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实(1925-1949),福建省安溪县长坑乡衡阳村人。1949年2月参加革命,为安溪游击队队员,参加了安永德漳(安溪、永春、德化、漳平)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队“清剿”的斗争。1949年3月编入闽粤赣边区纵队,任第八支队四团十二-士,参加了第一次解放安溪县城等战斗,以及此后反击国民党军...[详细]
孙宇(1925~2002)原籍清苑良寨村,后移居保定。自幼酷爱绘画。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在冀中作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保定美术社主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1965年作为河北省代表参加了华北文化先进工作者会议,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1年加入...[详细]
宋兆刚(1925-1954) 生于一九二五年,山东省齐河县麦定池村人。一九四三年正值抗日战争激烈紧张时期,光荣参加八路军一七九师(刘、邓大军)。驻太行,跃进大别山,一九四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编入第二野战军五兵团(杨勇部)一五三团,历任侦察员、班长、排长、连长等职。于一九五二年转业...[详细]
宋华堂(1925~1948)革命烈士,里岔乡高木寨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任班长。同年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作战勇敢,攻占了敌人碉堡,荣立一等功。之后,在部队强渡运河过程中,他带领全班担任架桥抢险任务,不顾敌机轰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荣立二等功。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详细]
邵剑鸣(1925-1950),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南京汪记伪政府驻刘公岛的海军练兵营人员,1944年11月参加起义后加入八路军。作战中勇敢顽强,曾多次立功受奖,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某部战士、班长,华东野战军某部排长,第三野战军某部连长。1949年5月改编...[详细]
阮禾秀(1925.02~1950.07),化名胡秀,男,汉族,民国14年(1925年)2月生于玉环县楚密区塘垟(今楚门镇塘垟村)。民国34年(1945年)2月参加革命,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营长。 民国29年(1940年),进东方小学读书,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30年(1...[详细]
任中林(1925~1997)易县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西专区情报科长,江汉军区印票厂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北省商业厅副厅长、厅长、党组书记,湖北咸宁行署专员,中共荆州地委副书记,中共孝感地委书记等职。 “文革”结束以后,任中林担任中共湖北省委秘...[详细]
饶兴礼(1925—2000),浠水县清泉镇十月村人。1949年6月投身革命,195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春,带头组织本地12户农民成立湖北省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饶兴礼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4月19日,随我国农民访苏代表团赴苏联参观学习。1955年,为纪念前苏联“十月革命”,将本社更...[详细]
轻影(1925~2001)原名臧恩。唐县人。1938年1月参加革命,在晋察冀边区唐县抗日政府工作。1942年1月参加八路军,任第二团宣传队员。194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至1945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冲锋剧社创作员,创作了一些随队演出的大众歌曲等。 1946年4月,调晋察冀军...[详细]
孟庆彪(1925~1985)清苑南孟庄村人。1939年5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秋,组织上派他到冀中摄影训练队学习,从此开始摄影生涯。1941年至1945年在冀中军区九分区政治宣传科,任摄影干事。1943年到抗大二分校学习。1944年秋参加晋察冀画报社的短期集训,结识讲授摄影采访方法及经验的沙飞...[详细]
麦笃信(1925—1987)感恩县感城镇(今属东方县)感城村人。1933年,就读于感恩县第一高小学校。1939年初,日军侵琼,房屋被毁,家庭破产,被迫辍学。1942年,进入日本海军八所港气象观测所做工,期间,目睹日军杀害劳工的悲惨情景,愤然跑到黑眉岭解放区参加民兵自卫队。1943年,感三区自卫队...[详细]
卢狗(1925-1947),福建省平和县板仔乡金京洋村人。1925年9月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3月参加革命,曾为闽南抗日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南、粤东边区的抗日反顽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规模“清剿”闽南游击区的党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卢狗随闽南党组织转入山区发动群众...[详细]
刘汝怀(1925—1946),湖北天门拖市镇庙河村人。1943年5月在天京潜指挥部参加抗日斗争,先后任通讯班战士、一连六班班长。抗战胜利后,随部队升级到江汉军区警卫团二营任通讯班班长。中原突围后,随部队转移到鄂西北竹山县,1946年10月在蔡家坝战斗中牺牲。拖市镇 天门市辖乡。1949年为潜...[详细]
刘明江(1925.10~1984.12.19)莱西市南墅镇宋家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院上区区委委员、区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等职。1947年在解放莱阳城的战斗中,他沉着指挥、身先士卒,胜利地完成反击任务,受到上级表扬。1950年在福建执行剿匪任务,两...[详细]
刘贵通(1925-1955) 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60师178团2营机枪连副连长,山东黄县人,1946年6月入伍,共产党员。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役中曾荣立三等功3次、四等功1次。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他积极主动,冲锋杀敌,充分利用手中的机枪火力掩护战士冲击。当主攻部队指挥员负重伤不能继续指...[详细]
李淑贤(约1925年--1997年6月9日),是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第五任、也就是最后一任妻子。 1962年,年仅37岁的她经人民出版社沙曾熙介绍认识了溥仪,她那时还是一名护士。在这之前,李淑贤有过两次婚姻。溥仪那时很想再婚,于是,两人结成姻缘。两人婚后恩爱有加,彼此呵护,是一对恩爱的夫妻...[详细]
林玉金(1925-1949),福建省安溪县龙门乡龙门村人。1949年初参加革命,为安溪游击队队员,参加了安永德漳(安溪、永春、德化、漳平)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斗争。此后编入闽粤赣边区纵队,任第八支队四团十四-士。1949年4月前往蓬莱执行任务时,于官桥乌冬格被国民党县自卫队刘...[详细]
林依祥(1925-1949),福建省闽侯县祥谦乡兰圃村人。1925年4月出生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中游击支队队员,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今闽侯)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作战。1949年5月因敌探告密,在福州码头执行任务时被...[详细]
林文兴(1925-1949),福建省平潭县澳前镇斗垣村人。1925年5月出生,1948年参加革命,任平潭人民游击队战士,参加了创建平潭游击根据地的斗争和第一次解放平潭县城等战斗。平潭解放后,调任斗垣村民兵队长,参加地方政府建设。1949年7月3日,南逃的国民党73军侵占平潭,林文兴随平潭县人民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