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英,原名吴显超,1919年出生于新昌县南明街道桃源村。少年时期受曾参加过反清斗争、民国初年当过新昌县议长的父亲影响,青年时期受共产党员潘念之的影响,激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1941年12月,联合进步青年章一萍等自发组织一支抗日武装,活动于新昌。1942年后,利用宁奉游击指挥部第四支队特...[详细]
吴永光,原名吴祖德,曾用名吴世昌。1919年11月13日出生,湖北省大悟县四姑镇横山村左家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吴永光任独立第1师政治部公务员、第10师司令部公务员、红4军军部公务员、排长。参加了鄂豫皖...[详细]
吴明洋(1919.3~1944) 堰坪乡茨沟人,出生于日本东京。 民国9年(1920)随父吴绍先(汉阴县早期留日学生)回国。22年(1933)考入陕西省立一中。25年(1936),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学校党组织校刊《学生》,明洋积极投稿,以锐利的笔调抨击国民党反动派推行的封建剥削制度...[详细]
吴家宜(1919——1945),1919年出生于广西容县杨村横山一个农民家庭。他学习勤奋,1934年考入容县中学。 1936年秋,吴家宜有幸得到中共党员黄廷机的指引。他利用课余饭后的时间贪婪地阅读黄廷机带来的《世界知识》、《读书生活》等新书,并积极组织、参加到各种进步活动中去。他担任主角排演...[详细]
吴健(1919~1986年),原名来水,云霄县坡下村人。父母早逝,自幼家贫,少年时给地主放牛、打工。从小性格爽朗豁达,富有正义感。 民国21年(1932年)春,刚13岁的吴健就进入中国共产党饶和埔红军开办的福成昌公司(陶瓷厂地下交通联络处)做工,经受革命道理的教育,先后将3个小弟送养亲朋戚友...[详细]
翁绳金,别名杨华,平潭中楼乡后旺村人,生于民国8年(1919年)1月。绳金14岁时父母先后去世,由堂叔收养,靠工读念完初中,进省立福州高级中学深造。在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民国31年高中毕业,回平潭任教。民国33年9月,怀着读书救国的信念,以优异成绩考进协和大学。此时他结识了曾焕乾,参加...[详细]
温凤山 1919年生于五常县民意乡程家窝堡屯,后搬家到五常堡周家岗屯。自幼家境贫寒,以扛活为生。受尽了地主豪绅的压榨-,对剥削阶级抱有刻骨的仇恨。 1946年解放后,在土改工作队的启发下,他带领贫苦农民积极参加减租减息、斗地主分田地的群众运动。被群众推举为武装委员,屯里分配斗争果实(衣、物...[详细]
王运珍,1919年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西峪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5岁时父亲不幸去世。第二年,母亲也因贫病交加离开人间。16岁的王运珍靠着家里的一亩薄田和替财主做雇工艰难度日。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王运珍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热情地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活...[详细]
王一平(1919~1985年),闽侯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27年(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闽江工委-部部长,闽东特派员,基本地区委员会秘书长,中共闽赣边地委书记,闽赣边游击纵队政委,中共闽浙赣省委(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等职。1949年9月后,历任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详细]
原武汉军区顾问。 王新同志是山东省武城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干事、营政治教导员、县委书记、支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河南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等职。1964年...[详细]
王文(1919~1989)原名宋明波。天津市蓟县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冀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东抗日联军十六总队大队政治委员,蓟县游击支队政治指导员,冀东军区第十三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 人物经历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冀晋纵队二旅副政治委员兼政...[详细]
王清海 (1919~1976),山东省宁津县人。生于中华民国8年(1919)10月15日。民国26年(1937)12月在原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农会主任;民国35年(1946)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兰州军区天水军事干部学校校长、延安军分区副政委,大校...[详细]
王屏,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原装甲兵副政治委员。 王屏是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凤岗村人,1933年参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宣传员、学员、科员、宣传队分队长、前敌总政治部保卫部技术书记等职,参加了建宁、泰宁、沙县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详细]
王灵志(1919—1946) 乳名虎群,洛南县页山河乡罗村人。 王灵志出身贫苦农家,民国21年(1932)考入景村小学读书。在校长张毅生的影响下,思想日渐进步。民国23年(1934)12月底,红二十五军入洛到达景村,王灵志在校长安排下和同学们上街搞宣传,并同校工周福成等在学校支起大锅,为红军...[详细]
王林夫(1919~1947)乳名丑牛,大名连富,参加革命后改名林夫。陕西绥德人。幼时家贫,只断断续续读过几天私塾。1934年参加少年先锋队,并在绥德县苏维埃政府当勤务员,同年参加红二十六军第三团的少年先锋连。193 5年2月随军由陕甘边北上陕北。红十五军团成立后,被选调到七十八师作警卫员,在红军...[详细]
王连成(1919~1943) 化名罗森,张生臣,商洛镇显神庙村人,高小肄业后在家务农。民国二十七年(1938)2月,经王柏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商洛镇支部书记。4月,去延安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民国二十九年(1940)3月中旬,连成奉命回乡在巩家湾组建中共商县委员会,任书记,并在这次会上...[详细]
王建福(1919—1974),汉族,出生在定边县罗庞塬乡贾塬村王塬畔小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35年9月,长征红军到达陕北。王建福当时16岁,在故乡毗邻的甘肃省环县四合塬乡耿河村慕油房小村的一个富裕人家揽工放羊。一天,红军大部队从当地山路上经过,部队官兵见他衣衫褴褛,赤脚光臂,面带饥色,就...[详细]
田俊若(1919~1946) 田俊若,191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在家乡念完优级。1934年随父母投奔兄长田在村(共产党员、中学教员)来到宾县,考入宾县中学13班读书。1936年夏,经其姐夫介绍去漠河金矿采金组当翻译。1937年,回宾县中学插班学习,年末毕业。1938年,在伪宾县兴农合作...[详细]
孙立(1919~1966) 原名孙或,曾用名孙仲文,韩城市西庄镇前岭村人。1948年8月,毕业于陕西师专,次年9月参加革命,在延安中学任教,被该校评为积极分子。1956年8月,调任黄龙中学任教导主任,治校以严著称,在校内外颇有影响。1959年,被评为黄龙县教育战线上的模范,受“甲等”物质奖。...[详细]