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骅(1923-2012),香港著名实业家、香港南丰集团创办人。192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一贫困家庭,以纺织起家。 1949年,陈廷骅离开上海来到香港。1954年,他斥资六十万港元在荃湾开办了南丰纱厂有限公司,两年后,纱厂正式投入生产。1969年,陈廷骅将南丰纱厂改组成为南丰纺织联合公司。1...[详细]
陈天赐(1923-1945),福建省晋江县安海镇复兴街人。1923年6月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后勤工作人员。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捕,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1945年在江西广丰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英勇牺牲。经历历史事件: 皖南事...[详细]
陈惠儒(1923~1944)高阳-庄村人。家境贫寒,自幼随母亲讨饭。13岁即与哥哥陈安到季朗村给地主打短工。1937年11月,人民自卫军占领高阳城。陈惠儒要求参军,但他仅14岁,部队未收留。次年冬,他奔波数十里,来到河西村四分区司令部驻地,再三恳求参加八路军。入伍后,任司令部司号员。1940年9...[详细]
晨耕(1923~2001)原名陈宝锷。满族。完县(今顺平)伍郎村人。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入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冲锋剧社音乐美术队、舞蹈队、音乐队队长及戏剧队副队长兼合唱指挥。解放战争时期,在华北野战军四纵队...[详细]
陈炳海(1923-1941),福建省龙岩县雁石镇苏邦人。1937年参加闽西红军游击队,参加了闽西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1月随所在部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三团战士。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突围战斗中牺牲。经历历史事件: 皖南事变 (公元1941年)...[详细]
曹维新(1923—1942),又名曹维肃,笔名赵黑,原籍福建省长汀县,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学生时代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一九三八年初前往南昌参加新四军,一九四○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军部工作人员,新四军教导队学员、新四军军部邮政收发科干部,参加了皖南前线的抗日战争。一九四一年一月在皖南事变中...[详细]
蔡龙章(1923-1946) 字斐然,化名逸民,河南省宜阳县(解放前属伊川县)白扬镇人。曾任中共伊川县白杨区委宣传委员、白杨支部书记,伊(川)西县委宣传部长,兼县政府秘书等职。 一九四六年“中原突围”时,由于伪乡公所“狗腿子”告密,蔡龙章烈士不幸被国民党 派逮捕杀害,终年二十四岁。 ...[详细]
包国星(1923-1948),福建省尤溪县联合乡云山村人。1923年12月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7月参加革命斗争,为连云乡贫农团成员。1948年8月,国民党当局调动保安团残酷镇压连云乡农 动,包国星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残酷刑讯坚贞不屈。同年8月28日在联合乡犬吠洋被敌保安队杀害。尤溪...[详细]
岑卓卿(1923—1985),余姚逍林镇桥东村(今属慈溪)人。早年就读宁波浙东中学,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留校进化学工程研究所,两年后获硕士学位。1947年去台湾,历任台湾糖业试验所助理技师、台湾中兴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台湾“科学委员会”咨议委员及“经济部食品顾问会”委员。19...[详细]
朱菊清(1923~1945)系大成乡北村人。乡亲叫他阿八。自小先在东馆小学就读,后高小毕业于张黄中心小学。他聪颖好学,成绩优秀,喜爱文艺。 1937年暑假期间,他与哥哥朱澜清一起在东馆小学开办民众识字班,并宣传共产党抗日救亡的主张。1938年秋考上了廉州中学,但是,为了追求光明,毅然放弃学业...[详细]
章其布(1923~1948)蒙古族,生于乌珠穆沁右旗诸尔干台吉苏木的一个贵族家庭,8岁时,其父明珠儿请巴达玛旺楚做家庭教师教他,他好学上进,成为当时乌珠穆沁草原的一位才子,20多岁被举荐为苏木章盖(苏木长)。 1946年,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锡盟分会派杨0、补旭带领工作队到乌珠穆沁草原开展工...[详细]
张桂楠(1923.6~1976.12.23),河北省涞水县人.1939年秋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涞水县五区区委委员、涿县二区区委书记及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围北县委书记、南丰县委书记、国家燃料工业部技术监察处副处长、石景山发电厂厂长、北京电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唐山...[详细]
曾金全(1923—1948),又名曾-。阳朔镇县前街人。出生于贫民家庭。15岁入阳朔国民中学, 1940年入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读书。194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夏在桂师毕业后,到灌阳任教,担任中共灌阳党小组长。1944年日军发动湘桂战役前夕,根据省工委关于发动群众抗日的有关指示, ...[详细]
曾成(1923~1994) 高等学校化学教育专家。江苏武进人。民国37年(1948)毕业于兵工工程学院化学系并留校任教。民国38年4月起,任教南京大学化学系,1985年晋升为教授。长期从事高等化学教育工作,在南大化学系开出了几乎所有基础课,编(译)多本教材。60年代在高分子教研室讲授“高分子化学...[详细]
俞剑华(1923~2000) 著名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地层学家。江苏宜兴人。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教。曾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总支书记、古生物地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南京大学花岗岩研究所副所长等。先后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第二...[详细]
喻家福(1923—1949年),延东乡同禾村人。民国32年(1943年)秋,考入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受革命思想陶育。翌年秋,日寇侵桂,休学回原籍,曾任延东乡同禾小学教师。34年秋,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复学桂师,被选为学生会理事。其时,全国人民要求“民主”、“进步”“和平”之呼声日益高涨,该校在中...[详细]
叶剑夫(1923—1952),樟木林乡人。1940年在贺县中学读书时开始接受进步思想。1946年,经林润葱介绍在贺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与叶帆等人在其家乡樟木开办山阴小学,并开展地下革命活动。 1948年冬,剑夫调到黄公区搞地下工作。6月成立中共黄公区工委任工委书记。次年春,与叶帆在樟...[详细]
姚大年(1923~1947),原名姚逸昌,又名姚其昌,1923年9月8日出生于浙江省安吉县梅溪镇一个农民家庭。1936年在浙江紫梅镇中心小学毕业后,考入湖州市东吴中学,仅读初中一年多。日军入侵浙江时失学回家一年。16岁时,为求学离开家乡,先后进入浙江省立联合初中和省联合师范学校就读。1942年6...[详细]
杨庆祝(1923~1949),化名文球,今凤凰乡七里村公所杨家村人。少有奇志。16岁在省立全州初级中学读书时,目睹驻秦家塘一带国民党军强迫衣单体弱的士兵在寒冷刺骨的河中抬石头,遭军官鞭打的情况。杨愤然投书桂林《救亡日报》予以揭露。又见报上载有日寇从南宁撤退的消息,兴奋异常,立即向学校当局倡议,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