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林(1930~1953.7),出生于闵行镇。民国35年(1946年)在南汇县新场镇大生南货店当学徒。1953年1月他结婚刚3个月就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战斗中所在连队为上甘岭战役中的突击队。连队迂回穿插到上甘岭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五圣山”前面,7月13日晚上9点正,在猛烈的炮火中,全-士...[详细]
袁隆平,男,汉族,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现居湖南长沙。1953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无党派,研究员。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详细]
薛鸣球(1930.10.18-2013.11.12)光学专家。江苏省宜兴市人。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省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所长。长期从事光学仪器和光学系统设计研究工作。1958年研制了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195...[详细]
熊远著(1930.7.8- )动物遗传育种专家。出生于湖北省竹山县。1959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动物遗传育种特别是猪育种工作。主持育成瘦肉型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10余次引进世界名优猪种资源,主持培育的杂优"杜湖猪",80年代成为畅销港澳的名优瘦肉猪。80年代...[详细]
宋文骢(1930.03.26-2016.03.22)飞机总体设计专家。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省大理人。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 我国飞机设计战术技术论证、气动布局专业组的创始人之一,在先进气动...[详细]
盛世和(1930~1990),辽宁开原人。民革静安区委主任委员、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1950年3月在中央税务学校华东分校学习,后历任上海蓬莱区税务分局专管员、监察员、税务所行业组长和上海东风有色合金厂管理员、车间副主任、财务科长。1984年起,任民革区委副主委、主委,民革...[详细]
沙庆林(1930.5.7- )公路工程专家。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7年于莫斯科公路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在亚非六国从事援外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科研。1980年后主持6.5、7.5和8.5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重型压实标准,路面设计理论,典型结构和可靠度设...[详细]
容柏生(1930.8.27- )建筑结构专家。广东省珠海市人。195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70年代从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及实践,研制出一套完整的实用型设计方法及计算机程序。1983年在国内首创出新型的“超级构架”结构体系。1985年成功地在花岗...[详细]
蒲富恪,物理学家 1930年7月18日生于四川成都。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5月2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应用统计物理中的双时格林函数方法,改进了反铁磁的量子理论,首次建立...[详细]
庞雄飞,(1930.8.1-2004.3.25),昆虫学家。广东佛山人。1953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1959年获莫斯科农学院农学副博士学位。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对害虫生态控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长期研究工作。在该领域中,改进和发展生命表方法,提出种群控制指数作为定量研究各类因子作用的“算子...[详细]
苗永瑞,(1930.12.3-1999.6.11),天体测量及时间频率专家。原籍山东桓台,生于山东济南。1951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天算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陕西天文台名誉台长。在提高天文测时精度的研究方面,编制了天顶星表,测定了天顶星专门用于测时,提高了测时精度,同时改进了观测星的星位置...[详细]
梅葆玥(1930年9月28日——2000年5月23日),女,京剧老生。祖籍江苏泰州。她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唯一女儿,被视为掌上明珠,故取名“葆玥”。 1943年,梅葆玥师承李桂芬,学唱老生。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之际,梅先生创作出生前最后一出剧目《穆桂英挂帅》。1983年,由梅葆玖、葆...[详细]
卢永根,作物遗传学家,1930年12月2日出生,广东花都市人。1953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初研究稻作遗传资源,划分我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型和气候生态型。70年代后,从事水稻遗传学的研究。根据矮生性遗传方式和等位关系,把我国现...[详细]
卢世璧(1930.07.08- 2020)骨科专家。湖北省宜昌市人。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首先开展了火器性神经损伤自体神经束间移植术及周围神经再生趋化性研究。研制了...[详细]
刘斌蕃(1930~1993),山东省文登市七里汤人,初中文化程度,经济师。1947年参军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期间,历任营会计、管理员、师后勤直供科会计、营财务主任、团后勤处军需股长等职,曾转战南北,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1954年5月被朝鲜人民共和国授予3级英模勋章。1...[详细]
李钧,电离层物理与电传播学家 1930年3月3日生于湖南邵阳。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1958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4月4日在出差途中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电离层中的不均匀结构和扰动、电离层扰动的无线电探测以...[详细]
李道增,建筑学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籍贯安徽省合肥市,1930年1月19日出生于上海市。师从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1952年毕业。曾任首届建筑学院院长兼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在学术上坚持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入研究理论,形成他“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文革后国门...[详细]
邓锡铭,邓锡铭(1930.10.29-1997.12.20),光学、激光专家。广东东菀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六十年代在国内首先提出开拓激光科技新领域,组织并参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详细]
毕武斌(1930--1951),芜湖人,出身于职员家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幼年就读芜湖西门铁锁巷小学。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年底芜湖沦陷,随父母避难于四川重庆,读完小学和初中。1946年随母亲返回芜湖,就读于安徽省立芜湖高级商业学校(今安徽省商校)。1949年6月,商校毕业,考入芜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