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原名李长庚,1919年生于山东省边联县土山区一个中农家庭里。他曾就读于当地高小,后因无力升学而务农。1936年,投身于当地的抗日斗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共胶东地委派一批干部到辽南,宋光随队而来。1946年2月初,宋光被组织派到营口市东昌区任区长。此...[详细]
沈柔坚(1919.10—1998.7)是福建诏安人。早年学中国画,继学西画,三十年代中期又学版画。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新四军从事美术创作。历任军部战地服务团绘画组组长,华东《大众日报》美术研究员等。历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详细]
尚志三,又名尚志,1919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鲁山县城北辛庄一个富有的家庭。其父尚振中,精明能干,曾在粮店谋事多年。 一心想让儿子将来承家继业、光宗耀祖的尚振中,在志三不满7岁时,就教他读《三字经》、《百家姓》,后又相继送他到城内县立小学和鲁阳中学念书。 尚志三进入中学后,与一位爱国爱民的...[详细]
任志恒 (1919年~1998),沟里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赤水县三区四乡政府文书、青年主任,赤水县四区政府保安科科员、关中分区治安科员,淳耀县保安科副科长,渭南专区公安处管理科科长,石油部甘肃玉门油矿-科长,玉门石油管理局人事处处长、组织部长,消防大队长,局...[详细]
曲竟济 北京军区原副政治委员。 曲竟济同志是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学员、营副教导员、股长、营教导员、支队副政委、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了多次反扫荡和“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兼主任、...[详细]
彭勃(1919~1949) 乳名科,曾用名刘景禹、刘重更、彭学先。民国二十二年(1933)毕业于两岭村朝阳乐育高等小学,翌年考入国民党中央宪兵学校,后被分配重庆宪兵第3团第9连任警务文书。目睹国民党残害人民,他决心弃暗投明,与庄锋等5人自重庆逃往贵州独山,拟辗转陕北,但因通信失密被抓,两名同...[详细]
农西,原名农绍景,壮族,1919年生于广西雷平县(今大新县)那岸乡拔浪村。 农西小时候在当地农村小学读书,1938年考入雷平县国民中学;1940年毕业后,在谨汤村弄坎小学任教;1943年任驻乡会计员。这一时期,由于农西的特殊身份和工作关系,有机会接触一些进步人士。农西很具正义感,向往革命,立...[详细]
牟伦扬,又名牟鹏、顾宁,1919年3月6日出生在湖北省利川县汪营镇一个土家族家庭。 在姊妹中,牟伦扬居长,其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以农耕为本,家境不算富裕。牟伦扬自幼聪慧勤勉,6岁入私塾,8岁进小学读书。1934年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恩施省立十三中学,为了他的前程,父母忍痛卖掉一...[详细]
孟齐(1919~1984) 本名邹善德,本县平溪河一口印人。民国八年(1919)六月出生于贫农家庭。孟齐10岁读书,18岁参加革命,历任新四军、解放军排长、指导员、教导员、科长、大队副政委、团政委和工厂党委副书记、书记,顾问等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孟齐参加战斗10余次,立大功1次,两次...[详细]
马卫华(1919~1985)原名马荣昌。唐县南上素村人。1932年由保定河北省立第六中学转入博野四存中学。1936年考入太原军官教导团。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太原回乡参加唐县抗日民主政府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唐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在唐县、曲阳一带发展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详细]
毛英华(1919~1942),又名达,今太和乡双江村人。民国21年(1932)高小毕业后,得毛氏宗族资助,才读完初中。尔后在快溪、车田、枧埠等地担任小学教员。民国27年,中共党员胡庆熙、毛祝峰在杨家滩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毛率先入队。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中共党组织发动国民党左派及爱国...[详细]
毛道恪(1919—2004),麻城铁门人,生于1919年1月13日。1936年7月考入武昌中华大学国文系,1937年12月考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十四期一总队,于武昌入伍,后随校迁四川铜梁。1939年6月,派任国民党炮兵第七旅十一团排长,连长等,先后参加抗日战争湘北战役及滇西惠通桥战役。1943年...[详细]
吕展(1919—1997)湖南省平江县安定镇人。一九三六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八军战士、文书。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七一六团二营文书,雁北支队支队部书记,八路军第四纵队三十四大队参谋,平西军分区第七团参谋、教导队队长、三营副营长、团副参谋...[详细]
卢伟如(1919~1985) 卢伟如,原名卢马贵,惠阳县新墟镇湾塘村人。民国24年(1935)考入平山镇简易师范。民国25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成立,卢伟如受共产党人的影响,于民国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9月任中共平山镇支部书记。10月,日本侵略军在大亚湾登陆,惠阳成了...[详细]
罗春仲,又名五弟,南平县第五区(今南平市西芹镇)篁路村人。民国8年(1919)4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没有上过学。民国28年春,彭德怀的第三军团(亦称东方军)五师十三团路经篁路村,春仲要求参加红军,因仅14岁未被收下。罗春仲坚决要跟着队伍走,怎么劝说也不离开队伍,终于随军北上。 罗春仲随红-...[详细]
济南军区空军副政委、少将 李振声(1919—1974)湖南省茶陵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国家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红6军团第16师46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团俱乐部主任,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详细]
李文学(1919~1990) 车家庄乡街子村人。1935年10月在陕北参加了地方部队,开始革命活动。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1945年,先后在延安边区保安司令部和军委后勤部经济建设部工作,历任警卫班长、排长、石油推销处主任、延安利华行经理、绥远丰镇集成公司经理等职。1946年,任东北...[详细]
刘云青 女,1919年出生在八家子乡靠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她自幼过着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贫苦生活。13岁时即-当了童养媳,同25岁的丈夫杨德山结了婚。 刘云青自幼无名,村中一些年小的平辈人看到杨大哥的分上便称她杨大嫂,时间一久,杨大嫂便自然成了她的名字。村里上下人等一致这么称谓。 ...[详细]
刘秀英(女),民国8年(1919)出生,民国24年,国民党军进攻崇安苏区时,刘秀英被国民党军一个排长抢去,卖给松溪县张屯村一农民为妻。两年后,丈夫病死,再嫁湛卢山麓南场村民郑风顺为妻。民国28年,中共松溪县委在湛卢山建立湛卢游击队,刘秀英担任游击队交通员,经常出入县城传送情报、买办生活用品、护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