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杏绵 (1928~2013.2.18) 笔名杏绵。女。河北安平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1944年参加工作。历任安平县小学教师,冀中军区九分区文工队队员,冀中区党委群众剧社宣传员,《中国少年报》、记者,山西省文联、《火花》部主任、图书部副编审、编审。1949年开始发表作...[详细]
董得理 (1928~2000) 笔名董墨。陕西耀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延安大学文艺系文学班,1957年又毕业于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工商厅干部,西北荣誉军人-文化教员、教育干事,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群众文艺》、《西北文艺》,西北文联秘书,中共中央西北地区工作部文教组...[详细]
崔振春,1928年12月2日出生在北京市大兴县庞各庄乡一个贫农家里。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年代里,崔振春度过了苦难的童年。他一家三口,只有三间小土房,两亩半沙荒地。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每逢集日或谁家有红白喜事,就去帮工;母亲经常给有钱人家拆拆洗洗,就这样全家勉强度日。 在那穷人糠菜半年粮的...[详细]
丛深 (1928~2007) 黑龙江延寿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剧作干部大专班。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政治辅导员,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干事,市文联文学戏剧科科员,市文联创作员,哈尔滨电影制片厂、哈尔滨话剧院编剧,市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主席。全国第三、...[详细]
储友富,1928年出生在江苏省东台县储洋乡一户雇农家庭。储友富幼年丧母,父亲租种地主的六亩薄田,拉扯他们兄妹三人过日子。储友富7岁就给地主家当放牛娃,后来又打短工,帮长工,从小过的是吃上顿,愁下顿的苦难生活。看着父亲一天天驼背,看着弟妹面黄肌瘦的样子,储友富从心底发出呐喊:“总有一天我们要让天地...[详细]
陈修旺(1928~2001),生于泰国素攀府,祖籍丰顺县汤西镇新湖村。 陈修旺少年勤劳聪颖,15岁便立志独闯京城曼谷谋生,勤学苦练皮革电镀等工艺,经数年磨炼,自筹资金创办电镀厂,由于技术工艺好,生意蓬勃发展。31岁时,胸怀大志,将电镀厂转给胞弟经营,自己创建陈成兴有限公司,专营自来水表管等器...[详细]
程兆谆(1928.5~2004.10),河源县黄村漆树村人。1947年1月参加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江人民抗征队白虎队小鬼班长、抗征队总部警卫员。1948年,在龙河大队洛阳队任政治服务员、龙河大队独立小队队长;1948年12月,任粤赣边支队四团龙河大队三中队副指导员;1949年4月,...[详细]
曹世钦 (1928~1999) 河北冀县人。中共党员。1943年毕业于多伦县高小。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中共多伦县委、中共晋察冀地委文书、干事,《察哈尔日报》察北通讯站长,张家口地区《长城报》农经组长,张家口地委宣传科长,张北县委书记,《河北日报》编委、文艺部主任,《北京日报》副总,高...[详细]
曹剑秋(1928—1976),河南开封人,高小文化。自幼在家跟哥姐学戏,6岁登台,人称“六龄童”。后拜师李崇道,因倒嗓改学武戏,1945年来汉中。1950年后,任汉中京剧团副团长、团长,台风严谨,文武兼备,唱念浑厚,表演沉稳,演红生、武生、猴生戏,一招一式均见功力。他扮演的《霸王别姬》中的楚霸王...[详细]
曹道衡 (1928~2005) 江苏苏州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后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从事古典文学研究。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论文《关于陶渊明思想的几个问题》、《战国策简论》等。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同年(公元1928年)出生的名人: 曹何 ...[详细]
蔡大海(1928—1997年),大湾镇人。40年代初到香港谋生,主要经营饮食生意。1979年起,先后于上海、广州开设“人人菜馆”;在广西梧州开设贸易公司,经营桂皮厂和皮靴厂;在县开办粤江化工厂,生产农药等产品。曾任香港郁南同乡会第六至九届永远会长,肇庆市第六届政协委员,肇庆市第三次侨代会代表;郁...[详细]
巴·布林贝赫 (1928~2009) 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旗人。中共党员。 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文艺研究班。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文书,内蒙古部队分队长、助理员、,内蒙古大学蒙语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教研室主任、系主任。中华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详细]
安谧 (1928~2007) 笔名安米。山东阳信人。中共党员。 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文研班。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内蒙古军区文工团创作员,内蒙古文联《草原》部、文联创作室专业作家。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桦哨》、《新酿的奶酒...[详细]
张其隆(1928~1989),今清水镇锡华村人。幼时读书务农。1945年2月参军入伍,先任八路军、解放军某部战士、班长、警卫员。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作战勇敢,两次被评为团模范。1949年12月,任郑州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侦察员。后在军分区文化速成学校学习半年。1952年,任河南省军区...[详细]
涂铭旌(1928.11.15-2019 )金属材料专家。重庆市人。195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系,1955年北京钢铁学院金属材料系研究生毕业,现任四川大学教授,曾任第一届全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冶金与材料”学科评...[详细]
史轶蘩(1928.11.1- )(女)临床内分泌专家。江苏省溧阳县人。 195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50~60年代,对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药物准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的早期诊断和抢救及原发甲旁亢的骨软化等多种内分泌临床的疑难问题,提出独到见解,显著提高这些...[详细]
乔登江(1928.3.8-2015.5.8)核技术应用专家。南京市人。195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总装备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30多年来从事核技术应用工作。获得了地下、大气层、中高空(20—40公里)、高空(80公里以上)核0所生成的瞬态和持久的核环境系统结果,并反映在“核0物理概论”等著作中...[详细]
梅绍武,著名文学翻译家、梅兰芳之子,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的英美文学翻译家、评论家、戏剧家、作家。主要翻译作品有:《阿尔巴尼亚短篇小说集》 、《一个匈牙利富豪》、《海尔曼老爷》、《灰烬的沉默》、 《马克思和世界文学》 、《微暗的火》、《瘦子》等。2005年9月28日,因病医治无效,...[详细]
马祖光,1928年4月生于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入山东大学物理系,1950年毕业,分配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研究生毕业,1954年任哈工大物理教研室副主任,1958年任工程物理系核物理专业主任,1972年任激光专业主任,1988年任光电子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