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夫(1928—2005),江苏泰兴人。1947年毕业于苏州中学,1949年毕业于苏北盐城华中大学,同年到苏州,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八年。1955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举成名。1957年调江苏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78年返苏州从事专...[详细]
罗源文 (1928~2005) 笔名祖琛。广东南海人。中共党员。1949年初毕业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文学系,后又毕业于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中国人民大学文艺理论进修班。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广东省兴宁、云浮、罗定三县土改工作队队员及队长,罗定县委宣传部文化补习学校副校长,《作品》杂志通联组...[详细]
李文珊 (1928~2014.2.25) 笔名杨柳枝、石灵。河北武安人。中共党员。初师毕业。1945年参加革命,历任武安县教育科科员、督学,《太行新华日报》、《山西日报》和《西藏日报》记者、组长、记者站站长、部副主任、主任、副总、总、党委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西藏自治区党委...[详细]
刘坪 (1928~2007) 山西曲沃人。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1944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晋冀鲁豫第8纵队、60军及川西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宣传员、专业作家,60军政治部宣传文化干事、文工团团长、文化处处长,总政治部《星火燎原》部,南京军区文化部专业作家,江苏人民出版社...[详细]
刘克 (1928~2002) 安徽合肥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文学系。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西藏军区文工团队员、政治部干事,合肥市文化局专业作家、市文联副主席,一级编剧。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央金》,大型话剧剧本《1904年的枪声》,电影文学剧本《0六世的传...[详细]
李桑牧 (1928~2009) 湖南长沙人。自幼病残,既未受过完全的学校教育,也未能踏上具体工作岗位。20世纪50年代,湖南省委宣传部推荐为湖南人民出版社社外审稿人员30年。20世纪70年代末,湖南省委-部安排为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秘书。长沙市作协名誉理事。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详细]
黎汝清 (1928~2015.2.25) 山东博兴人。中共党员。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参加过昌潍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历任上海警备区宣传副股长,医院副政委、党委秘书、教导员,15师直工科副科长,江苏省第六届政协委员。曾立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三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加入...[详细]
李荣汉(1928—1997年),大湾镇人。民国36年(1947年)罗定中学高中毕业,即旅港谋生。初期在警队服务,曾任香港九龙区探长。后经营福南酒楼,任董事长。曾任香港郁南同乡会名誉会长,政协郁南县第五、七届委员会委员,郁南海外联谊会第一、二届顾问。 1983—1995年多次捐资支持家乡建设。...[详细]
林小发(1928~1952),男,原名志发,字国辉,南澳县后宅隆西乡人。民国17年(1928),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的林小发,只念过几年书,便随父下海捕鱼。1950年3月,隆西乡渔民协会成立时,林小发被选为五分会渔民协会委员兼管民兵工作,1951年7月,被选送到南方大学学习半年,结业后,被派往汕尾...[详细]
林文山 (1928~2004) 笔名牧惠。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1948年肄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47年参加中共 组织地下 。历任武工队队长,中共新会县委宣传部干事,粤西区党委理论教育科副科长,广东省委讲师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负责人,《上游》杂志,广东《学术研究》主编,《红旗》杂志、文艺部副...[详细]
李茂荣 (1928~1995) 笔名桃红。云南昆明人。中共党员。历任村、乡、区干部,昆明人民灯剧团演员,报社,中国作协云南分会专业文学创作员。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人望幸福树望春》,短篇小说集《三升麦种》,花灯剧剧本《姑娘明天要出嫁》等。同年(公元1928年)出生的名人:...[详细]
李景荣 (1928~2015.7.3) 笔名黎景、田野。山东东平人。中共党员。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就读于冀鲁豫抗战学院。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宣传队队员、分队长、指导员,分区宣传干事,直属队总支书记,解放后任山东军区《前导报》记者,某师宣传科科长,《解放军报》记者,某军宣传处副处长,...[详细]
李楚城 (1928~2010.1.1) 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1944年毕业于苏中三分区联合师范大学。历任苏中军区苏中画报社记者,《新华日报》、记者,新华社苏北前线分社记者,少年儿童出版社室主任,《上海文学》,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书记,编审。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详细]
李凖 (1928~2000) 蒙古族。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历任河南省文联作家,中国作协河南分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中国作协副主席,专业作家。中国影协主席团委员、常务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黄河东流...[详细]
克里木·霍加 (1928~1988) 笔名阿布都克里木。维吾尔族。新疆哈密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南京边疆学校。历任哈密教育科副科长,随军工作团宣传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传部文艺处干事,中国作协新疆分会副秘书长、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维文室定稿员、维文处副处长,《文学译...[详细]
蒋金流 (1928-200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司令员。 山东省诸城人,1928年9月11日出生于逃荒闯关东途中,后定居沈阳市-南营子村。1945年9月参加八路军-大队。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独立大队一-士、文书,保安一旅政治部文书,西...[详细]
蒋和森 (1928~1996) 江苏海安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训班学员,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中国作协《文艺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文学研究所第四届学术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红楼...[详细]
郭彦汪 (1928—1999),广州市荔湾区(原芳村区)东漖村人。由于家境贫寒,十岁就-辍学,十二岁就只身到香港谋生,先后在粮米店、质押店当童工、杂役。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深深感觉到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在业余时间则刻苦自学,并入读文化夜校。其后,于1947年得英皇英文夜校的介绍,加入司马文森主持的文...[详细]
葛洪臣,1928年7月生于河南省临颍县台陈乡王曲村一雇农家庭。他的幼年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全家六口人,栖身于村里一个破庙里。父亲给地主打长工。母亲挨门乞讨,赡养婆母,抚养儿女。每遇严冬,全家人依偎在四面透风的庙宇里。 1942年,天灾-相继夺去了葛洪臣祖母、父亲、母亲、妹妹四个亲人的生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