人家庭。7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靠做临时工带着他和两个妹妹度日,生活十分困难。党和政府在经济上常给他家救济,陈宝俊从小就从心底体会到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真实涵义。 1962年,陈宝俊入吉林市龙潭区第十小学读书。每天放学后,他都早早回到家里,帮...[详细]
柴金良,1954年6月出生在四川省隆昌县周兴乡四村七组一个农民家庭。1973年初中毕业回家务农,1974年12月应征入伍,1977年8月,柴金良随连队执行国防施工任务。一天,战士李正贵坐在刚挖好的两米多深的0坑底休息。柴金良发现坑沿上土石松动,便毫不迟疑地跳下坑底,一把将李正贵提起并托出坑沿,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