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23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923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李子鲜 [公元1923年-1949年]

  • 李子鲜(1923.3~1949.10) ,乳名阿旺。灵田乡镇义行政村坪丘村人。中共党员。自幼家贫如洗, 负债累累。父-替人当兵一去不回;两个姐姐分别于9岁和14岁时被卖作童养媳; 母多病。 他从十多岁就给人家看牛、打工、砍柴、烧炭,与母相依为命。镇义多山,(他练就一副强壮体魄,肩挑200斤柴炭翻...[详细]

李荫浓 [公元1923年-1948年]

  • 李荫浓(1923~1948.6),乳名佛妹,潭下堡里人。幼年丧父,母子相依为命。毕业于灵川县立国民中学。 曾任南藩乡表证中心校教师。与全昭毅、吴培梅等过从甚密。1944年6月经阳雄飞、全昭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灵川政工队骨干。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以货郎担、教师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47年,...[详细]

刘砚青 [公元1923年-2010年]

  • 刘砚青,原名刘俊田。男,汉族,1923年12月生,山西平定河底村人。194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任晋察冀边区平定县公安局、冀晋行署公安局、二专署公安处干事、秘书。1947年7月任盂县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县委社会部部长,忻县专署公安处秘书科科长。1952年...[详细]

刘建德 [公元1923年-2000年]

  • 刘建德(1923-2000.12.13) 出生于安徽宿县一个贫农家庭,从小身体羸弱,但聪慧伶俐。只读了2年私塾,就因家贫而辍学,只能在家砍柴、干力气活。16岁那年(1939年),刘建德与5个青年农民一起投奔了新四军。 离休前是兰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战功卓著。 个人生平 刘建德加入新四军第...[详细]

李华 [公元1923年-1948年]

  • 李华,原名李光宇,东海县黄川镇桃李村人,生于1923年,家有房屋30余间,田地近200亩,在当时堪称富裕家庭,其祖父李克宗是位开明人绅士,父亲李济延、二叔李鹤延,都是急公好义、博学多识的书生,特别是其姑父陈鉴波是国民党左派,他们时常给小李华讲述悲壮动人的历史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萌发了立志兴国的...[详细]

李桂英 [公元1923年-1949年]

  • 李桂英(1923—1949) 女。大丰镇城厢街人。壮族。相继就读于大丰小学、上林中学、桂林土木工程学校。 在桂林读书时,常阅读一些进步书刊,思想进步,向往革命。1949年春,李桂英毅然离开土木工程学校回到上林,担任上林县妇女会理事长的职务。不久,她便与进步青年磨炳宙、李桂月参加周可传等领导...[详细]

梁莹 [公元1923年-1948年]

  • 梁莹 (1923~1948) ,朝南乡梁家村人。桂林师范学校毕业。1944年参加过抗日战争。 1946年10月在桂林市经陈扬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梁莹在桂林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善于团结兴、全、灌等县的同学。在中共桂师支部领导下,他与班里骨干喻家福、黎炳璇领导全校进步同学学习马列主义著作...[详细]

蒋文魁 [公元1923年-1949年,革命烈士]

  • 蒋文魁(1923~1949),两河乡蚂蝗塘村人。烈士蒋昌斌之弟。在1947年全、灌起义受挫,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毅然离别新婚的妻子,随兄蒋昌斌转移至灵川加入游击队。年底又随兄昌斌回乡搞调查和开辟群众关系。他们先后开辟了蚂蝗塘、伍家、鲁水、谭家脚、落塘、韭菜岭、 石门坎等游击据点,为以后湘漓部队...[详细]

姜文 [公元1923年-1947年]

  • 姜文 (1923-1947) 山西太原人,学生出身,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来到南满坚持斗争。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为保卫临江,病逝于大栗子,年仅24岁。经历历史事件: 四保临江战役 (公元1947年) 同名人物: 姜文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详细]

蒋继璘 [公元1923年-1947年]

  • 蒋继璘(1923~1947),女,龙水乡金腰带村人。曾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全州初级中学。 一次全校作文比赛,她获第一名。她先后担任班学习委员、全校学生自治会主席。惜因家贫,仅读了3个学期而辍学。 回家后被聘为本村小学教师。抗日时期与进步青年廖基豪结婚,受廖的思想影响,努力学习进步刊物。194...[详细]

胡沛金 [公元1923年-1948年]

  • 胡沛金(1923—1948),桂平镇五甲街人。中共党员。性刚耿,待人友善,在中学读书时,喜欢阅读进步书报,接近有新思想的老师、同学,热心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是浔州中学-的积极分子,曾担负浔中学生会主要工作。因积极带头参加爱国活动,反对学校-措施, 争夺学生会领导权,而被学校开除。1947年9月到广...[详细]

胡福才 [公元1923年-1941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狼牙山五壮士]

  • 胡福才(1923—1941年),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当战士。同年秋,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猖狂进攻。 1941年9月25日,日伪军3000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兵几路围攻驻扎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一带的一分区司令部及...[详细]

黄友寿 [公元1923年-1987年]

  • 黄友寿(1923~1987),平江县三阳乡人。1945年9月从国民党空军官校二十三期特别班毕业,任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三十五中队中尉飞行员,先在国内,后在印度、美国学习飞行。1949年2月3日,经过精心策划,与张雨农、任永荣、黄文刚驾驶美制B—24重型轰炸机起义,降落北平南苑机场,受到周恩来、朱德...[详细]

黄仁纬 [公元1923年-1948年]

  • 黄仁纬(1923~1948),原名亚旗,笔名西小,在中共西江纵队打游击时改名樊平,八步镇三加村人。 1944年在芳林中心校任教, 即投入抗日宣传和-。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工作。 1948年2月经党组织派往广东西江游击区,任桂东独立团一大队政治服务员。同年5月随部队到怀集...[详细]

黄季权 [公元1923年-1993年]

  • 黄季权(1923.5—1993.8) 出生于龙圩镇龙华街一个小手工业家庭。先后毕业于梧州初中、 梧州高中。在高中读书时,受革命思想影响,经常阅读进步书籍和马列著作。1946年7月考入广西大学后,即在西大的中共组织领导下组织秘密读书小组,研究马列主义革命理论,被选为学生自治会干事。1947年12...[详细]

黄壁光 [公元1923年-1949年,革命烈士]

  • 黄壁光(1923~1949),壮族,东安(今公正乡)福渠屯人,出身农民家庭,1942年秋,到防城中学读书,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7年10月,上思革命武装起义,黄家兄弟三人参加了游击队。壁光先后在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团独立营一连任战士、班长、排长,工作积极,战斗英勇。194...[详细]

郭文章 [公元1923年-2005年]

  • 郭文章(1923~2005),定襄人。民国28年(1939)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0年毕业于白求恩二分校,民国37年11月,随同晋察冀边区医院从河北省唐县迁至阳泉,就职于同阳泉市万从医院合并组建的阳泉市立医院(今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历任部队医院看护长、军医,市一院外科主任、副院长...[详细]

高晋松 [公元1923年-1990年]

  • 高晋松(1923~1990) 高晋松,江苏太仓人。自幼家境贫困。靠做工谋生。1949年7月在上海沪南工务所当市政筑路工。1950年12月应招任虹口区公安分局交通队交通 。 高晋松热爱交警工作,钻研业务。为确保交通安全,高的工作方法是清、准、活三个字。清路口,四面路口五十米范围无堆物、无设...[详细]

覃德南 [公元1923年-1987年]

  • 覃德南(1923.11——1987.1) ,蒙山县陈塘镇下漂白藤村人,中共党员。1960年至1972年任白藤生产队队长。在任生产队长期间,组织和带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改进水稻栽培技术,实行科学种田,实现了粮食稳产高产。全生产队水田106亩,每造总产生谷达7.5万多公斤,最低每造总产生谷6万4千多...[详细]

戴涛 [公元1923年-1998年]

  • 戴涛(1923~1998),又名戴锦荣、戴拓、肖岱,盂县岭西岩村人。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盂县县委秘书,盂县四区、十一区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社会部部长,盂县公安局局长。系盂县抗日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张家口市工业局局长,张家口地区工业局局长、经委副主任、冶金部龙烟钢铁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