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洪玉(1922—1981.4),聊城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即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聊城五中、聊城二中、蒋官屯中学、聊城实验小学任教。自幼擅书,工行楷,尤善榜书。20世纪60年代,曾书“东风池”三个大字镌刻在东风池大楼之上,另外还为原聊城市粮食局大门两侧书写“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其书法既有鲁公...[详细]
黄德付(1922-1952),福建省南平市(今延平区)茂地乡人。1947年12月参加革命斗争,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北游击队战士,参加了解放闽北的斗争。闽北解放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15军45师134团高机连班长,中共党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于1951年3月赴朝参战,1952年6在朝鲜前线作战中...[详细]
黄柏(1922~1978),又名康、康柏,广东宝安葵涌葵新村(今深圳市)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参加东江纵队。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指导员、连长、大队长等职,在东江一带抗击日伪军。1946年6月东纵北撤后,留在江北一带发展党组织,恢复武装斗争。1947年3月后,...[详细]
洪瑞星(1922-1945),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1938年参加革命活动,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后以泉州象峰小学教师的身份为掩护,建立党的地下交通站。1945年初调惠安东南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党的组织,组建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反顽游击战争。是年6月,因叛...[详细]
洪冠英(1922~1998)原籍海南澄迈县太平乡生美村,祖辈迁居澄迈县仁兴乡岭仑墟。1922年8月出生于岭仑墟。中学文化程度,中共党员。1942年参加革命,历任澄一区仁厚乡民主政府助理员、录事员,澄一区福兴乡抗日民主政府副乡长、乡长;澄一区岭南乡民主政府乡长、澄一区委 委员、澄一区民主政府区长。...[详细]
何东尧(1922-1948),福建省云霄县马舖乡乌螺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斗争,时为乌山游击队地方工作人员,参加了创建闽南游击根据地的斗争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8年11月5日在马舖圩“铜楼事件”中被国民党军保安团围捕杀害,壮烈牺牲。...[详细]
方培榕(1922-1948),福建省霞浦县松城镇中乘街人。1943年任教霞浦中学,加入霞浦青年读书会,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宣传。抗战胜利后,不满国民党发动内战,抨击时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闽浙赣省委城工部霞浦工委委员、霞浦中学工委负责人,组织领导霞浦的学生-。1948年5月因“城工部事件”...[详细]
丁文斋(1922―1996),原名丁五和,出生于灌云县板浦镇。 1940年冬,他参加了地方抗日武装队伍,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东海县委负责人宋云龙的警卫员、东海县大队警卫团排长,新四军第三师连长、第三十九军一一师炮兵团团长。1950年11月,奉命赴朝作战。归国后,从第三十九军调到炮兵...[详细]
邓复生(1922—1942),福建龙岩人。少年邓复生目睹国民党 派对苏区群众的暴行,并受伯父邓子恢革命思想的熏陶,从小便参加革命。1939年4月辗转赴安徽皖南参加新四军,任第三支队第五团第三营书记员。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的突围中被俘。1942年6月19日在国民党特务的大-中牺牲。经历历史...[详细]
陈增佳(1922.12~1940.10),别名鹤,男,汉族,民国11年(1922年)12月生于玉环县城县前(今玉城街道县前社区)。民国26年(1937年)参加革命,民国28年(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四军侦察参谋。 民国24年(1935年),环山小学高小毕业。民国25年(1936年)...[详细]
陈秀菊(1922~1940)女。蠡县泊庄东村人。10岁入本村小学,二年级即因生活所迫辍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秀菊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参加了本村妇女抗日救国会,任委员。她虚心好学,积极肯干,连续受到上级表扬,很快升为村妇救会副主任。1939年春,-率八路军一二○师三支队在潴龙河南各村征...[详细]
陈同和(1922~1953)完县(今顺平)北神南村人。1938年参加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冲锋剧社,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剧社先后任戏剧队副队长、队长、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期间任前卫剧社副社长、华北二兵团子弟兵剧社戏剧队队长、十九兵团文工团副团长等职。先后在话剧《两年间》、《蓝包袱》、《十点钟》、...[详细]
常宝堃(1922-1951) 天津市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表演艺术家常连安之长子,幼时聪明好学,三岁随父亲常连安变戏法,因童声清亮,口齿伶俐,抓哏逗笑,聪慧机敏,颇受观众的喜爱。后改习相声,在华北一带颇有名声,在张家口卖艺时,因张家口盛产蘑菇,人们亲昵的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小蘑菇”,遂得“...[详细]
蔡妮(1922--2012),我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中国无产阶级杰出革命家蔡和森、向警予的女儿。 北京外国语大学离休干部、俄语学院教授。1922年4月生于上海。 1929年前往莫斯科儿童院,在医科大学读书期间,和同学们积极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1953年回国在北京红十字医院当医生,1975年...[详细]
蔡华意(1922-1948),福建省南平县(今南平市延平区)土堡乡石城村人。1922年11月出生,1947年1月参加革命,时为石城村贫农团团长,参加了闽淅赣边区南沙尤(南平、沙县、尤溪)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斗争。1948年7月初,时盘踞在游击区边缘、名义上保持中立的大刀会土匪郑元路部突然撕下伪...[详细]
毕建章(1922~1997)曲阳县城东大街人。1933年在县立高小读书时参加少年先锋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抗日工作。1938年3月起,历任定北县县佐公署通信员、武委会干事。1939年3月转入部队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书记、干事、外线工作站站长、政治指导员,分区政治部秘书、政治...[详细]
资洪仪(1922~2001),原名朱洪仪,陕西省宝鸡县人,原宜都县水利局局长、红军战士。 1922年6月16日,资洪仪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县高里村一个贫农家庭,幼时因贫失学,在家务农,当过银匠学徒。1936年9月,在甘肃省门坝镇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1军团供给部通讯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详细]
朱世祺(1922~1948) 化名张羽,潭头乡培村人。柳庆师范毕业后当小学教员。1944年秋日军犯境, 他弃教从戎,参加融县抗日挺进队任第一分队长。1945年5月29日,他率队配合兄弟武装,在融江中段歼灭日军200余人。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秋,柳北地下党创建罗城县德山中学(以黄...[详细]
周华隆又名西南,男,1922年6月出生,那隆乡女瑶村人,农民出身,壮族,同绥中学(同正、扶绥县)毕业。1947、48年任农头小学教师。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任那隆乡农会主席,在本地活动,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反对国民党“三征”-。1950年任那隆乡人民政府征收员。同年农历正月初九日,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