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毓霖(1933~1981),河源县黄村漆树人。1952年参加工作,历任县水利水电局技术员、股长、水电局副局长和水利学会理事长、县科协副主席,是河源县第一批工程师之一。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程毓霖从事河源县水利水电工作30多年,为河源县水利水电工程及输变电建设、为解决城乡照明用电作出重大贡献...[详细]
周开达(1933.5.16-2013.07.20)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出生于重庆江津市。1960年毕业于四川农学院。现任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兼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作物育种与教学工作,在杂交稻育种理论和方法及应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创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技术和方法,培...[详细]
章申,1935年10月24日生于张家港市三兴镇。1956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获学士位。1962年获莫斯科大学生物学副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5年5月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详细]
杨钧乐(1933~1981年)广东高鹤人。亚明灯泡厂工人。平时工作认真,乐于助人。1960年被评为车间生产能手。1981年4月31日夜,追捕-歹徒至淡水路216弄内,被歹徒刺成重伤,次日牺牲。事后被追认为烈士。上海市仪表局追记其一等功。 同年(公元1933年)出生的名人: 黄璜 ...[详细]
杨弘远,植物学家。原籍湖南长沙,1933年9月26日生于湖北武汉。195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武汉大学教授。专长植物有性生殖的实验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与合作者首次揭示了未传粉子房与胚珠培养诱导的水稻助细胞无配子生殖和向日葵卵细胞孤雌生殖现象,为由雌性细胞...[详细]
徐秉汉(1933.8.21-2007.6.14)船舶结构力学专家。浙江省鄞县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1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获副博士。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长期从事舰艇结构的研究,在大量理论与试验研究基础上完成专著《壳体开孔的理论与实践》达到当代国际水平。主持...[详细]
辛继朝(1933~1982),山东省莘县田庄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读书,初中文化程度。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后,曾任中共冠县县委机关会计、共青团区委书记、中共冠县县委监委会干事、中共城关公社(区)委员会副书记、贾镇公社革委副主任和中共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共定远寨公社委员...[详细]
辛沪光(1933-2011 ),女作曲家,原籍江西万载。1951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从师于江定仙、陈培勋等,毕业后任内蒙歌舞团专职作曲,后调内蒙古艺术学校教。1956年以创作交响诗《嘎达梅林》而一举成名。辛沪光因病医治无效,于当地时间2011年10月17日1时(北京时间2011年10月17日1...[详细]
王士雯(1933.3.29-2012.1.30)(女)回族,老年心脏病学和老年急救医学专家.山东省峄县人。 195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原中央大学医学院)。1984-1985年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医学院深造心血管病理,获心血管病理博士后证书。现为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详细]
孙枢(1933年7月23日-2018年2月11日),地质学家 1933年7月23日生于江苏金坛。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8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详细]
宋玉泉(1933年6月12日——2018年7月27日),超塑性专家。1933年6月12日生于河北张北。195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工业大学教授,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所长。 对超塑变形及成形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理论体系。建立了拉伸的动...[详细]
时铭显(1933.4.26-2009.9.24)化学工程与装备专家。江苏省常熟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长期从事多相流动与分离工程的研究,尤其突出在高温气固分离技术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旋风分离器尺寸分类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催化裂化旋风分离器完整的设计技...[详细]
沈珠江,(1933.1.25-2006.10.2),岩土工程专家。浙江慈溪人。195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1960年获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早年把苏联学者的静力分析理论和美国学者的运动分析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土体极限...[详细]
沈韫芬(1933.1.29-2006.10.31),,女,原生动物学家。上海市人。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主持我国22个省、自治区的原生动物分类和区系研究,已鉴定近2000种,35个新种。在《西藏水生无脊椎动物》...[详细]
阮雪榆(1933.1~2019.2),出生于上海。压力加工学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阮雪榆祖籍广东中山,祖父是澳大利亚华侨,外祖父是泰国华侨,到父母一辈移居国内。其父亲是上海滩有名的工商业者,母亲是著名的医师。阮雪榆出生在上...[详细]
秦蕴珊,海洋地质学家 1933年6月1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籍贯山东莱州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理事长。 早期从事陆架沉积作用的研究,对中国陆架沉积的组成、物质来源及其空...[详细]
李正邦(1933.5.7- )钢铁冶金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渣冶金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设计了国内第一批工业电渣炉,生产出无发纹钢、高温合金产品,并在液渣启动、液位控制、连续抽锭和二次冷却上有创新。率先开发了电渣熔铸技术,研制...[详细]
刘兴洲(1933.3.17-2011.11.6)冲压发动机专家。天津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航空学院获副博士学位。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三院第三十一研究所研究员、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科技委顾问。 主持研制成功二种型号的低空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在C...[详细]
林宗虎(1933.05.13-2019.12.21)。热能工程专家。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共党员。1957年交通大学锅炉专业研究生毕业。1980-1982年任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教授。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机械评委会评委、流体机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锅炉煤清洁燃烧国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